文/李潘燕
旧约圣经的最后十二卷,自何西阿书至玛拉基书称为小先知书,它和大先知书的分别,只不过是篇幅较短而已,除了几卷的内容较特殊之外,大部份的主要题旨和大先知书相似。
小先知书大略可分为三类:1.以色列的先知:何西阿,阿摩司,约拿。2.犹大的先知:约珥,俄巴底亚,弥迦,那鸿,哈巴谷,西番雅。3.被掳归回后的先知:哈该,撒迦利亚,玛拉基。
何西阿与以赛亚、弥迦大约同时代作先知,但他的使命是向北国以色列传信息。他作先知的年代历经以色列最后七个王,国势由盛而衰以至灭亡被掳,都一一眼见,因此他也是一位“流泪的先知”。
何西阿以自身的婚姻(娶了一位不忠的妻子),来比喻神与以色列人的关系。何西阿书的主题是“神对背道的以色列人坚忍不拔的爱。”字里行间爱恨交织的情绪不断交替出现。神极其恨恶以色列的背道不忠,但又不忍舍弃他们,盼向他们大施慈爱和怜悯。
约珥作先知是在犹大王约阿施时代。在那之前,犹大地曾遭蝗灾大肆侵袭,约珥趁人们记忆犹新、余悸犹存之际,警告犹大人若不悔改,神必以更大更厉害的审判临到他们。
约珥书的主题为“耶和华的日子”。他以优美的文字,生动逼真的描述蝗灾来袭后的悲惨景况。然后提到“耶和华的日子”所带来的审判也将如此。但他也带来安慰的信息,应许百姓若悔改必有蒙福和复兴的日子,其景象亦描绘得历历如画。
阿摩司书的主题为“当预备迎见神。”他首先预言神对以色列邻邦的审判,继之矛头指向以色列人,责备他们道德的败坏,宗教的死沉,必引至神的审判。然而他仍劝勉百姓要悔改,要寻求神。本书结构清楚,层次分明,前二章预言八个审判,三至六章以“当听”传讲二段信息,七至九章则以五个异象(蝗虫,火烧,准蝇,夏果,祭坛)来阐释其信息。
俄巴底亚书是宣判以色列的世仇“以东”之灭亡,同时预言以色列的将来必得复兴。
约拿书叙述约拿蒙神差遣往以色列的故国,亚述的京城尼尼微去宣告神的审判。但他却逃跑,坐船往他施去,后被人丢入大海,神安排一条大鱼吞了他。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悔改求告神,于是神救他出鱼腹,再次差他去尼尼微,结果尼尼微全城的人都披麻蒙灰禁食悔改,于是神免去他们的刑罚。约拿却因此而大怒埋怨神,神便以一棵蓖麻树的发生、成长和枯干,教导他认识神是有恩典有怜悯,大有慈爱的神,人若悔改,祂便不降灾祸。
弥迦与以赛亚同时代,北国亡于亚述之后,南国犹大仍不警惕,社会上强暴贪欲,宗教上徒有外表仪式,又偶像林立,因此先知大声呼吁宣告神的审判。
弥迦书的主题是强调“真信仰在生活上的实践”。弥迦的信息较注重社会生活和道德方面,因他是一位在野的先知,而非像以赛亚是宫廷先知,信息较注重政治和国家。然而他和以赛亚一样,预言许多末后复兴和弥赛亚国度的美景。
约拿去尼尼微传祸音,全城都悔改免去神的刑罚。但不久又故态复萌,甚至变本加厉。那鸿书以三章的篇幅历数尼尼微人的罪状,又详细描述将来尼尼微城灭亡的经过细节。
哈巴谷先知处于犹大国将亡的时代,哈巴谷心中有许多疑惑,不明白神为何兴起比以色列人更不义的巴比伦来毁灭犹大国呢?于是他向神质问,神便向他启示迦勒底人(巴比伦)罪大恶极,终必灭亡。哈巴谷认识了神的威荣和大能,遂从怀疑进入敬拜,从困惑进入信心,从质问进入赞美。哈巴谷书三章十七至十九节便是信心和赞美的最高境界。
西番雅作先知时,正是犹大王约西亚宗教复兴之时。先知与王合作,严责百姓的罪,呼吁他们悔改。
西番雅书的主题是“宣告耶和华日子的将临”。这日子是神倾倒祂烈怒,施行审判的日子。首先指责犹大国拜偶像的罪,其次指责外邦列国的罪,两者都面临审判。但神对选民仍有怜悯,劝勉他们悔改,并预言将来的复兴。
哈该是被掳归回后第一位先知。536B.C.波斯王古列恩准犹太人归回本土重建圣殿,然因撒玛利亚人之破坏而停工,荒废了十六年。先知哈该于此时责备建殿之延怠,鼓励百姓建殿,并预言这殿将来的荣耀。
撒迦利亚和哈该同时代,他的信息主题除了重建圣殿之外,也要重建圣民。撒迦利亚书的特点是小先知书中见异像最多,提到末世预言也最多之一卷,堪称旧约的“启示录”。此外,也是旧约中除以赛亚书之外,预言弥赛亚最多之一卷。
玛拉基是旧约最后一位先知。445B.C.尼希米回耶路撒冷带领百姓重建城墙,峻工后,请文士以斯拉向百姓宣读神的律法,又带领百姓禁食认罪,在宗教上有一大复兴。然而433B.C.尼希米回波斯后,国家又日渐败坏,玛拉基遂于此时兴起,大声疾呼。
玛拉基书的主题是“别再自欺,真正的敬虔是有行为表现的。”以对话的方式,神控告以色列人七项罪名(怀疑神的爱,藐视神的名,污秽神的坛),而以色列人向神强嘴,不承认有罪,每一次都问神:“我们在何事上藐视你的名……我们在何事上污秽你呢?……?”最后神警告以色列人,神大而可畏的日子即将来临,当纪念而遵守摩西的律法。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