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理论,两种生命──书介《神的问题》

到底人应该如何生活?从两位大师对快乐、性、爱和死亡的看法,可以归结出,如何生活才是最有智慧的──

 

 

 

文╱文云怡

 

 

 

弗氏Vs鲁氏

 

哈佛大学的倪克理(Armand M. Nicholi)教授,出了一本发人深省的书。书名是《神的问题》(The Question Of God,亦译作《大师心影》,编注)。倪是哈佛医学院精神科的教授,也在医院行医。这本书囊括了他数十年收集的材料。

在这本书中,他用了二十世纪的两位思想家做代表──弗洛伊德代表相信无神论世界观的人,鲁益士则代表相信有神论世界观的人。倪教授将两方面的论点平行并列,就好像两位大师同时站在讲台上,为自己所持的看法辩护,也找出对方的缺点来攻击。他们从疼痛和苦难来讨论,从爱和性的角度来阐述,更从生命和死亡的终极目的来探索:这世界到底有没有神?这宇宙的背后是否有一智慧者存在?

他们两人的结论是截然不同的──这不但从他们的哲学理论中反映出来,同时也由他们的生活表现出来。

这本书是倪教授二十五年来,在哈佛开这门课的心得的总结。他这门课非常受学生欢迎。他不但讲授理论,更主张学生们应该从两位大师所发表过的作品,甚至未发表的作品中,去认识其人。因此,这本书中收集了许多未曾发表过的信件,以及采访资料。倪教授甚至采访了弗洛伊德和鲁益士的亲属。

读者若是对真理有所追求,对生命的意义有疑问,对神的存在或不存在问题感兴趣,这本书你不可不读。

 

 

序言

 

该书的序言说明了写这本书的目的。作者从两种完全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人的生命:一种是物质的世界观或“科学的世界观”──源于古希腊,强调的是理性和求知;另一种是精神的世界观或宗教的世界观──源于古代的犹太国,强调的是道德真理和正确的行为。

作者用弗洛伊德和鲁益士的世界观,以及他们如何推导出结论作开始,用他们二人的人生为他们观点的注脚,很详细地阐释了他们的哲学观点。

书的正文则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四章,讲我们应该相信什么。第二部份是第五章至第九章,谈我们当如何生活。

 

 

第一章 主人翁

 

第一章讲弗洛伊德和鲁益士的生平,他们早年的生活,他们和家人的关系。

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非常不快乐,他们对自己的父亲都有很不愉快的回忆。弗氏因而认为对上帝的信仰是一种幻想,源于幼儿期对一个完美的父亲的渴望。他认为所有的宗教都建立在人们这种深切的渴望上,所以神是人类创造的。

 

 

第二章 创造者

 

第二章讲这宇宙的背后,到底有没有一位智慧的设计者。

弗洛伊德的答案是否定的。他曾大声喊叫着:“没有!”他将神总结为人的内心需要,与强烈愿望的心理投射,所以是错误的。他更用人类的苦难来证明,并没有一位公义、慈爱的神,那只是人类的幻想。

鲁益士的答案则相反。他回答道:“有的。”他指出,有许多证据都指出,这宇宙有一位智慧的创造者。他也举出许多例子,来反驳弗洛伊德的论点。

 

 

第三章 良心

 

第三章谈这世界有没有一种普遍的道德律。如果有,这道德律是从何而来?

弗洛伊德认为道德律是由人类的经验而来,他相信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将父母的教导内在化,一部分成为他的良心,另一部分成为“超我”。这“超我”会观察“自我”、命令“自我”和惩罚“自我”。他认为人受的教育越高,知识越丰富,就会离宗教信仰越远。他自认为比多数人更道德,不过他也承认,他并不知道所有的答案。

鲁益士则认为,道德律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超越文化的。他比较古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希腊和罗马的道德教育,发现基本上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是,人们对道德律的敏感度有所不同。

鲁益士相信,漠视良心或道德律,会使人们对创造规律的神缺乏认识。他认为我们应该打倒相对道德论,然后才能推翻无神论。如果一个人漠视道德律或良心,他就没有必要被原谅或被救赎,如果一个人只将自己与别人,特别是比自己差的人比,那就容易产生骄傲,产生自欺,而这是人最大的罪。

弗氏称自己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人,而鲁益士将自己的行为与道德律相比后,却发现自己性格有缺点,必须借用外来的帮助。这也促使他脱离无神论,而相信神的存在。

 

 

第四章 大转变

 

第四章讲人是如何认识真理,到底这精神的世界观是不是真实的。

在信神之前,鲁益士和弗洛伊德一样,认为这宇宙的一切是偶然存在的,这世界没有神。两个人都非常悲观、痛苦和失望。弗氏还常常处在一种非常忧惧的心态下,甚至有“临床性的忧郁症”。

而鲁益士在大转变之后,变成了另一种人,坚决相信人和神是可以建立关系的。在他的后半生,他发现了以前不曾品尝过的喜乐。他从一个悲观的无神论者,变成捍卫有神论的基督徒,并将他的失望变成喜乐,从不可控制的野心中走出来,与神、与人建立了美好的关系。

该书的第二部分谈到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倪克理教授问他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观察与经验,在他们周遭的人是否快乐?答案总是否定的。这些年轻人有青春,健康,聪明,美味的食物,舒适的居住环境,高等教育和充满希望的将来,但他们却不快乐。

到底人应该如何生活?从两位大师对快乐、性、爱和死亡的看法,可以归结出,如何生活才是最有智慧的──

 

 

第五章 快乐

 

弗洛伊德将快乐和快感看做同等。他特别强调性生活的满足。他承认快乐是很难获得的。

鲁益士却认为,创造者原本就是要人快乐的。只是人的自由意志,常常让人远离神。他认为人应该以开放的心灵,来检查所有有关上帝和永恒的证据。

弗洛伊德的世界观,让他很难找到持久的快乐。而鲁益士在成为基督徒之后,找到了令他满足的喜乐。

 

 

第六章 性

 

弗洛伊德是廿世纪心理学大师,他言前人之所未敢言。他大胆地指出性是本能,与生俱来,并非逐渐发展而成。性欲是人类一切活动和创造力的来源,而性的压抑则会造成精神上或心理上的疾病。他的说法震惊了学术界。

鲁益士认为,性欲是要加以控制的,不然它带给人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不像弗氏,性和爱几乎不分,鲁益士将“坠入爱河”与“更深、更成熟的爱”分开来讲。他认为,从不成熟的性吸引,到更进一层的相知相属,需要忠贞。鲁益士认为道德律从创造主而来,遵守道德律会帮助人更有效地爱人,也因此会更快乐。

弗洛伊德虽然鼓励人对性爱多了解,他自己却是十分洁身自好的。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妻子。生了六个孩子之后,就不再与妻子同房。

鲁益士则很晚才结婚──他和生了骨癌的诗人乔(Joy Davidman),在病房结婚。虽然乔在几年后即过世,但鲁益士说,他和乔在“肉体和心灵”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第七章 爱

 

在“爱”这个题目上,弗洛伊德和鲁益士都发表了许多文章。

弗洛伊德将爱分成两种,一种是性爱,另一类则是性欲──藏在潜意识中的爱。

鲁益士则认为,弗氏的爱观是不完整的。鲁益士将爱分为四种,第一种是亲情的爱;第二种是友情之爱;第三种是男女之爱;第四种是神和人之间的爱。

 

 

第八章 痛苦

 

痛苦常常是人不能接受天地间有一位仁慈的创造者的原因。弗氏因身为犹太人,一直受人歧视、压迫,一生充满了痛苦、忧惊。生命的最后十六年,他的颚和下巴长出癌细胞,接受了三十多次手术。他的怒气常令周围人受不了。

鲁益士也经过许多的痛苦,不管是肉体上或精神上的──他早年丧母,中年丧妻……鲁益士挣扎着去了解这位爱他的上帝,如何能让他经历这些伤痛。但他的信仰从来没有动摇过。

他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我们相信在天上有一位很爱我们的神,他控制我们的命运,我们就能够用耐心和盼望来忍受痛苦,因为我们的盼望是永恒的。

 

 

第九章 死亡

 

人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人却又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欲望,想追求永恒。弗洛伊德一生为死亡的问题所困扰,他对死亡存着无比的恐惧与迷信。他父亲和女儿的死,对他的打击也很大。后来他的外孙,也在四岁半时逝世。他为此痛哭流涕。他始终觉得对死亡难以接受。

鲁益士认为,死亡是因为人违背了神的律而产生的,这并不是神原来的计划。在《奇迹》这本书里,他提到:“耶稣的复活战胜了撒但,战胜了最后的敌人──死亡,这是人堕落后的惩罚。”他又说:“拿撒勒人耶稣的死,将我们放回到和神在一起,给我们一个新的开始。”

鲁氏对死亡的看法,和弗氏很不相同,他很平静地面对死亡。他写到:“如果我们真正相信天家,这世上的一切不过是客旅,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期盼着回家呢?”他临死前虽有点昏迷,却是平静和喜乐的。

 

 

结语

 

在这本书中,倪克理教授提供我们两种生命的模式,用来面对这充满了痛苦忧惊的人生:一种是愤怒的,拒绝相信有公义慈爱的神,只靠自己的力量来应付所遭遇的一切。另一种则是平静而有喜乐的,相信圣经的启示,相信有一位慈爱公义的神,可以把自己交托给他。由于有信仰,以至有盼望和爱。

虽然作者并没有下结论,也没有用教条式的方法来说服,但他却奉劝读者有一个开放的心灵,至少要研读圣经的新约与旧约,然后从这两种世界观中做出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这是一本哈佛大学学生不愿错过的好书,我们也不应错过!

 

 

本文作者保留版权,请勿转载。

作者现住美国北加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