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母亲退休后,她变得越来越喜乐与祥和,我发现她智慧地为自己建立了每日的生活节奏;不单如此,她会固定进行一些活动与行动来使日子更富有乐趣。经过10年的观察,我终于找到一个重要的钥字叫做“仪式”(ritual)。
我也渐渐理解例行性重复、再现性的日常生活仪式感并不是排斥教会传统仪式,它在个人生活与信仰群体的功能与意义上确实有不同,例如人生各个阶段都会有相随的仪式,诸如家庭日常的仪式化活动、生日祝寿、毕业礼仪式、结婚典礼、亡故追思等仪式,在个人、家庭或教会都具有生命标记的重要性。
什么是生活的仪式感?
日常仪式化行为基本上有三个特征:
第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重复进行且具有连续性的行为,各种日常仪式化行为的实施频率可能会有所不同,有的每日必行,有的间隔一段时间才举行。
第二,在其操作过程中,会遵循一定或相似的程序,从如何着手、如何逐步进行,一直到如何结束都会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式和次序进行。
第三,具有群体性,从基督教信仰的角度而言,也具有象征的意义。例如在某些教会重要的固定日子,信仰群体会以敬拜礼仪或群体退修会记念上主曾经在教会中留下的作为,借着一起回忆与前瞻,找到力量与盼望。
规律的生活方式对于个人身心灵的健康、信仰群体的互动方式与参与社会联系都具有正面的影响。生活仪式感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种有规律、有秩序并具有意义的习惯、仪式或活动等,这些行为通常能够给人带来安定感和满足感。生活仪式感可以涵盖各个方面,包括个人生活、家庭生活、教会生活以及社交生活等。生活仪式感就是在重复且有连续性地进行的仪式行为中,带给个人与群体的稳定、有意义且愉悦的生活。
生活仪式感与生命成长
近期重读古伦神父(Anselm Grun)与吴信如合著的《踏实的灵修 全人的陪伴——本笃灵修体系与灵修陪伴的运用》,体会到在注重圣言宣讲和查经训练传统的教会对于礼仪和仪式相对比较陌生,因为圣言的传统比较注重以文字与口述来亲近上主,也比较少强调用行动参与和礼仪节期来促进灵性体验。然而要经历上主的临在,圣言的传统与圣礼的传统是可以兼容并蓄的。
在此书中,作者们几乎每一章都列举了固定与创意仪式行为的重要性与运用。例如在第2章,提到内在操练方法包括信仰仪式与日常生活中的仪式,而个人与群体需要以教会礼仪年(教会节期)的仪式来亲近上主。在第5章,作者更强调透过信仰仪式与节期礼仪的帮助经历上主的临在。
对当代职场人士而言,日常生活充满竞争带来的压力,以及被排斥与评估下而产生挫败感。在这些处境里,更需要靠着建立固定与持续的仪式习惯与行动来滋润生命,比如早晨以双手高举祝福一天、午间固定安静在十架前、黄昏时静默片刻或是临睡前读感恩的祷词。
生活仪式有助群体生活的幸福感
家庭的生活仪式感是指透过在家庭中建立特定仪式或活动,营造出与日常生活不同的氛围。一些家庭仪式是人们表达情感和建立关系的重要途径,例如:日常安排固定的家庭聚餐以及每周享受家庭娱乐活动,或是庆祝家庭成员有关的活动等,都是透过特定的日子与仪式来表达爱、感激和欢乐的方式。仪式感有助于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连结、凝聚力及归属感,从而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这些仪式可以是定期的、季节性的,或在特定时间进行,这些持续性的行动都是建构家庭仪式感的重要元素。
家庭仪式感对每位家庭成员都具重要性,即使只是一些简单不过的举动,却足以让每个成员感受关怀、受重视以及被祝福。更重要的是,仪式感能帮助成员感受到家庭的归属感。特别在一日的生活中,一些简单的仪式可以带来温暖与鼓励,例如:制定每天的全家“感恩时间”,晚餐前全家人一起回顾当天的生活,并各自找出一两件值得感恩的事情分享,更能让全家常存感恩之心。每年更可以选定固定日子为家庭日,并每次订立不同的主题或活动,与全家人共同创造一些新体验与美好的回忆。
建构生活仪式感
规律与充满节奏的生活仪式,可以帮助我们更佳地规划时间,帮助每天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进而提升生活的稳定度与满足感。生活仪式感有助于加强稳定感和安全感,当一个人在生活中拥有明确的仪式和规律的时候,这种可预测性能够让个人感到熟悉,并且安心地进行一日或一周的生活。
在信仰群体的交往中,透过特定的聚会仪式,让我们可以感到自己属于某个群体,能够掌握交往规则;更可以明白在教会生活中,我们可以看中那些聚会规则与交往原则,这些运作方式对于群体连结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简单建立灵修生活10个习惯的建议:
1.早晨仪式
每天早晨以祝福自己开始新的一天。可以用10分钟默想一首诗歌或一段经文,让上主的爱充满内心才出门做事,让一天的开始处于被祝福的状态。
2.工作仪式
在工作中建立一些固定仪式,比如每天提早10分钟去办公室,祝福这里一天将要发生的事;或是在每周例会前,提早5分钟到场,祈求上主今日在会议决策中的临在与导引。
3.用餐仪式
将用餐视为一个有仪式享受的活动,以感恩的心领受食物。因此谢饭祷告是其中的仪式,更以品味的态度领受今日饭菜带来的美好恩典。
4.心灵“垃圾”
《以弗所书》4章25至27节提到:“所以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经过一天的生活,我们会受到不同的伤害,黄昏时刻以饶恕来清理心灵的垃圾。
5.记录日志心得
每天睡前写下一些今日的触动、感想、反思或是让你感恩的事物……有助于自我了解以及日后回顾上主的带领。这些记录也可以融合进每日的祷告,有感恩也有忏悔,更多是为他人代祷,与为自己祈求。
6.固定记念
每年庆祝生日、特别纪念日等都是个人生活中的仪式,能够使人重温上主的恩情。这也包括在家庭与教会中,各个特别纪念日或是成员逝世追思的日子,或是建堂与扩堂的日子,都可以透过回顾的仪式来思念人的爱与上主的眷顾。
7.节日庆典
基督教的节日庆典包括受难节与圣诞节等,通常都有特定的仪式和庆祝方式,使人们感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人生变化,并在其中重新经历耶稣基督带来的生命的更新。
8. 固定退修
每年安排几次个人或团体的固定退修,在妥善安排的营会时间中,回顾所走过的旅程,也意识到此时此刻的状态,以至于可以在上主与弟兄姐妹的同行中迈向下一阶段的旅程。
9.休闲仪式
安排一些固定的休闲活动时间,提升自己的身心灵状态,例如:运动、阅读或参与艺术活动,等等。包括在礼拜五下班后,安排团契聚会或者一起欣赏一部电影,迎接周末的来临。借由美食与团契友谊,增进彼此相聚的温暖。
10.医治疗伤
生活充满许多打击与失去,我们需要为自己的伤口建立一些简单的仪式,包括去一个咖啡馆喝一杯熟悉的咖啡,回到自己梦想的出发地呆坐一会儿,或是找个熟悉的朋友或地方享受友谊或餐点。
结语
日常仪式化的行为增强了人们内心的熟悉感与稳定感,使得人们在遭遇各种压力或波动时,能够更好地稳定应对变化与困难。相对的,当因生活发生变化,例如退休、移民或战争,有时会产生不确定感、不稳定感、迷茫的负面效应。
这几年社会发生很多变动与冲击,当环境不断改变的时候,生活的仪式感帮助我们找到基本的日常结构与节奏。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能安然地面对挑战并在稳妥中做出改变,在可以掌握的安然中克服焦虑与慌乱。更重要的是,仪式感帮助我们接纳自己的现况,并敞开心门,让上主的恩典注入,被赋予新的力量与勇气。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