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菲奥莉娜下台说起

这个时代的无奈是,当人们无法从爱情、亲情或友情中获取满足,事业便是可以把握的最后一缕希望。

 

 

 

文╱杨天道

 

 

 

亮丽不长久

 

2005年2月9日,美国商界第一女强人,被同行称为“铁娘子”的菲奥莉娜(Carly Fiorina),在董事会的压力下,黯然卸除执掌五年之久的惠普(Hewlett-Packard)公司首席执行官(CEO)之职。

人们犹记得她在新经济泡沫破裂、股价狂跌之时入主惠普,即以惊天价格一举收购电脑业巨擎康柏公司的潇洒,也认识了她明星般亮丽的形像、绝佳的演说能力和勤奋的工作态度。

菲奥莉娜的退幕令人扼腕叹息,她并不是唯一的。据统计显示,在今年1月,美国便有92位CEO遭到解职,其中的55位是任职于全美最大的200间公司。

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便是职业的安全系数大幅降低。数年蝉联全球首富的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便直言不讳地说,他每天早上醒来都会思考一个问题,即微软公司有哪些地方决策失误?如果破产该怎么办?

此语不是危言耸听,在海外创业或就业的华人,经历过经营失败或被公司辞退者不在少数。这种人人自危的处境,让我们想起著名橄榄球教练菲利普斯(Bum Phillips)的戏语:“只有两种教练:已经被解雇的和就要被解雇的。”

世事如斯,我们应当如何评价职业的成功,怎样看待事业的起伏?将多少心力投入我们从事的工作,才是合神心意的人生?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承认,职业不过是一份工作,人生真正的满足要从其它地方获得。但在一般大众的观念中,职业仍旧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领域,是可资展示的身分标签。成功的事业可以改变一个人贫寒卑微的身世,也能掩盖婚姻的不幸、儿女的不成器、性格的缺陷和灵魂的空虚。职业已经同人的价值密不可分。

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笔者在汉城地下铁车站和街头,目睹以报纸覆体取暖的大批流浪者。其中多半是失去职业无法支撑家庭,而无颜归巢的一家之长。由是想到,失业带来的打击是内在而远甚于外在的。因为随之而来的羞耻、愤怒、孤独、无力感,每一样都贬低着和拆解着我们苦心营造的自我形像。

 

 

中心的失落

 

圣经告诉我们,人存在的基本目的之一,乃是参与上帝在世界上的工作。人被创造的起初,便接受了治理全地的使命(《创世记》1:28),这是人的特权,亦是人的尊严。

因此所有职业的终极意义,并不在于投资与回报的比例,而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工作,实现神对我们的心意。与其说工作带给我们成就感与平安,不如说它将我们与这一切的源头连接起来。我们既然从神而来,就只有在与神的关系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

这个时代的无奈是,当人们无法从爱情、亲情或友情中获取满足,事业便是可以把握的最后一缕希望。而我们基督徒却知道,我们的身分、满足与成功并非职业赋予,而是来自上帝。

菲奥莉娜多次对媒体宣称:“我首先是管理者,然后才是女人。”基督徒却提醒自己首先是神的儿女,然后才是医生、商人或者雇员。我们事业有成的快乐,归根到底是来自神;成功的标准和途径,亦非由这世界为我们规定。我们心目中的成功,绝不是今天电视广告中男俊女美、名车华宅的画面。

社会学家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发现,每个人都不自觉地受着某些人的影响,且根据这些人的判断来衡量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自尊心和价值感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人的评价。这就是为何许多成功人士不管多么光彩斐然,也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原因。基督徒所以能突破这层迷障,是靠着信仰释放自己,不再做他人意见的奴隶,也改变成功的判断标准──不论是选择职业,还是评估业绩,基督徒需要问自己:这份职业如何帮助我更真实地面对神?它能否帮助我一直生活在属天的喜乐之中?

神学家威尔斯博士(David Wells)的隽语发人深省──“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就是失落了中心。”诚然,当我们发现世界上充满了利益和价值的竞争、责任和自由的敌对,当我们发现凡事都有可能、凡事都被允许,人就被推到了现实舞台的中心,而神只能沦为附属之物。但基督徒明白,自己是在神的面前(Coram Deo)从事地上的职业,一言一行都接受属天的评价。

这信念不仅改变我们工作的动机,也重整我们事业的雄心。圣经新约提醒基督徒:“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以弗所书》2:10)

因此,事业上最优先的考虑不应该是利益的获得,而是服事他人的需要;事业的动力不是财富、名誉、权力,而是爱和委身。这绝不是牺牲甚或损失,因为当我们到达生命的终点,会知道我们的劳苦,“在主里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书》15:58)。

我们在事业上的雄心,也不是为自己的“远大前程”,而是要让工作成为荣耀神的工具。周围的人们总会发现基督徒的价值所系,因为我们对职业的态度,显明我们属于神,并且我们与神的关系是一切时间脉络、人生际遇和工作伦理中不改变的规范。

 

 

勿走两极端

 

明白了我们是为神工作,“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哥林多前书》10:31),我们就不会轻易陷入两种极端:要么看事业为信仰的指标(信仰愈笃实,则事业愈发达),要么将事业视为信仰的敌手(愈专注工作,愈远离信仰)。

信仰坚诚,未必就能在事实上鸿图大展。因为事业的经营和运作自有法则,对神的信心并非唯一发生作用的因素。而且耶稣告诉我们,要积攒财宝在天上,事业的成就若非成为天国的财富,便没有终极性的价值(《马太福音》6:21)。

因此职场上的基督徒,不需要做到最佳业绩和攀上最高层,方算是荣耀神。

基督徒也不必担心事业有成便沦为世俗,甚至由于财富过多而与天国无缘。职业与信仰不必然产生矛盾。圣经记载,使徒保罗在传道的同时,常常以织造帐篷维生,似乎于天国事工和世上职业之间往来自如。保罗也屡屡规劝基督徒勤奋工作,因为既然神赋予我们各种能力,他也期望我们将其发挥得尽善尽美。

我们都读过耶稣关于才干的比喻(见《马太福音》25:14-30),便是提醒我们,要将神赋予的才能,发挥到尽善尽美。我们实际上藉工作履行属天的呼召,即神要通过人间的秩序与职分来管理这个世界,因之我们的工作将神的国与人的国连接起来。

基督徒绝不轻看手中的职业,因为正像鲁益师(C. S. Lewis)提醒我们的,信仰不能靠排除所有自然活动的方式,来占据一个人全部的生命。职业不但可以、并且应该成为信仰操练和成熟的途径。忽略世上工作的人,也同时错过了在别的领域难以学到的信仰功课。因为事业不仅检验我们的价值体系,也塑造我们的品格、心胸和信仰姿态。事业上的起伏,不论是更上层楼,还是落魄失业,都可以成为我们信仰成长的良机。事业可以铸就一个人。

更重要的是,基督徒的世界观,不应该被贬低为私人的信仰,而失去变革文化的力量。假如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贪婪和无聊是我们时代的特征,那么基督徒就要向世界宣告工作的真正价值和荣耀,恢复被蒙蔽的人性。

今天的基督徒,尤其是年轻一代,会发现自己时常面对职业的选择,或者正在从事自己不中意的工作。笔者认为,查普曼博士(Wilbur Chapman)的人生规则也适用于我们的职业观。他说:“掌管我人生的规则是:任何事使我对基督的异象变为黯淡,或夺去我研读圣经的喜好,或束缚我的祷告生活,或使基督徒工作困难,那它就是错的,因此身为一个基督徒我必须转身。”

我们的事业并非中性,正如任何涉及价值的东西都非中性的一样。我们的职业不仅是一种责任或谋生的手段,更是崭新生命的标记。事业的意义来自神,也归于神。知道了这个,我们就会像古人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工作的尽头,也不必生发“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惆怅。

让我们在事业的劳碌中,重新拾回永恒的视野。

 

 

作者来自中国大陆,现居芝加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