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

 

再说那瓶意大利辣油,他若忍而不言,说不定他那位早给他买了放在餐桌上,正是要给他一个惊喜,多赚几个亲吻呢!

 

 

 

文/晓 子

 

 

 

前不久上伦敦办事,回来的火车上,一个西装革履的英俊白人在我对面坐了下来。他把文件箱往座位上重重一放,另一只手把掖在怀里的鲜花轻轻摆到台面上,显然是好不容易捱到周末,可以把繁琐的工作堆在一边,正要回家或是情人家度假的样子。这位先生一坐下来就掏出手提电话,(我最怕别人在火车上打手机,周围的人都要被迫探听),果不然,就听见他说:“亲爱的,我已经在火车上啦,你现在就可以准备晚饭。”我听了好笑,心想伦敦到贝城不就三十分钟,至于这么着急吗?

车开了十五分钟。这位仁兄又端起了手机:“亲爱的,我刚才忘了问你,你有没有买意大利辣油?要不要我下车后去买一瓶?”如此又唠叨一阵。等他打完,车也快到站了,于是他又拿起了手机:“亲爱的,我现在正走出车站,我十分钟内到达。”

看来手机虽然方便,有时也挺煞风景。你想想,若不是那手机,他与心上人的会面,那种按捺着的相逢的喜悦与倾诉,该是何等浓厚!万一火车误点,好事多磨,她在车站等他以至于冻成冰棍之类,就更令人回味了。再说那瓶意大利辣油,他若忍而不言,说不定他那位早给他买了放在餐桌上,正是要给他一个惊喜,多赚几个亲吻呢!

其实人生如同小说,真是很需要悬念的创造。缺乏悬念就缺乏情趣。小孩子过圣诞节,礼物大包小包放在树下,晚上睡觉前在床头吊只袜子,第二天早上就变得胀鼓鼓的,打开一看,无非是铅笔糖果之类。一些扫兴之人就嗤之以鼻:“不就是这么点儿玩意吗,带孩子上街买就是了,还费这么多折腾!”不一样就是不一样!简简单单的东西,用彩纸一包,就制造了悬念。让孩子们再熬一个晚上才揭晓,更是效果非凡。如果每个人都懂得为自己和他人留一些有爱心的悬念,人生就会有姿彩得多。

不仅小事上如此,人的一生也需要悬念。悬而未定,于是或耐心等候,或努力不懈,一旦心想事成,就特别满足与珍惜。圣经中就充满了精彩的悬念故事。被卖为奴的约瑟,被弃于芦苇之中的摩西,被苦苦追杀的大卫,移民他乡的路得,无不一波三折,坎坎坷坷,终究蒙神保守,美梦成真。当然最精彩的还是耶稣的复活:在死亡极限的尽头,居然还会有全新的开始。而且从耶稣作为木匠之子仅仅三年的传道,到如今“福音传遍地极”的局面,这个悬念的发展,就更是悬之又悬了。

可叹的是,虽然悬念对我们这么重要,我们却生活在一个不尊重悬念的时代。现代人不喜欢忍耐与等待,现代人崇拜速度,现代人急切地要解开一切的谜。上面提到的那位先生对手机的热衷,正好体现出现代人对“速效”的追求,已经到了习以为常,浑然不觉的地步。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对快速效应已是司空见惯:开关一按,机器发动,火箭上天;键盘一敲,电脑运作,成百上万的金钱交易如水流转。从网路通讯到麦当劳,只要在速度和效率上占优势的,一定能赢得青睐而风靡全球。久而久之,这种对快速的要求,控制了我们的思维模式。事无大小,只要有捷径的,就一定选择捷径,绝对不会选择渐进、等待与忍耐。悬念与真相大白中间的距离,也就越缩越短。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人对速度的崇拜,已经渗透到整个人生观。英国有一本畅销杂志,题目就叫《现在》(NOW!)。其宗旨也很简单,就是要体现“我立即就要,我马上就有”(I want it quick, I want it now)的“速达人生”。从“十分钟菜谱”、“速效止痛产品推荐”,到“心情愉快十步法”,“一年致富方案”,“离婚快车”,“七天内勾引情人”等等,总之什么都是越快越好,越好越快。

我们也不难看到这种“速达人生”给社会带来的后果。在讨论“女中学生妈妈”的社会问题时,一位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青少年,想在短短的青春期就把人生的主要经历都浓缩进去:爱情、性、婚姻,如此迫不及待,哪有不出问题的道理?”同样,同居,“一夜情”,离婚再婚,都多少与现代人快速解决感情和生理需要的心理有关。再看吸毒问题,六合彩、幸运游戏的赌博风气,难道不是因为人们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大的满足?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如果我们追求的只是速度,就很难达到应有的享受的境界。伦敦五日游的感觉,一定与伦敦一日游的感受不一样。人生也是如此。速达的人生,我们得到的只是刺激,而不是享受。

上帝有时让我们持守悬念,是为了让我们得到更深层的满足。但如果我们不信靠上帝,看不透死,我们就会急切地希望在这短短的一生中抓住什么——速达的人生观,其实就是不认识上帝。

上帝给每个人一个今生无法化解的悬念,那就是永生的悬念。凡信靠耶稣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这个悬念,我们看不到,摸不着,也很难证明。但凡相信这个悬念的人,都必须放弃“及时行乐”,“自我拼博”,“得过且过”或“随波逐流”,必须学习忍耐,牺牲与顺服,为的是要获得心灵的满足和属天的奖赏。

你愿意选择什么呢?是人生速达?还是有悬念的人生?

 

 

作者来自上海,原任大学英文教师,英美文学硕士,曾住英国数年,现居中国。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