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感文学——廿一世纪中国新文化

 

文学是文化的表达,当科技文化进入电脑时代,网际网络伸展到亿万人的生活之中,文学在新的世纪中将是怎样的风貌呢?
作者的推断是,网络交感文学。

 
 
 
文/刘帝杰
 
 
 

全新表达方式

 
中国文化久远,国人乐于拥抱往昔辉煌文学成就,若开拓新的文学容易被斥为数典忘祖。当中国人进入廿一世纪,随着电脑高科技,对人们的生活及思维的影响,崭新的文学表现形态,亦正在衍生。
中国每代有其文学,代表那个时代人民的心声,反映当时社会生活模式。殷商有卜辞,周代有古诗,先秦有诸子之学,汉有赋,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杂剧,明有戏曲,清有小说,民初有白话文,近代有散文。进入廿一世纪的商贸科技中国,将有哪种形态的代表性文学?
笔者推断是--网络交感文学。
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网络从美国国防部推及民间使用。各先进国家国民争相接连网络。及至2000年,全球共有200,000,000网民(Netizens)(注一)。网络科技予人方便、即时、广泛、廉宜(省去长途电话费用)的表情达意的新方式。这是现代人类文化交流的新趋势,中国亦在其中。1995年中国电讯局(China Telecom)创立首套网络系统后,目前中国有1,200,000人接连网络。邮电部预计在2000年代,有4,000,000网民。是现有的3倍(注二)。
中国的文学创作者,二千年来皆以易污的笔墨书写,以易破的纸张册卷传递文思,甚至还要乞求出版商赏识、等候印刷厂工序及零售书店配套推销,作品才得问世。
现在,他们首次将笔墨纸张放弃,通过电脑网络,以电邮(Electronic mail or Web-mail)、网页(Web Page),将文学作品一瞬间直接传予全球网民的电脑。方便、即时、广泛、廉宜的网络文章,是文学创作者梦寐以求、魅力难拒的作品表达方式。
 
 

科技与经济背景

 
当微软(Microsoft)公司的视窗98软件推行,各国关注,因为这标志着电脑书写与电脑网络结合。文字书写(Word Program)更直接利用附连的网络巡查(Internet Explorer)及电子邮递(Outlook Express),将文稿即时广泛输出,也快速收阅外来文稿,并可系统贮存。该软件在美国售价只约90美元。此价钱相比印制书刊动辄数千美元,再加上邮费、推销费来得合算。
中国拥有电话线家庭不多,只占全国人口的9%,美国则有97%。中国拥有电脑家庭更少,接连电脑网络的家庭低于1%,而美国则有35%(注三)。对于中国一般家庭而言,用约一二千美元购置电脑为基本投资,每月另缴网络供应商(如中国Jitong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数十美元服务费,并不容易。但善于应变的文化人,却另有门路接连电脑网络。
中国的“网络咖啡室”(Internet-Cafe)正大受欢迎。由Unicom-Sparkice 资讯网公司经营,每小时约3.60美元,顾客便可纵横电脑网络,游观、阅览及发表作品。此外,知识份子可在大学、各机构、大图书馆使用电脑网络。
随着“网络电视”(Web-TV)的普遍,只需约300美元的黑盒机,更省却一千多美元购电脑费用,使电脑网络更为普及。
使用电脑网络的技术容易,少年皆懂。目前中国文化界,尚未正式视电脑网络文学为一种文学体系。就如以往的新闻写作报告及调查报告,起初被其实用性掩盖,日后才发现其行文技艺,定为“报告文学”体系。
笔者写此文之目的,乃在吁请中国文化界准备,迎向廿一世纪网络文学的普及来临。
 
 

网路交感文学

 
笔者所界定之电脑网络交感文学,乃指在网络媒介中的文字创作,如邮电信函(Electronic- mail),网络组织即兴的文字对话(Chat group community)。其特殊创作方式(code),是在电脑网络空间(Cyber-space)中书写。其文情具即时感发性,文体具互应并合性,内容则具国际性。故因此这种文学并不包括事先写好的,在网络上仅是转载的文学作品。也不包括文稿以外的图像(graphic)。
 
即时感发性(Instant)
电脑网络的文稿,很大部份是电子邮件。因其速快,故传信者常因一时感念,立刻用电邮与友人分享。而收阅者通常亦按读后即时感想,当场回信。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在〈论天才〉中说:“一切的直觉,都属于智慧”(注四)。而圣经说:“上帝造人原是正直,但他们寻出许多巧计。”(《传》7:29)原文“正直”另解“简单”,即上帝要人类享受简朴沟通的生活方式。
例如笔者在网络电邮中,读到印尼暴乱中一女性朋友传来的信件,描述了前一个晚上暴徒强行入其屋,大肆搜掠、威胁的可怖经历,请求北美人士祈祷关注。不久,即有美国朋友在网络回书,指责有关国家对印尼不予撤侨援手。行文有力、充满热血,对所指控的国家是否监视毫不顾忌。倘若是深思熟虑、百般修饰的回应文,必会失去直斥其非的勇气。
笔者将此文学以“交感”文学命名,而不用“交理”,是因此类文章并非搜索枯肠、人工雕饰而成。是人类真纯的表达方式。
沉默多年的中华民族,需要情感表达。出版书籍、贴大字报,在现在的中国并非易举。电脑网络出现,给中国的亿万心灵提供了便捷的感情抒发渠道。预计在廿一世纪的中国,会有更多国民可接触电脑网络,网络交感文学必成为中国廿一世纪文化代表。
 
内容国际性(International)
中国文化史学家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书中,谈〈东西接触与文化更新〉,带出未来之文化境地:“照中国文化的自然趋向,继续向前,没有外力摧残阻抑,他的前程是很鲜明的……他将没有民族界线与国际斗争”(注五)。委实,今天电脑网络的文化,能破除疆界,国际接连,正是钱氏于1950年代预测的应验。
虽然网络使用通过电脑网络,国人可不用国际电话费,不必经海关检查,避免邮局耽误遗失,可即时与外国朋友进行文字沟通。这就如加拿大传播家麦鲁恒(Marshall McLuhan)所描绘之地球村(Global Village)(注六)。各人虽身处各国,但能在网络电邮畅谈生活琐事或国家大事。大家只是荧幕与荧幕如彼邻的亲切。未来电脑镜头(Quick-Cam)的普遍(在美国只售二百美元),在荧幕看见对方面貌,更倍添亲切。
于是,文章已大大跳出一国一族之范畴,散居美加、欧非、纽澳、亚太的华人,皆可在电脑网络与神州大地相连,谈及身处异地的生活感受,及作政论批评。由于文章多是即时抒发,故多以短小精悍、渲泄感情之散文为多。
钱穆将历代中国文化分为四阶段:一,先秦的“宗教与哲学期”。二,汉唐的“政治与经济期”。三,宋元明清的“文学与艺术期”。四,民初国共的“科学与工业期”(同注五)。钱氏去世后的廿一世纪,什么将是主流文化?笔者认为是“资讯与网络期”。这包括追求快速讯息传递,以电脑连系各国人际脉络。这亦是美国未来科学家但以理.贝耳(Daniel Bell)所言的“后工业时代”(Post-industrial)的资讯社会形态(注七)。于此,网络文学能使国人更有胸怀国际、关怀邻邦的心怀。
 
互应并合性(Integrated)
网络文学具有即时感发性,与内容国际性的特点,若不加控制,会容易失控,破坏秩序。读者若留意一些网络交谈组,极多是肆言妄谈,无的放矢,甚至污言秽语,色欲横流。因为在隐藏身份下,任何人都可尽情渲泄情欲。幸而网络文学的另一特色,是互相影响。
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Edmund Husserl),指出人类是活于交往互动的世界中。他说:“我们不是孤离的,大家都要分担部份他人生活,故一般来说,世界不为孤离的人而存在,却为了一个共同体而存在。”(注八)
网络交谈与电邮交流,是双方言论并合,才完成整体思路。彼此合作连续运作,大家藉此分担他人生活。网络文学之互应并合性,提供极佳机会,将普遍性地提高文化质素,甚至拯救他人失落的心灵。例如“天道传基协会”(网址www.tiendao.org.hk/forum)就有相关的网络论坛,读者可参阅之。
圣经明言互励互助的优美“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传》4:9-10)网络交谈与电邮交通,能加强人类互应关系。这些文学批议、文情交流,实有助共同成长。
 
 

后现代多元重整

 
廿一世纪另一文化特色,大有可能是“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这可追溯到尼辨(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所提出的“上帝已死”的观念,即指人类的绝对准则巳消失。后现代主义者李奥泰(Jean Francois Lyotard)主张多元性思维,及个人主义(注九)。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真理只是个别群体的价值取向,是部落性(tribal),而非普遍性(universal)。此主义可刺激人独立批判与思考,亦带来严重负面效果,令人反对任何权威,甚至拒绝绝对真理,跌落无政府主义的混乱。
电脑网络正助人走向多元化思维及个人主义。在接收(input)资讯方面,个体在网络万维网(World Wide Web),可自由选择收取任一网址(Web site)的讯息。数以百万的讯息,运诸掌上任君选择,包括色情文字。
在输出(output)资讯方面,每个体皆有发言权,只要通过电脑网络,即时可将言论传播全球,这大大提高个人价值。但用者亦可自行话吹邪说谬论。早年美国“天门”邪教(Heaven’s Gate)利用电脑网络,散播末日来临之说,导致社会人心惶惶,数十信众集体自杀。
电脑网络的便捷低廉、日趋普遍,正大大推展后现代的多元纷乱,如何重整人心,建立有条理的文化体系,正是道德文化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使命。当中国电脑网络尚未普及全国,纷乱未至蔓延时,有计划的整顿,能防范于未然。西方国家采用电脑网络论坛主持人方式,协助发表言论者行文符合道德标准,大可作为参考。
 
 

基督教的秩序启迪

 
当今中国网络文化正在塑造成形,接纳西方文化启迪是重要内容之一。要研究西方文化,得从基督教思想入手。诚如近代学人朱维之在《基督教与文学》一书中说:“基督教在文学中永远占着重要位置:古时代在中亚,中世纪在南欧,近代在全世界文学中,都扮演主要的角色。”“中国固然巳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我们更需要基督教的精神原素。”(注十)
基督教在西方,一直是社会秩序的动力,人类心灵道德的规范。其影响力之深广及久远,值得中国学人研究、参考、引用。
文学家周作人说:“要一新中国人的心,基督教实在是很适宜的。”今天当中国迎向新网络科技,建立新的文学体系,必须有全新的心,基督教可以是主要的考虑。
 
 

拆除网络防火墙

 
当电脑网络(Internet)如日方中之际,另一抗衡者--“内部网络”(intranet)继之而起。机构自立防御系统,以“防火墙”等软件护卫,防止内部资讯外泄,同时隔绝外界资讯进入干扰(注十一)。
1996年,中国开始禁止接连多达一百个外国网址,如《时代》杂志(Time.com)、美国有线电视新闻(CNN.com)、《华尔街日报》、道琼斯证券机构(Dow Jones)等。中国国务院解释是防止“精神污染”(注十二)。按中国数千年闭关自守的历史传统,此措施是可理解的。适当的调节外间影响,对初生的中国电脑网络文化,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当进入廿一世纪,中国需要更宽的网络开放,不单吸取资讯,使中国网络文化加速成熟,此外更助中国成为强大的“资讯出口”国(information export),将中国文化在海外弘扬。
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院长梁燕城博士说:“廿一世纪不是单元文化的世纪,更不是单一民族或单一国家的世纪。我们需要从全球的框架,来反省中国文化在世纪末的处境,和在新世纪的走向……拒绝和世界各文化的优秀成分进行对话,就很难说有新文化精神的建立了”(注十三)。中国的新网络文化能否成长成为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国家能否包容兼并,拆下防火墙与全球对话。
中国走完了二十世纪,能否较接近孔子所提倡之“世界大同”境地?抑或更偏离?进入另一纪元,深愿从网络文学体系定向开始,助引国民走向真挚感情、互应互爱、跨越国际的美善生活。
 
作者为美国费城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传播学博士,现居美国华盛顿州,从事中美国际贸易。着有《从城市文化找完美》、《突破科技文化感染力》等书。
 
注:
注一、Source from World Evangelization,《时代论坛》,1998年5月10日,p.12。
注二、Flor Cruz, Jaime, “China Gets Wired,”《Time》, May 11, 1998, p.54. & Fang, Bay “Chinese acktivists* Spin a Web of Trouble,”《US News &World Report,》Sept 28, 1998, p.7.
注三、Source from Gallup India Pvt. Ltd,《Wall Street Journal》, Oct. 11, 1996, p.A9.& Computer Intelligence, “A Technology Culture”,《Wall Street Journal》, June 16, 1997, P.R4.
注四、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论天才〉,《叔本华论文》,(台北:志文出版社,1982),第117版。
注五、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台北:正中书局,1978年),1951年初版,第161-181版。
注六、McLuhan, Marshall & Carpenter, Edmund,《Exploration in Communica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1966), p.9-12
注七、Bell, Daniel, “Thinking Ahea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for Better or Worse,”《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979, p.20-42.
注八、 Husserl, Edmund.《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Evanston: North 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0).
注九、Lyotard, Jean-Francois,《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5.)
注十、朱维之,《基督教与文学》,(上海书店,1992年 )。
注十一、”Intra Net”,《Business Week》, Feb. 25, 1996.
注十二、Chen, Kathy, “China Bans Access To as Many as 100 Internet Web Sites,” 《Wall Street Journal》, Sept. 5, 1996, page B5.
注十三、梁燕城,<世界框架下的中国文化>,《文化中国》,1997年3月,第1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