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头脑特攻队2》上映,跟孩子一起复习了第一部《头脑特攻队》。
在电影里,生活中种种的经历会根据当时的情绪,形成不同颜色的“记忆球”。快乐的记忆是金黄色的,忧伤的记忆是蓝色的,愤怒的记忆是红色的。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发现有些快乐的记忆球,其实有忧伤的一面,例如,主角莱莉与曲棍球队的快乐回忆。
虽然表面上看似在庆祝莱莉为球队赢得了胜利,但其实那天球队因为莱莉没有打进最后一球而输了比赛。莱莉一个人躲在树上伤心时,他的父母找到她、陪伴她,她的队友们环绕她、鼓励她。这个忧伤的记忆最后变成快乐的记忆,不是因为比赛结果改变了,而是因为在莱莉最沮丧难过的时刻,她不是孤单的,而是被爱紧紧包围。输球的失落像是心里的空洞,这个洞因着父母与朋友的陪伴与支持,被爱温柔地填满。蓝蓝的忧伤记忆注入了金黄色的曙光,闪闪发亮。
彼得在海边的曙光
在福音书中,耶稣也为彼得的记忆注入了曙光。
彼得三次否认耶稣后,他再次回到加利利海撒网捕鱼。熟悉的海、熟悉的动作,但心境已不同。
加利利的海边是他遇见耶稣的地方。在他日复一日的撒网时,耶稣出现,跟他说:“来跟从我!”(参《马可福音》1:17),他立刻舍了网,跟从耶稣。彼得也在加利利海看过耶稣平静风浪、看过耶稣在海面上行走。耶稣在狂风浪涛的黑暗中,对他们说:“是我,不要怕!”(参《约翰福音》6:20)加利利的海有层层与耶稣的回忆。曾经彼得信誓旦旦地对耶稣说:“我愿意为你舍命。”(参《约翰福音》13:37)但他也曾经在被问是否是耶稣的门徒时,说:“我不是。”(参《约翰福音》18:17)
如今他在黑夜中拉起空空的网子,有如他空洞的承诺。
天将亮时,岸上出现了一个人影,关心他们:“有吃的没有?”也对他们说:“把网撒在船的右边。”满满的渔网勾起他们的回忆,他们认出岸上的耶稣。随着曙光逐渐染亮海岸,彼得跳进海里,游向耶稣。(参《约翰福音》21:5-6)
岸上有炭火,炭火的噼啪声与海浪声交织,冉冉升起的灰烟提醒着彼得他最想隐藏和抹灭的记忆。海边是彼得决定跟从耶稣的地方,大祭司院子里的炭火旁是彼得三次否认耶稣的地方。两个场景堆栈在一起,形成了刺痛的对比。耶稣站在炭火边,递了饼和鱼给彼得,就像曾经他在加利利海边的山上,把五饼二鱼分给五千人。
在炭火边,在彼得最羞愧之处,耶稣问他:“你爱我吗?”让他有机会重新回答。三次的问答温柔地包覆住三次的否认,为彼得黑暗的记忆注入了温暖的曙光。耶稣交予彼得牧养小羊的使命,跟他再次说:“跟从我吧!”(《约翰福音》21:15-19)以后再想起这个回忆,不是只有痛苦,而是有爱与使命。被阳光照亮的海岸不再黑暗,彼得的渔网是满的,他的心也是满的。
画上曙光的纪念石
在一次的在线祷告会,带领者引导我们去回想一个喜乐的记忆。我脑海浮现了几天前与家人在海边的画面。一望无际的蓝天,闪亮亮的海洋。看着两个儿子在沙滩上挖洞,在海浪中追逐嘻笑,心里满溢着喜悦。
带领者引导我们在这个记忆中,注意耶稣的同在。如果我们相信神永远与我们同在,那他也在每个记忆中与我们同在,只是常常被我们忽略。当我在记忆的场景中去注意耶稣的同在时,我感受到他在我身边,他脸上的喜悦像暖阳,有如祭司给以色列人的祝福:“愿耶和华使他的脸光照你。”(参《民数记》6:25)在他的视线下,我感到安定、自在、放松。但在耶稣同在的宁静中,我也慢慢察觉到这个喜悦的记忆,有层微乎其微淡淡的哀痛。
那天在海滩上,当我一个人光着脚走进海浪时,回忆像海浪般一层层地涌来。小时候,我也像我儿子一样喜欢在沙滩上挖坑让海水填满,我母亲会带着我和妹妹到各个海滩玩沙。长大后,我母亲仍喜欢带着我和妹妹到各个海边看海,我们会坐在星空下,听着海浪,吹着海风,悠闲又惬意地聊天。海边有着我和母亲层层的回忆。
我母亲过世后的第一个圣诞节,我先生带着我和不到一岁的儿子来到这片海滩散心。冬天里的海浪是灰色的。那时的我,心情像是在冰冷的海水中载浮载沉。十年后,我与先生和两个儿子再次回到这片海滩。现在的心不像那时那么刺痛了,但看着层层海浪,还是好想哭。脑海出现《遗失的美好》这首歌的歌词:“海的思念绵延不绝,终于和天在地平线交会”。思念是因为有不想忘记的爱。在那几分钟,我让自己沉浸在思念中,感受心里的渴望与哀痛。之后,我抹去眼泪,整理好心情,回到了家人身边。
在祷告中回想时,我想起了我在海边的眼泪。我以为没有人看见,没有人知道。但在静默中,我发现在那短短几分钟,耶稣看到了我的眼泪,也看到我心里深处的思念。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思念中,耶稣与我同在,哀痛被爱温柔地包围。
后来,在一个退休会中,我把曙光从海平面上照亮天空的画面画在一颗纪念石上,取名叫“思念”。一层层的颜料,像是一层层的回忆,迭加在一起,形成柔和的画面。在海与天交会之处,在思念最深之处,耶稣像曙光出现,让我的思念染上暖光。上帝懂分离的痛,他也渴望可以永远与我们在一起。有一天,当天国降临,天地合一,就不会再分离。在那之前,他会在每一刻的思念中与我们同在,为我们的哀痛注入温暖的曙光。
(本文首发《海外校园》167期。本期更多内容陆续上网,敬请期待)
作者资料夹
作者系三一神学院新约博士。现居芝加哥,与先生育有两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