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走了,直面生命中的哀恸 / 艾丽思

 

文/艾丽思

 

1

我进入中年的第一课,是从学习哀恸开始的。

2月中旬,爸爸消化道大出血。我赶回去探访,爸爸虽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但身体极为虚弱。医生说:“你爸这病(肝硬化)没得治,情况只会越来越差,你们随时做好准备吧!”母亲闻言,整日以泪洗面,哥哥也愁眉苦脸。我抓住不多的时间,再次和爸爸讲了福音,他信了。

爸爸住院一个月,抽腹水、注射白蛋白。没完没了的检查,让他苦不堪言,异常疲惫。他提出要回家,母亲抱着一线希望,以为回到家爸爸舒心了,就会好起来。我虽然担心爸爸病情的发展,但也很无奈,因为肝硬化带来的各种并发症会使他吃不下、睡不着,无法安舒地过每一天。

父亲出院一周后,我回到自己家。母亲在电话里报喜不报忧,说父亲胃口好了一点。正当我略微舒了口气,以为爸爸真的逐渐好起来了,这天一大早,就接到他病危的紧急电话。我马不停蹄地赶回去,还没等飞机落地,爸爸已经走了。

我无法相信这是事实。母亲哭得不能自已,我和哥只好强打起精神,招呼前来送别的亲友。直到葬礼结束,我紧绷着的一根弦才得以放下。

我不断地安慰自己,父亲已经信主,他息了地上的劳苦,现如今去了一个美好的地方,他此刻正在主耶稣的怀里。虽然如此,心中却仍旧涌出阵阵悲伤。以至于爸爸离开后的一个月,我整日闭门不出,不想见人,不愿说话,没胃口,成天除了躺着还是躺着,但无论躺多久,身体仍旧很累;我渴望安慰,却没人安慰我:我埋怨邻居见我回来,也不来家里打个招呼,似乎是躲着我;几个昔日团契的好姐妹,也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偶尔一个朋友发来短信,也只是轻描淡写:“请节哀。”

“我到底怎么啦?”有一日,我终于意识到,我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原来,哀恸是我生命中一直在逃避的功课。

 

2

一年前,好友青的母亲罹患癌症,医生告知最多只有3个月的生存期限。青结婚不久,刚做了准妈妈,还没来得及和母亲分享这好消息,就被当头一棒。教会里大家听到这消息都表示同情,并为之代祷。但也仅仅如此。在青陪伴母亲的最后时间里,我常从她的朋友圈里感受到她的惧怕、不舍,难以得着安慰的无力和悲伤。我给她发信息,写了又删,觉得语言是何等苍白;后来,连信息都省了,我“关闭”了和青联络的通道,自以为看不见,就不用去感受。

三年前,比我小三岁的堂弟被诊断出甲状腺癌。我知道消息的那一刻,与其说是心疼他这么年轻就患癌,还不如说是被疾病突然临到所惊愕,我久久回不过神来。我一面为他祷告,一面陷入沉重的阴郁,无法动弹。计划着去看望他,却以各种理由推脱,最终未成行。直到两年后听到弟媳分享堂弟一人独自面对疾病的孤独与困苦:比起癌症,令他伤心绝望的是家人远远观望的态度,似乎他患的是某种传染病,大家唯恐避之不及。

又想起更久远的事。H老师是某大学团契的带领,她也是我信仰的领路人,曾无私地接待、关心我们。有一日,她的父亲去世了。她赴老家奔丧回来,面容憔悴,神色忧伤。托尔斯泰曾写道:“他希望得到同情,可是没有一个人给予他这样的同情。”这便是那时H老师的写照。没有一个人走上前去给她一个拥抱、一声安慰、一句问候、一个表达同情的关怀……很多年后H老师聊起,我不由面红耳赤:是背后的冷漠,还是无知,让我们这群基督徒活成这般没有人情味……

 

3

诚然,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从未教导如何面对衰老、疾病和死亡。我们刻意回避,假装视而不见,似乎不谈、不面对就表示不存在,直到衰老、疾病、死亡降临到自己或家人身上,我们才发觉自己被置于灵魂的荒野中:心中的哀恸不被承认,没有安慰,更没有引导。

世界是如此,基督徒呢?在我看来,似乎并无本质区别。

几年前,我们教会的林哥忽然罹患肝癌。起初,大家纷纷向其表达问候与关怀。林哥经过换肝手术,最初的几个月特别好,大家都以为他被彻底医治了,但一年后癌细胞还是转移了,林哥一家又陷于阴云密布中。他们远赴美国求医未果,林哥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教会会众的情绪却陷入集体的抑郁中。起初,某姐妹发起了为林哥代祷的倡议,她说上帝给了她一个异象,会超自然地医治林哥(该姐妹的母亲曾患乳腺癌,被上帝奇妙医治),他的癌症一定会消失。大家振奋无比,纷纷加入代祷队伍。

两个月不到,林哥一家从上海某医院回来,从机场直接送进ICU,奄奄一息。教会群里仍旧有人在呼吁:“今晚大家禁食祷告,上帝的手要工作了!”也有人将信将疑。林哥最终还是走了。许多人为其痛哭,但大家更伤心的是:为何上帝没有听我们的祷告?我们在一种很复杂的情绪中告别了林哥。林哥的妻子处理完丧事后,被诊断患了重度抑郁症。

上帝不是不能行神迹医治,但求神迹的背后,是不是一种自我欺骗与自我麻痹?就好像在某些基督徒的世界里,有无数人来告诉我们应当如何祷告、如何过得胜的生活,却从未有人告诉我们如何面对必然来临的死亡与失丧。就好像我们的世界不应该有疾病、死亡、哀恸,只有欢庆、喜乐。以至于面对死亡和苦难,信仰也无法让我们做好准备,只好做了逃兵,任冷漠、死亡的恐惧一次次碾压自己的信仰。

 

4

这样的基督徒中,显然也包括我。从前,给好友一句“节哀顺变”,我便可以假装生活如常继续。但父亲的离去让我意识到,死亡与我有关。每个人都在不断老去,死亡总有一天会降临。死亡值得哀恸,但如何哀恸是需要学习的,无论是对于哀恸者,还是对于要陪伴哀恸之人。

据说,一个人的死亡,会引起9个人的哀伤。哀伤研究学者希尔(Shear MK)说过,哀伤关乎人性中最深刻的爱——哀伤是爱,那些痛苦不过是一种爱的代价。哀伤从来都不是软弱,是上帝赐给人的一种尊贵的权利。当人们经历过哀恸之后,这强烈的痛苦被整合进生活,让人们明白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从而可以带着哀伤,开始新的生活。父亲的离开让我学习到以下关于哀恸的功课:

  1. 与哀哭的人同哭并不容易,因为趋向快乐、逃避哀恸是人的本能反应。但“我们的逃避”却会使陷于哀恸中的亲友遭受深深的被忽视、被疏远,甚至被边缘化。因此“不逃避”就是一种勇气。
  2.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知道如何共情。尽可能丢弃这些肤浅的“我为你祷告”“节哀顺变”“主会医治”“我理解你的心情”“痛苦会过去的”,等等安慰。假如你不知道说什么,就直接告诉对方:“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安慰到你”。
  3. 不给哀恸者讲大道理。诸如:“你爸都这么老了,走了也是必然的”“人死不能复生,你要坚强起来”等,苦难是无法比较的,时间也许不能抚平一切,接纳生命的丰富而复杂,哀恸本身就证明人的高贵。
  4. 给哀恸者营造一个空间。当我们处在深深的哀伤中时,我们的情感需要一个安放之处。独处、沉默、哭泣、表达想念……哀恸者需要一个安全的空间、自己的节奏,表达对丧失的痛苦、遗憾。
  5. 我们需要谦卑地承认在关乎衰老、疾病、死亡上,我们的无知与傲慢,并努力地学习这些领域里的知识,不仅预备好好活,也为有日必会来临的死亡作好预备。

 

5

正如《最好的告别》中,葛文德写道,生命必须穿越其复杂性,然后追逐纯美的世界[1]。对基督徒来说,这个纯美的世界便在与神同在的永恒里,那里有至终的喜乐。

主耶稣说,哀恸的人有福了——拥抱哀伤,不等于停留于哀伤,而是让哀伤来教导:我们是何其有限,生命又是何等短暂;死亡不是一种意外,而是一个必然。哀恸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得安慰的起点。经历过哀恸,我们不再将喜乐看作浅薄,或是理所当然。我们也会得着上帝真实的安慰与同在,灵魂生出对永恒的渴慕,这渴慕帮助我们得以认真地活在当下、珍惜眼前。

 

注:

[1]《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阿图·葛文德著,彭小华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16页。

 

相关阅读:《海外校园》161期——与哀伤共舞

 

《“爸爸走了,直面生命中的哀恸 / 艾丽思”》 有 1 条评论

  1. […] ▸爸爸走了,直面生命中的哀恸 / 艾丽思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