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黄金法则”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

人人都渴望被爱,却不愿去爱;人人都乐意接受,却不乐意付出。

文/小约翰

有人把儒家提出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同于耶稣提出来的“黄金法则”。

主动之爱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说:“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参《马太福音》7:12)

但仔细看,你就发现二者很不相同:前者比较消极,后者比较积极。我不希望别人怎样待我,我也不这样待别人。但后者强调的是我希望别人怎样爱我,我先要如此积极地去爱别人。

爱是一种积极而又主动的行动,但人的问题在于不愿摆脱自我去爱别人。所以,儒家的倡导并不能从根本上面对和解决人的根本问题。

比如,一个老人的儿子说:“我不希望爸爸来看我,所以我也不需要去看爸爸。”这岂不正遂了这位不孝儿子自私自利的心?!

但面对耶稣的“黄金法则”,他就无法推诿。这是因为:“我希望别人牺牲自己来爱我,所以,我也要牺牲自己去爱人。爸爸已经牺牲了自己那么多精力和金钱,爱我这么久了;现在,我也需要牺牲下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去主动关怀和爱爸爸!”

舍己之爱

在这方面,司徒雷登和艾伟徳都是很好的例子。司徒雷登本来在美国有着很好的生活,但上帝呼召他到中国帮助中国人。从他自己来说,他是十二分不情愿。他不愿在中国街头布道,发着福音册子,被中国人起哄,当耍猴一样看。但后来,他读到耶稣的这段话,又想到耶稣的榜样,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来到了中国。

他扎根中国56年,创办了燕京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杰出的人才。他实在比中国人还爱中国人。而在他内心深处,也真没把自己当外人,所以死前还留下遗嘱,要把骨灰带回原燕大旧址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大学埋葬。只不过,北大之大,却无处可埋,最后还是埋在了杭州。

艾伟徳是一个英国的娇弱女子。她也是从耶稣的“黄金法则”得到巨大感召,于是1930年,千里迢迢从伦敦坐火车经西伯利亚来到中国,在山西阳城开了八福客栈,向过往驴夫传福音。

1936年,她放弃英国国籍,取得中国国籍。后来,又成为解放缠足的“大使”,到处帮助妇女解开裹脚布。再后来,更是带着一百多位落难孤儿,冒着日本人的炮火,从阳城翻越中条山,渡过黄河,最后到了西安,而孩子没有丢失一个!这真像是发生在中国的“出埃及记”!

而他们两位所效法的,其实是同一位主,也就是耶稣基督。从圣经来看,他更是放下天上作为上帝的荣耀,甘愿道成肉身降卑来到人间,倾倒生命,舍己救人。他来到这个世界不是来接受人的服侍,乃是来服侍人。所以,耶稣也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参《使徒行传》20:35)

生命之爱

人人都渴望被爱,却不愿去爱;人人都乐意接受,却不乐意付出;人人都喜欢被服侍,却不喜欢去服侍。这不正是人的自我中心吗?面对这样封闭的怪圈,耶稣基督倾倒自己的生命来破解,并以自己倾倒的生命为爱作注。

因此,世界不再一样。

受此感召,圣方济各写下著名的和平祷词,也正是我最喜欢的祈祷之一:“主啊,求你使我成为你和平的使者:在有仇恨的地方,让我播种仁爱;在有伤害的地方,让我播种宽恕;在有猜疑的地方,让我播种信任;在有绝望的地方,让我播种希望;在有黑暗的地方,让我播种光明;在有悲伤的地方,让我播种喜乐。主啊,我不祈求他人的安慰,只求安慰他人;我不祈求他人的谅解,只求谅解他人;我不祈求他们的爱护,只求爱护他人。因为在施舍他人时,我们获得施予;在宽恕他人时,我们获得宽恕;在丧失生命时,我们生于永恒。阿们!”

这已不再只是一种“黄金法则”,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至今还记得,研究生刚毕业那年,我曾面临人生中一个很大的选择:到底要继续读博,还是找工作?当然,每一个选择都没有错,但对我来说,当时条件下继续读博,不过是利用导师而不是真对学业感兴趣。就在此时,我读到了耶稣的话,看到了耶稣的榜样,那就是要去舍己爱人。于是,我毅然决然离开原来的高校,到了另外一个工作岗位,甚至去一所中学支教一年,这一决定改变了我的人生,更使我经历了丰盛的生命。

中国的“聪明人”太多了,多少人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宗旨,打定主意不吃亏不犯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成为他们的心理安慰剂。

然而,到头来,也不过成了一粒鲁迅所说的自私自利“肥己”的沙子,或者钱理群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历史洪流中,早晚被淹没;而那些愿意舍己爱人、倾倒生命的人,却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天空熠熠生辉!

《“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黄金法则””》 有 1 条评论

  1. […]  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黄金法则” […]

回复 《海外校园》145期 – 有盏灯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