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善还是恶?—文/一勤
早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上映之前,我便一直关注。先是听说改编于严歌苓的小说,后又说因为大牌演员贝尔参演,要修改故事内容。加上刘恒的加盟,让我更加添了期待。
经过几番修改,故事主要内容并没有变,仍是讲13名秦淮妓女为救藏在教堂里的女学生大义赴死。像影片宣传中所言,旨在讲善、爱和救赎。我先看了严歌苓的小说,后看电影,对比之下,我对电影的感受是∶这只是一个商业片!
电影对比原小说,大结构变了许多,细节上尤其拙劣。
拙劣的细节
首先,电影中对约翰这个殡葬师,在处理上不够合理。
约翰在电影开篇是一个自私自利、淫荡好色的家伙,可在后来却俨然成了一位不顾自己、舍生救人的伟岸神父。变化之大,如果没有一定量的细节堆积与处理,是不能完成的。
在电影中,当日本兵冲进教堂,欲奸污学生之时,约翰躲进了壁柜,欲关门而关不上。大概是忽然想到了自己所著衣裳的身份(他穿了神父的衣服),整整衣服走了出来,这转变是突然的。约翰在电影里是主角,这样的肤浅处理,难以令人信服。
再有,女主角玉墨的大义赴死,也缺乏说服力。电影里,她在学生决定跳楼之前,便做出了这个决定。然而为什么呢?因为女学生书娟曾经引开日本兵,救了她们。做为回报,她要替书娟死。再有,她看到了女学生们的可怜。
在劝说其他妓女替女学生赴会时,玉墨说,日本人只是为了玩玩,不会对她们怎么样。这显然只是托辞,因为在后面的情节中可以看到,妓女们所做的一切准备,都是为赴死。
而上述电影中的那些细节和说辞,显然不足以导致这些秦淮女子甘愿替人死。试想,如果只是这些因素,你我会去吗?
其实原著小说比电影多一个细节,就是玉墨深爱书娟的父亲。她知道书娟便是她深爱之人的女儿,为所爱的人甘心去死,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个重要的情节,电影舍去了,书娟和玉墨变成根本没有关系。所以,在此情节的处理上,电影显得笨拙。
是善还是恶?
然而,我并不认为原小说的处理就合理。这关系到一个重要的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别∶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或者说,在极危难之中,人会表现出善,还是恶?
不管是原小说作者严歌苓,还是电影编剧刘恒,都将答案选为“善”。故有约翰在危急之中,忽然转变从善,玉墨也择善成了侠女——这是该小说和电影成立的基本因素,和极欲宣讲的道理。
孔子作为东方哲学和价值观的代表,提倡人性本善,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西方在《圣经》的教导下,从来认为人性本恶。由此,引出两个系列的理论。例如,人因为性本恶,只会堕落得更恶,完全不能自救,所以需要拯救,需要救主来救赎;性善论则认为人靠著自己修行,弃恶从善,不断还原本来的善,便可得救。不需要救赎,也不需要救主。
大多数中国人持性善论。不论是《金陵十三钗》原著小说还是电影,都宣扬“善”。然而,此论点是肤浅的,不能立住。试想,如果是你我,在战争和死亡来临之时,你会主动选择在备受折磨之下,痛苦地死去吗?结论是不可能!你我凭什么做这样的选择!?我们无论如何不愿替陌生人去死,哪怕是苟且偷生!因为只要简单地想一想∶“这人跟我有什么关系?凭什么我要为她死?我死了,我的亲人怎么办?┅┅”不消几分钟,一切的善便会烟消云散。这才是人!
人确实也会产生“善”的念头,但只要稍加冷静思考,结果纵然不会从恶,也会选择冷漠。秦淮女子这样做才更合理∶即使答应替学生去死,也在走出大门之前再转回来。
就这一点,电影倒比小说高明了。因为在电影的最后,一个妓女后悔了。而小说里,13个女子像一人一样全都甘愿去死。这样的情节很假,一个人尚且难以说服,何况13个人?
侠女,只存在於人的幻想中。在武侠的世界里,它是成立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靠著自己不能行出善来。
也许你会说,南京大屠杀中,那些舍生救人的西方传教士呢(如同这部电影中被炸死的神父)?他们不就做到了吗?这正是来自他们的信仰。这样的行为,见证了上帝是真实的。因为不信,人只会变得越来越冷漠,凭己力行善终难有真善,更难坚持到底,而真正的善,只能来源於上帝。
作者现居北京,全职写作。
本文选自《海外校园》117期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