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爲鉴

以古爲鉴

以古爲鉴

图片来源网络

文/陈华

中学的时候,有一位教中国历史的吴老师,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他常在各报刊杂志刊登文章,用“以古爲鉴”爲专栏题目,连续发表了一百多篇评价中国历史人物与朝代兴衰的散文,臧否人物,针砭时弊。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古人的经验是很好的人生指南,所以吴老师的专栏一直非常受欢迎。

中华民族是个很注重保存历史的民族,每一次朝代更替,在论功行赏、抚恤流亡之馀,还有一件很重要的大事,就是爲前朝编写一部完整的历史。一方面表示前朝已经正式结束,而现今皇朝受命于天、承传法统;一方面也是拿前朝的兴衰成败,作爲今朝的可鉴前车。

由于是爲前朝盖棺定论,自然不必有什麽忌讳,史家大多能以春秋之笔来实话实说。所以,一套二十四史,基本上保存了中华民族上下5千年的本色风貌。

现代华人提起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多数都自我感觉良好,盖自己家世流长,有本有源,非无名野种也。

很不光彩的历史

泱泱大国固然乐意溯本求源地见证历史,尤其是辉煌盛世的历史,蕞尔小国以色列也非常注重自己的历史,而且记录历史一丝不苟,丝毫不爲圣者、尊者讳。以色列最伟大的君王,如大卫和所罗门,都晚节有亏,这些白璧之瑕也都记录在案、流传後世。这不能不让人敬佩以色列人的风度和自重。

其实,翻开旧约圣经里的以色列历史,实在没有什麽了不起的成就。甚至,可以说,是一部悲痛的民族受难史。从扫罗到西底家,南北国加起来共42个王,合乎上帝心意的屈指可数。
即使从亚伯拉罕算起,以色列人里面真正讨神喜悦的人也不多。反而,以色列民一次又一次地背叛上帝,“行耶和华眼里看爲恶的事”。上帝一次又一次地从苦难中拯救他们,三令五申,苦口婆心地告诫他们、劝导他们,甚至惩罚他们┅┅

我一直不明白,既然上帝早知道以色列民是扶不起的阿斗,爲什麽还要挑选他们,幷且不离不弃地提携他们?既然圣经是神所默示的,那麽爲什麽记录下以色列这些幷不光彩的历史呢?这又有什麽意义呢?怎麽能够“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参《提摩太后书》3∶16)呢?

原来是反面教材

近日我灵修读到《撒母耳记》关于扫罗的故事,才蓦然有所觉悟,似乎对上帝的心意有了一点体会。

扫罗是第一个被拣选的以色列王,俊美、雄壮,比常人高出一个头。爲了替父亲寻找几头走丢的驴,数日数夜奔波于便雅悯和以法莲之间的山地,最後怕父亲牵挂才决定放弃。可见,早期的扫罗是个有责任感,做事专一,而且孝顺的人。

他被撒母耳膏爲以色列王之後,惊恐、谦卑得要躲起来,不敢面对民衆。然而,当上王之後,他的本性便逐日显露,先是强横而冲动(参《撒母耳记上》11∶7),然後胡涂而草率(参《撒母耳记上》13∶13),最後变得刚愎自用,渐渐远离神(参《撒母耳记上》14∶19;15∶11)。

他爲了巩固王位,纵容以色列民违背上帝的命令(参《撒母耳记上》15∶9),幷且欺上(耶和华)瞒下(撒母耳)。从他後来对儿子约拿单的责駡,更知道他不但贪图王位、富贵,更把神的选民当成了自己的(参《撒母耳记上》20∶31)。

其实,上帝如何不知道扫罗的本性!笔者认爲,上帝之所以拣选扫罗,和他拣选以色列民一样,都是爲了作爲一个反面教材,让後世万邦万民知道,人的罪性是如何的无可救药,人的软弱又是如何的可怜可悯。

以色列民每一次背叛上帝,都反衬出上帝拯救的深恩大爱。直到有一天,人会彻底明白∶“人算什麽,你竟眷顾他?”(参《诗篇》8∶4)到那天,人会发现人的些微德行,距离上帝的标准实在相差甚远。凭人自己的修行,是永远不可能达到上帝的要求。保罗直接了当地指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人因行律法称义。”(参《加拉太书》2∶16)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达到上帝的标准。

简单的二元逻辑

在旧约里,我们还看到一个简单的事实∶每当以色列民同心协力向著上帝,民族便得以复兴,强邻却步,仇敌拜服。然而,一旦背弃上帝,则自身的道德败坏,强敌入侵,民衆受欺、受苦,甚至亡国。

这或许就是上帝借著旧约给我们的啓示,要我们从因果关系中,学会这个简单的二元逻辑。
再看得深一点、远一点,以色列民的生活其实也是我们现代人生活的投影。以色列民在迦南开疆辟土,与四邻征战,爲的是有一片自己的乐土,能生存,能敬拜上帝。旧约里的族长,如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等,每于生活安定之後,便筑坛献祭。

现代人则每日在职场打拼,应付大大小小的挑战,目的也是生存,能安居乐业,能敬拜自己的“上帝”——有些人的“上帝”是财富权势,有些人的“上帝”是老婆孩子┅┅

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帝”。但是,从以色列人民的经验,我们看到,只有真神才能给我们平安喜乐。不然,就算拥有所罗门王的智慧与财富,最後也只能慨叹,这一切都是“虚空的虚空”。

旧约里这些朝代的兴衰、人物的得失,正是要说明人被罪性捆绑的那种无可奈何的悲哀。没有上帝主动而完备的救赎,人最後免不了走向灭亡┅┅“以人爲鉴,可以明得失;以史爲鉴,可以知兴替”,旧约冗长的以色列历史,其实就是新约救恩的前序。

作者来自香港,现居美国亚特兰大,会计师。

本文刊发于《海外校园》 第一一一期(2012-02)

原文链接地址为 http://www.oc.org/web/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4441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