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与科学——创造

 

 

文/吴家望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道德经》

圣经开卷第一句,“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希伯来原文的词序是:起初、创造、上帝、天和地。在2007年81、82两期的《海外校园》上,我们讨论过圣经的第一个字,“起初”。今天,我们谈谈第二个字“创造”的意义。

在谈“创造”之前,我们先来看第三、四个字,“上帝”,其原文读音是“以罗欣”,意为那创造者。希伯来圣经中没有“宇宙”(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一字,而是用“天地”来代表所有被造之物。因此圣经的第一句,表达了时间和空间的起点。

多数古代神学家和现代太空物理学家都同意,时间和空间,好比同母孪生,都是从无到有。科学家说:大爆发之前,无;大爆发之后,有。圣经说:上帝创造天地之前,无;上帝创造天地之后,有。

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老子认为,永恒“常”存的东西是不可知、讲不清楚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一章)。五世纪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也说过,上帝的最重要属性之一,是他的不可知性(incomprehensibility)。他说,上帝是“不可言的”(unspeakable)。他还说,我连“上帝是不可言的”这句话,都不该说。因为,我说这句话,就是在说(speak)上帝了(Augustine, pp. 625-626)。

公元七世纪,被称为“景教”(意为光明教)的基督教流行中国,并在九世纪竖立了十多尺高的“景教流行中国碑”,现保留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碑文说上帝是不改变的、不可见的真理(常然真寂),永恒存在,没有起源(先先而无元);称呼上帝是三位一体、没有起源的真主以罗欣(三一妙身无元真主阿罗诃)。碑文对上帝的描写十分简洁明暸:上帝先于万物。万物都有起源,唯有造物主上帝没有起源。

古代希腊哲学用“第一起因”(First Cause)来代表上帝:万物有起因,起因又有起因,八七六五,追根究柢,便是第一起因。唯一没有起因的,是“第一起因”。

老子说“无”是万物之始。“无”乃是那第一起因,但他不知道“无”是什么。然而景教碑文知道,真主以罗欣乃是没有起源的第一起因。

 

从无到有

 

圣经上的第二个字是“创造”,希伯来文是bara。bara是圣经上的第一个动词,也是个不常用到的动词,专门用来形容上帝的创造。接下来《创世记》在叙述上帝“造穹苍”、造万物时,则改用了一个用途比bara多50倍的普通动词asa(造)。

13世纪犹太神学家伦班(Ramban)认为,圣经第一句,起初,上帝创造天地,是一总纲,讲得是上帝从无到有创造天地万物。这“从无到有”的关键在bara(创造)一字。他说,除bara(创造)以外,圣经中没有另一个字,能表达从无到有的创造(Ramban,p.23)。

这么看来,解说上帝之创造大工,bara不但是专用,也是专有。

现代德国著名神学家冯拉德(Gerhard Von Rad)补充说,我们分析“起初”时,应该联想到“创造”这词。因为在希伯来原文,创造(bara)从来不涉及任何物质材料,也不和任何物质之类的词语连用(Von Rad, pp.48-49)。这种“创造”,不但是“绝对不费吹灰之力”(completely effortless)的创造,而且是从无到有的创造(creatio ex nihilo──哲学家极为爱用的拉丁术语)。他认为,我们应当用“无可类比”(without analogy)的原则,来解释这种创造。

这么看来,圣经第二句,地是空虚混沌,乃是解释最初“天地”被造的原始状态。

话说回来,圣经上并无一处,直接说到上帝创造天地是从无到有。但是,神学家或是科学家,任何读过圣经的人,即使不信,也必定体会到圣经所传达的、上帝从无到有创造天地的意义。

要解释《创世记》所记载的宇宙从无到有的问题,科学家的困难重重。粒子物理学家温伯格(Steven Weinberg),得了诺贝尔奖后还是默默无名,后来写了本介绍大爆发论、名叫《最初三分钟》的书,才一举成名。

温伯格称呼科学的困难处境为“《创世记》之难题”(problem of Genesis)。他说,有些宇宙学家,在哲学上倾向于宇宙稳定状态模型(steady-state model),因为这样,宇宙是永恒的,造物主不存在,人就躲避了《创世记》的难题。但问题是,这样躲过了哲学难题,却躲不过科学难题,因为宇宙稳定状态模型,不但已被大爆发资料所否定,在理论上也失败了。

温伯格这样解释:目前宇宙间光子和核粒子的数量之比,是10亿比1。这是个大数字,却不是无穷大。在宇宙扩张(或收缩)过程中的每一期(cycle),这个比例都会有细微的增长,如果宇宙是永恒的,那么这种增长积少成多,经过无穷的时间,这个比例会累积成无穷大,不可能是今天的10亿比1。所以,宇宙不可能是永恒的(Weinberg, p.154)。

这么看来,哲学不能救科学。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在宇宙永恒(稳定)论的哲学宝座上,坐了两千多年,最终被科学(大爆发论)推翻。

神学家说上帝创造天地是从无到有,很玄;科学家描写宇宙诞生那一刹那的情景,更玄。科学家说,大爆发后10-43秒时,宇宙的大小是10-32厘米,温度是1033度。

10-43秒写出来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秒。从这种似零非零的时间开始,岂不是从无到有?

科学家们说,他们对那10-43秒以后的事,知道得一清二楚,但对那10-43秒以前的境况一无所知。而且,不但现在不能解释,将来科学家也不可能解释那10-43秒以前发生的事。他们颇有幽默感地说:如果我们能解释,我们岂不就成了上帝了?

温伯格说,宇宙间光子数量和核粒子数量的比例是10亿比1。大爆发后,宇宙温度极高,不到一秒钟,温度逐渐降低,辐射热能就转变为大量的粒子,成了宇宙学家所谓的“粒子动物园”(particle zoo)。

那时,正粒子和负粒子(particle and antiparticle,matter and antimatter),一对一地形成。因为各自带有正负电荷,于是又两两对消(annihilation)。在对消后,转为高能的光子(photon),光子的辐射热又转变为正负粒子……如此直到光子不再有足够能力转变为粒子为止。

如果正粒子和负粒子恰好是一对一,有对消而无再生,宇宙间所存在的,就只有那没有质量的光子了,永远不会有物质了!奇妙的是,起初之时,正粒子和负粒子的比例,不是恰好一比一,而是1,000,000,001比1,000,000,000。也就是说,10亿成对的正、负粒子自相残杀,化为乌有;那多余的一个正粒子,积累起来,就成了今天的宇宙(Silk, pp.111-112; Barrow and Silk, p.91)!

好笑的是,达尔文主义者认为,达尔文主义不但适合于生物进化,也适合于宇宙进化,以及人类社会和文化的进化。最近,就有位达尔文生物学家Eors Szathmary,在美国的《科学周刊》写了一篇《四季合宜的达尔文》(Darwin for All Seasons, Science, July21, 2006, pp.306-307)说,只要有充分时间,一切进化都可能。可实际上,宇宙是怎样进化的,宇宙“进化”需要的时间,宇宙的命运,物质存在与否,正负粒子的关键比例,在大爆发后的10-35秒就已经定下,何谈进化!

量子物理学家裴格士(Heinz Pagels),近年来专门研究宇宙诞生时的虚无真空(vacuum)状况。他所得到的结论是:

宇宙被创造之前的虚无,是我们能够想像的最彻底的虚空──无空间、时间和物质的存在……但是,这不可思议的虚空,摇身一变成了满满的存在──成了自然规律的果实……(Pagels, p.365)

裴格士的上半句似乎是在解释圣经,讲虚空比经学家讲的还透彻。接下去,他想讲“虚空”的意义,却找不到科学的语言,于是他自己也和虚空一样,“摇身一变”,成了诗人,用拟人诗文来描写宇宙的诞生。你说他聪明不聪明?但是,第三句,他却把功劳归于他所敬拜的自然规律。

以色列物理学家兼神学家西罗德(Gerald Schroeder),对此不以为然。他说,既然大爆发是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开端,它必定也是自然规律的开端。宇宙存在之前,没有自然,谈何自然规律(Schroeder, pp.23-24)?如果科学家认为这种自然规律是永恒的,在没有宇宙和自然以前已经存在,那么,他们岂不是踏进了神学的门槛,看到了圣经上的造物主给我们的答案?

 

 

空虚混沌

 

今天,我们都知道大爆发后物质形成的过程,从潜在高温能量开始,夸克、微粒子出现,科学家称其为“原始羹”(Primordial soup),从非物质的光子到电子质子,然后有氢氦等物质形成。以下一段话,准确地描写了大爆发后最初一秒钟,初期物质出现的过程:

……从完全和绝对的虚无,(出现)一种极为稀薄的、全无形质的,但是具有潜在威力的,适合于承担形体的,并且能从潜在状态进入实质状态(的原始物质)……

这段话不是21世纪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说的,而是13世纪著名犹太经学家伦班,解释圣经《创世记》经文时说的(Ramban, p.23)。800年来,很少有人理解伦班解经的高见。他的“从潜在状态进入存在状态”的论点,后人更是敬而远之。

但是,当我们经历了20世纪的量子力学和大爆发论后,再回头看伦班从“绝对虚无、无形的巨大威力”、“从潜在状态进入存在状态”的论点,不禁大吃一惊、心生敬佩。

现今,科学家用来解释这种“从潜在状态进入存在状态”的数学公式,已多如牛毛了。

现代科学家说,大爆发最初一分钟出现的粒子,诸如光子、电子,都不算是物质,更谈不上体形。莫名其妙的,后来它们都有了形态。几个质子,几个电子,结合成为氢和氧;氢和氧分子结合成了千姿万态的水。

第五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Augustine)说,圣经称呼天地为“宇宙的无体形的物质(formless matter),从上帝的不可言喻的命令(ineffable command)转变为有体形的、美好的自然……这混沌和糊涂的天地,正适合于从造物主上帝接受体形”(Louth, pp.1-2)。

无神论者说,我们不可用圣经来解释科学。但是,今天是科学家在用科学来解释圣经,神学家在场外默默观看,懒得开口。

神学家说,上帝用两种方法来向人启示,一是包括圣经在内的超自然的、不可见亦不可摸的启示,二是大自然的完美所传达的、可见亦可摸的启示。

圣经《罗马书》的作者保罗形容,这两种启示,一种在人的眼里,一种在人的心里。他说,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在他们里面原是明显的,因为上帝已经向他们显明了。其实自从创世以来,上帝那看不见的事,就如他永恒的大能和神性,都是看得见的,就是从他所造的万物中可以领悟,叫人没有办法推诿(《罗马书》1:19-20,圣经新译本,下同)。

人从看得见的事,可以领悟看不见的事;可以从大自然,领悟到上帝的存在。这里的“领悟”,圣经原文叠用了两个同义字(noeh’o 领悟,和kathorah’o领悟):用第一个来形容第二个,强调这种从眼“看”,到心“悟”的转变。中文的“领悟”(眼领心悟)一词,已经可以表达这个意思。英文的clearly perceived(ESV, RSV),也表达了这种“眼明心亮”的过程。

既然科学家和神学家都赞同,宇宙诞生是从“潜在状态进入存在状态”,那么回头来看圣经,圣经说,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空虚混沌”,圣经原文是tohu和bohu,英文是without form and void(KJV, ESV)。Tohu一字在圣经出现次数较多,分别有空无、沙漠、旷野、风和虚无的意思。Bohu一字只出现过三次,每次都是和tohu连用(Hamilton, 108-109; von Rad, p.50)。

因为和tohu类似,bohu也有虚空的意思,所以有些神学家认为,tohu和bohu是种诗人的押韵用法。但是,深谙希伯来文的犹太神学家指出,bohu这字由bo(“其中有”)和hu(“物质”)合成,是“其中有物质”的意思(Ranbam, p.24; Schroeder, p.57)。

上帝从“无”到“有”创造天地,这“有”包含最初的物质。近代科学家想必能接受这种符合大爆发过程的解释。

千百年来,准确地解释tohu和bohu,是神学家的一大难题。tohu和bohu二字,原文都是名词,但多数译文听来像是形容词。旧约希腊文译本为“不忍一睹”(aoratos)和“未完成”(akataskeuastos),与明代《大明会典》的“洪荒混濛”同义。

神学家们认为,持大爆发论的科学家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从语意或是从圣经整体来解译,空虚混沌代表起初的无秩序状况(Skinner, pp16-17)。接下来,圣经非常稳当地、步骤分明地叙述上帝怎样创造万物,从无秩序到秩序井然:上帝造光,上帝看光是好的……每一日上帝创造完毕,上帝都看是好的。最后,六日之后,神看他所造的一切都很好(《创世记》1:1-31)。

显然,上帝所创造的,是无瑕疵的。但是,神学家朗曼说,后来被造物恶贯满盈,早已忘记谁是造物主。上帝不再认为这被造物是好的了。上帝观看大地,看见世界已经败坏了,全人类在地上所行的都是败坏的(《创世记》6:12)。

这么说,被造物又从有秩序到了无秩序。上帝要将被造物第二次从无秩序带回有秩序,便成了整本圣经的主题。

 

 

命立就立

 

前面我们看到,大爆发后的10-43秒,光子已充满宇宙。正负粒子从光子的辐射热而来,互相对消、去了又来。物质的存在尚无把握。但是,物质存在与否,不影响光子的丰富。这么快,好像有个声音在大爆发之际喊道:“要有光子!”宇宙就有了光子。

科学家到20世纪,才懂得光存在的历史。宇宙间光子和粒子的比例是10亿比1,光的重要,不言而喻。圣经的第三句话是,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原来,科学家是在应验古老圣经的言语。

 

 

六日创世

 

《创世记》第1章第4、5节说,上帝看光是好的,他就把光和暗分开了。上帝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第一日。接下来,就是叙述上帝怎样在六日内造万物。

三千年来,经学家不断从字意、文意或文风等角度,来探讨这“六日”的含义。圣经《诗篇》90篇有这样的语句:“你使人归回尘土,说:‘世人哪!你们要归回尘土。’在你看来,千年好像刚过去了的昨天,又像夜里的一更。”

神学家如果采用“以经解经”的方法,那么,一天可以代表一千年。如果夜里的一更可以代表一千年,那么一天可以代表好几千年。这么说,上帝创世的一天,可能包含一个时期,或一个时代(epoch)。

比较有学问的神学家指出,“第一日”的原文yom ehad,是“日”和“一”两个字排在一起,是“一日”(one day, day one),或“一之日”(ONE’s Day)。犹太人天天背诵的经句,《申命记》第6章第4节,“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的上帝是独一的耶和华”,也可翻译为,“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的上帝,耶和华是一。(Hear, O Israel: The LORD our God, the LORD is one. ESV, NIV)。

在圣经原文,“一”就是“一切”;“一”就是上帝。所以,yom ehad可以说是“一的日子”,也就是“上帝的日子”:上帝创世的头一天,除上帝以外,别无所有!

神学家出言奥秘,科学家也不甘拜下风。自从科学家发现,他们可以用“宇宙时钟”(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基础),来衡量宇宙时间,他们也十分兴奋。科学家用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the half-life),来测算宇宙、星球的年龄。

例如,铀(U238),因放射性的衰退(radioactive decay),终于变为稳定的铅的同位素Pb208。因为我们知道,U238从一磅衰退到半磅的时间是45.1亿年,我们可以从今天宇宙存在的U238和Pb208的比例,推测出创世时铀合成的年代,是100至150亿年前。

同样,这半衰期数学公式,也可用来测算宇宙钟的时间和今日地球的关系。科学家发现,最早的粒子夸克形成时的宇宙时间,和今日地球时间的比例,相等于大爆发时的宇宙背景温度(10.9万亿绝对温度)和今天的宇宙背景温度(2.73绝对温度)的比例。

这比例常数,除上0.693(2的自然对数),再除上一年的365天,就是起初大爆发的时间,也就是10,900,000,000,000/2.73/0.693/365=15.8亿年。这便是宇宙(钟)开端。

用半衰率推算,如果“第一日”(第一阶段)从大约16亿年开始,那么,这半衰的“第一日”长达八亿年。继续推算,这二、三、四、五、六“日”,分别为4亿、2亿、1亿、半亿和四分之一亿年。借用现代科学家的宇宙年谱(见附注的宇宙大事年表),我们看到,在这六个阶段内,宇宙间万物出现的过程,和《创世记》六日上帝创造的过程大致符合。

有细心的读者问,上帝第一日造了光,但是到第四日才造太阳。没有太阳,光从何来?现代科学资料告诉我们,光子和光,是从大爆发的第一秒开始就存在,而身为星球的太阳,到“第二日”才开始形成,到“第四日”(地球的)太空清晰透明后才被看到。

科学家说,圣经所记载创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学资料所报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数学概率(可能性)是亿万分之一。可见,不会是巧合。当然,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用圣经来应验科学,或是用科学来证明圣经,只是我们惊讶,说不定自然和超自然之间,并没有不可跨越的沟壑。

虽然大部分人不懂希伯来文,旧约圣经也没法研究得很深刻,但见多识广的旧约专家朗曼(Tremper Longman, III)提醒,我们读圣经最重要的,不是要知道上帝怎样创造万物,而是要知道,上帝确实从无到有,创造了被造的(万物)(Dillardand Longman, pp.51-52)。

朗曼的意思是,研读圣经时不宜喧宾夺主。上帝用多少时间,或用哪些方法创造万物,并非我们思考的重点。窃以为这是非常重要的提醒。

 

 

 

宇宙大事年表  (节录自  J. Silk: The Big Bang, p.68-69)

宇宙时间              事件                              距今日时间          宇宙钟阶段 (笔者添补)

0                               大爆发                                     150 亿年              第一日开始

10 -43 秒                     粒子诞生                                 150 亿年

10 -10 秒                     夸克诞生                                 150 亿年

1秒                          电子正子对消                         150 亿年

1分                          氦和重氢合成                         150 亿年

1 万年                      宇宙充满物质                         150 亿年

30 万年                    宇宙成透明状                         149.997 亿年

10-20 亿年               星河开始形成                         130-140 亿年

31 亿年                    恒星形成                                 119 亿年

104 亿年                  太阳系行星开始形成              46 亿年                 第二日中期

111 亿年                  地球岩石开始形成                  39 亿年

120 亿年                  微生物出现                             30亿年                 第三日初期

130 亿年                  富有氧气的太空出现              20亿年                第四日初期

140 亿年                 肉眼可见生物出现                   10亿年

144 亿年                 最早化石年代                            6亿年                第五日中期

146 亿年                 鱼类出现                                    4亿年                第六日初期

148 亿年                 爬虫出现                                    2亿年

148.5 亿年              恐龙出现                                    1.5亿年

149.5 亿年              哺乳动物出现                              5千万年

150 亿年                 类人动物出现                             2百万年

 

 

作者来自上海,数学博士,美国联邦政府资深数学统计学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