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发怒了

 

童年时我希望快些长大,离开父亲,也有个念头要杀死他。后来出来做事了,我想过不理他,让他有个孤伶伶的晚年作为报复。

 

 

 

文/玛 姬

 

 

 

“人间的父亲,对打碎了东西的孩子都不会发怒,更何况我们天上的父?”主持这个“童年影响成年”的心理学讲座的麦小姐说。

我捉着丽萍的手,心想,那是个廿一世纪的父亲,是个不会责骂不小心打碎了东西的孩子,会跟孩子说对不起,会问孩子上哪间馆子吃饭的父亲而已。

当我带丽萍来听这个讲座时,就已估到有这类使我们心碎的比喻。但我也知道,必须要面对,我们才有可能脱离困局。

丽萍的父亲脾气暴躁,对她也很刻薄,所以她的童年不堪提。但信主后,发现圣经总以父亲比喻在天上的父,牧师讲道也是如此,专题讲座也是如此。丽萍每次想到天父是父亲,就难以自制。

我很明白她的感受,我年幼时若打碎一只碗,会换来什么,我不想详述。我老父仍在世,若他知道他的女儿白纸黑字公开他的错,他会很伤痛的,所以我不说了。我知道有些东西是人年轻时不慎做错的,父亲当时年轻,而且他或许也不知道是做错。

我的父亲是严肃寡言的上一代。他在家有无上权威,奉行食不言寝不语,说话走路要轻声,做事要谨慎。我在家见他如老鼠见猫,偶一触犯他的“天条”,有好受了。所以长大了之后,我和他保持一段很远的距离。他对我的责骂和体罚影响很深,甚至结婚后每次回娘家,我都不敢入厨,怕打碎东西。那种胆战心惊,别人很难体会得到。

丽萍初信主时,很开心很兴奋,就是触及与父亲的关系时,就会歇斯底里。我能对她说什么?我告诉她:“让我们一齐祈祷吧,祈祷能改变万事,改变人心。”

我对丽萍说:“童年时我希望快些长大,离开父亲,也有个念头要杀死他。后来出来做事了,我想过不理他,让他有个孤伶伶的晚年作为报复。”

丽萍瞪大眼睛望着我,两串泪珠挂在脸上,问我:“你也会做这些、想这些吗?”

为什么不会?信了主后我仍苦苦挣扎了一段时间,但我时常为这件事祈祷,我向神说:“神啊!你无理由任我在这沼泽浮沉而不救我。”我求神帮助我看见自己的罪。

神给了我能力去爱和宽恕,我已经原谅了父亲。现在,我很爱他,我们常常促膝谈心。他也真如圣经所说的,我问他要鱼,他不会给我石头,他常常留下最好的给我。今天的他,已无年轻时的气焰,只有老人家的慈祥和善。

人常常对自己的过去无能为力,对难以补偿的错无奈。当回头看过去的岁月时,我也看到自己,曾因年轻、少不更事,犯很多错,伤害了不少人。

我和丽萍低下头祷告,我们一齐对付我们那“不肯饶恕”的罪。

然后我对她说,天父虽然仁慈,但也会发怒的。他发起怒来,也不好玩的,不要轻看他呢!

她嫣然一笑,像四月的阳光──林徽音都是这样说的:“人间四月天,四月的阳光最温暖。”

 

 

作者来自香港,现住芝加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