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苍
“叮-当- ”门铃又响了。每天下午四点左右,她一定准时“报到” 这是女儿的知交瑞裘 算准了,女儿前脚进门,她后脚就跟进了:“嗨!Mrs. Wang,How are you……”
我不知女儿从什么时候开始和瑞裘成为至友的。我自认是个开明的母亲,对孩子们的交友一向采取民主政策,凡是她们的朋友,我一律伸开双臂欢迎。特别是她们到了青少年时期,我更全力积极配合,唯恐老妈与孩子们之间有“代沟”出现。因此,家中常有青少年进出,孩子们的朋友也毫无拘束。我自感庆幸,觉得这一路走来倒也平稳顺利。
然而自从这个金发碧眼的女孩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母女间就常发生龃龉。其实这女孩本身倒也规矩礼貌,穿戴也整齐,进门总是打招呼,人也和气。然而我总觉女儿与她交往不是明智之举。原因无它,只因她是“high school drop-out student”半途从高中退学。白天上班,一下班就来找女儿,两个人兴趣相投,叽喳不停,或听音乐,或看电视,或研究时装杂志。年轻人嘛!想当年我自己不也有这些嗜好吗?但我逐渐发现,女儿对学校的兴趣愈来愈差,她什么都爱(包括做家事,理院子),就是不爱念书。她的言谈中,也愈来愈多诸如:“为什么要上学呢?反正迟早都要工作赚钱,现在就能上班多好,何必浪费时间念书?”或是:“瑞裘的日子真舒服,从不需要烦心考试”。这些“读书无用论”的话听在我耳中,想想她已是高二学生,再一年就要面临毕业,怎么可以不念书呢!我为这事真是心焦如焚。
我开始试图要女儿和瑞裘保持距离,甚至明示不欢迎她每天“报到”,同时鼓励女儿和其他同学多来往。结果这就形成了我们母女的心结,女儿认为我不尊重她,不信任她,更为她的朋友抱屈,极力辩护,指责我有成见,为什么只有“读书”才是唯一正路?我苦口婆心地分析解释,效果也不佳。
其实,我知瑞裘是个好女孩,我也很喜欢她。我还知道她来自一个破碎的家庭。但基于保护自己女儿的私心,总不希望女儿受她的误导。
感谢主,我有一位天父,就在我一筹莫展、走投无路之时,我回到了他面前,把这事完完全全地交给他,求他带领女儿前面的道路。我反省道:“或许是我固执己见,不能接纳孩子的想法。女儿若真视学校为畏途,我又何必强迫她非念书不可?她若真要退学,何妨让她试试看?”我卸下重担泰然处之,和瑞裘的相处就渐趋融洽,母女关系也明显改善。瑞裘常留下和我们一起用晚餐。而且,神真是神,当我愿意放弃己见,全凭主旨,他就兴起奇妙的事。
有一天,“叮 当 ”瑞裘又准时“报到”来了。我发现一向活蹦乱跳的她走路一拐一跛的,脸色也好苍白。再细问,原来她工作时,一不小心从楼上摔下,跌落几个阶梯。虽无骨折,但筋扭多处。我找出一个热敷袋给她,教她如何使用,又告诉她如何按摩……突然,她抱住我大哭起来:“Why are you so good to me?Why do you care about me?No one has ever shown me such love before”(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为什么这么在意我?从来没有人对我表现出这么爱我)……她对我的称呼也改了:“Ma Ma Wang!”接着她满脸泪水的问我:“可否让Gloria 和我出去兜兜?”
一小时后,女儿回来了。一进门,女儿就滔滔不绝地说:“瑞裘一路上就一直哭,一直哭,边哭边说:你好幸福,你真幸运有这么温暖的家,这是我最渴望的。从小我父母就丢弃我,妈妈酗酒无法自拔,爸爸离家出走又再婚,从来没有人关心我、爱我。而今天,你母亲居然会关心我疼痛!我一生没有过这种经历,你一定要听母亲的话,好好念书,不要让她伤心……”说着说着,女儿也哭起来,我早已成了泪人了。
我流泪,一方面是感谢神使我的女儿失而复得;另一方面,更是我痛悔自责的眼泪。藉着这个十几岁女孩的自白,当头一棒打醒了我,让我看到自己的自私、骄傲、肤浅……瑞裘虽然年纪小,但远比我这个年长的要成熟得多。她这么小就得独立谋生,她仅有的快乐 和我女儿交往,差点就被我残忍地剥夺,我何等羞愧!这给我很大的教训。
走笔至此不禁想到,放眼望去,这一代青少年,他们四周处处是试探、诱惑、陷阱 毒品、暴力、情欲……我们这群蒙恩的基督徒却充耳不闻,躲在自己的安乐壳中,只知尽心竭力地保护、栽培自家的孩子:要他们拿全“A”,学技能(钢琴、美术、球类……),将来进名校,谋好职,赚高薪,甚至当孩子们要多参与教会活动时,家长也唯恐会耽搁学业而阻止;若逢主日有孩子们的球赛或钢琴晋级赛,当然舍主日而就其它;更遑论孩子们的交友标准 肯定是非“益”不交,对来自破碎家庭或沾染上了不良嗜好的孩子,更是避之唯恐不及。我们的爱心又在哪里呢?
就着女儿交友之事,主耶稣让我学到了教训,在此有些心得与《海外校园》的读者分享。我们当如何与青少年子女相处?
一、了解他们:切忌开口闭口就“我们当年如何如何,想当年我们日子多苦,多艰难,现今来到美国,又要吃苦受罪,全是为了你们……”要知道,今天的青少年所处环境,不会比我们当年“幸福”,他们承受的压力绝对远远超过我们当年。不论他们英文多好,功课多行,物质多么优厚,但黑发黄肤与蓝眼高鼻毕竟各有认同感。我们一定要了解青少年的心态,尤其是我们国内来的中年移民,常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免不了向孩子们发牢骚,其实孩子们也有权反过来抱怨:“又不是我要来美国,我才不喜欢这里,是爸妈自己非要来不可……”
二、信任他们:记得读过一本Ruth Graham(葛理翰夫人)的书,里面特别提及对青少年的教导:“十二岁以前是‘说’的时候,十二岁以后就是‘听’的时候。”孩子幼小时要谆谆善诱,带领他们从小认识神,他们该知道的、该学习的也都根深蒂固。若到他们进入青少年期,他们渴望被尊重,也学习独立,我们做父母的也要学习“放手”,对孩子们多鼓励、欣赏、赞美,来代替责备、教训与批评。千万不要低估你的孩子,你愈信任、尊重、接纳他们,他们也愈敞开沟通,越能自尊自爱。另外诸如毒品、性交、饮酒……等等,只怕他们懂得比我们以为的要多的多。求神给父母智慧,许多时候立场要坚定,但点到即可,千万不要唠叨不休。
三、订下家规:父母最好及早将一些规矩或原则对青少年子女说清楚:诸如零用钱的支配、购买衣物的准则、电话的使用、周末外出的归家时间……等等,当然各家有不同标准。在我家,当孩子们进入高中,有了驾照,似乎更难掌握时,我们给孩子们规定,每增一年级,夜归时间就延长一小时,比如:九年级:9:00 PM,十年级:10:00 PM,以此类推,希望他们自觉遵守,孩子们也觉得被尊重和信任。一路施行下来,颇见成效。
四、父母的灵修生活:包括祷告、读经与聚会,三者缺一不可。我们自己要与主保持亲密关系。最最要紧的,是为孩子们祷告,不要强迫孩子们照我们心意,要“恒切祷告,不可灰心”(路18:1)。藉着读经,神会引导我们如何带领孩子:“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箴9:10)。一旦我们肯顺服之时,也正是我们蒙福的开始。
根据笔者的经验,回顾孩子们的青少年阶段,父母最头痛最烦心之时,也正是最蒙福最享受之际,更有意想不到的甘甜与温馨。看到孩子们在这个阶段长大、成熟、懂事,看到他们每一时候都在改变,亲眼体会到生命成长的喜乐。更因为经过不寻常的经历,父母子女感情会更融洽。
如今瑞裘也与我们同去教会,她读经的态度好认真,她和我女儿在一起时,居然也常以圣经为话题。我女儿笑称:即使瑞裘有朝一日做了传道人,也不足为奇呢!
作者现在美国北卡州工作,她女儿将于今年秋季进北卡州州立大学学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