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HT
这期“健身房”节目,毛叔与对谈嘉宾邱慕天聊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叫“被讨厌的勇气”,是来自对一本书的讨论,书名叫《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教导》。
1
听到“被讨厌的勇气”一词,我瞬间想起《奇迹男孩》(Wonder)中的那个先天面部畸形的小男孩奥吉。他10岁时,妈妈结束了他的在家教育,他开始去学校读五年级,班上有不少孩子都不喜欢长相奇怪的奥吉;而奥吉竟然没当逃兵,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他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变得越来越自信,最后因着他的勇敢和善良交到了更多的朋友,还获得了学校的年度荣誉。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有一句名言:“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小奥吉是在全家人的疼爱、信任和鼓励中长大的,他有着非常幸福的童年。
邱慕天说,他从小就不喜欢别人说他聪明,因为他不想被套上一个“被期待”的枷锁。后来他去读了神学,几年后发现,曾经旗鼓相当的伙伴们有的已经声名鹊起,而他自己依旧籍籍无名。面对这样的落差,他也会问自己选择读神学的影响力和前途究竟在哪里?这是浮在表面的那个简明问题,我相信实际生活中有更多复杂微妙的难处,他没讲。从小到大,当我们陷入某些处境时,我们就是会焦虑,会担心未来。
回顾我们不能重活一遍的童年,其实也不用遗憾,至少可以提醒已经或即将为人父母的我们:尽力别用批评和期待狠狠地“爱”孩子,给他们一个轻松愉快的童年。从某种意义讲,孩子成长中的几个叛逆期,似乎就是生命对“恶劣”生存环境的本能反抗,也应该是培养独立人格的好时机。正在被顽劣晚辈操磨着的父母们,或许也应该仔细省察我们的爱是否不自觉地就带上了各种条件,以至于孩子被这样的爱绑架,长成了别的样子,或者怎么都长不大。
阿德勒帮我们给出了成熟人的标准:精神独立,不受环境影响,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和期待,外界不能动摇你对自身价值的判定,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亲密关系等。这是个很好的看见,但如何才能做到呢?
2
乍一听“被讨厌的勇气”,还真是恼人,怎么就被讨厌了呢?还得有勇气去承受。但其实,我们生来就是会被批评、被期待,这是个无法改变的现实。要么摆烂躺平,要么努力讨好。还能如何?
努力讨好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因着畏惧或某些欲求,我们会讨好他人,讨好环境。岁月会把一个人打磨得越来越圆滑,这究竟是智慧还是诡诈?好像很难说得清。
人会在讨好世界中变得自大或自卑,也能从讨神喜悦中学会仰望和谦逊。一个普通打工人,要经历怎样的艰难坎坷,才能明白到底为什么讨好,讨到了什么,有完没完?如果有幸能被那个大智慧砸中,或许就能发现,那终极要讨好的,其实就只有他一个。因为被上帝接纳才是安全感的终极实现。讨好神就是在他的帮助和带领下做对的事,这时你若被别人讨厌了,却还有勇气继续,那就是道德的勇气,甚至是有了成为殉道者的勇气了。
回溯人类历史,耶稣是这世上最被“当局”讨厌的人,尽管他毫无过犯瑕疵,他因为绝对地讨好天父而完成了对全人类的救赎计划。神给了我们一个极致的榜样,也在我们一生的年日里,给了很多正确实践“被讨厌”的机会。同时,他也因着与我们的同在,给我们力量去实践。
3
我第一次对“被讨厌”感到深深无奈,是在近两年间。不能解释,无法结束,也无以逃遁,只能默默面对,看见的却都是各式各样的自己。
时不时要面对自己的一些软弱,还要不得不在他面前反复操磨,甚至很久。最终我发现,恐惧也好,忧伤也罢,其实都只是在一次又一次地遇见他。在那些尽头,我总能遇见他。我常常会因着一个个小小的印证,瞬间欢欣流泪。我就像个无知无能不懂明天的小屁孩儿,眼巴巴地望着父亲。
直到有一天,我忽然明白了,其实曾经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因此我不得不去追寻他、投奔他,那近乎是求生的本能。而这是他最喜欢我做的。
这样的经历或许就是他给断了奶的孩子预备的干粮,稍微难啃一些。在这其中,好像我还故意任性了一下,添了一把炭火在自己或谁的头上。我知道那虽然不好,但我还是做了。我没那么能扛,偶尔也会是个气急败坏的孩子。但从我的真性情、真悔改里,我看见了他的怜悯。这全过程,我最大的感触莫过于他有怜悯为我存留,不是我配得,只是他愿意怜悯我。由此我便得了勇气,面对乱糟糟,且越来越自如,越来越不去害怕被讨厌了。
教会在人的处境中虽然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不是所有的处境,教会都能提供及时的帮助,所以更切实有效的办法是我们个人与上帝建立有沟通有交流的亲密关系,这说起来非常抽象,所以格外需要勇气去信,去试着品尝主恩的滋味。
有时或许不能迅速改变“被讨厌”的处境,也正因如此,才能把那些他很想让我们学会的功课带给我们。或许有一天,他也会借着我们去帮助一个他心意里的孩子,就像曾经被帮助过的我们。
4
能相信上帝就是一种勇气。活出上帝所给的呼召,比如放弃花花世界去认真读神学,去做个相对贫穷会遭人冷脸的宣教士,这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毛叔说:“如果你没有道德的勇气,没有为义说公道话的勇气,没有跨出舒适区的勇气,其实也就没有信仰了。我们需要有勇气做一些选择。”
在这个似是而非又私欲横行的世代,在拥有了自由之后,我们依然愿意建设我们共存的这个世界,依然能自由地选择做仆人,有勇气反对自由主义的泛滥。我们还是愿意选择过节制极简的生活,不去滥用或用尽权利和资源。从我自己做起,努力让社会群体中的脚步更一致,能彼此搀拉,善良相待。这就是后自由神学的精神,谨慎自己的言行,为神在其中留有空间。
我们每个人都像一粒微尘,却能在这个世间激起回响,让我们尽情去依赖天父,在日日与他亲近中,学着去独立反应他的形象。虽然我们每时每刻都活在各样的意见和观点中,但因为有他,我们可以妥善应对,那些对我们有帮助的,就虚心去听;那些负面的有伤害的,就在他的里面善良消化。当我们与神的关系越来越好,便在精神上越来越富足高贵,不仅能有笃定安稳的内心世界,也可以体恤他人的软弱,互相成全。
如是,未来总可期待。
金句:
·人成熟长大的标准就是精神的独立,外界无法动摇你对自己价值的肯定。
·让我们从永恒来定义当下,基督徒的勇气应该在永恒里。
·想要不随从别人对你的期待,而是活出上帝给你的呼召,需要很大的勇气。
·当一个人精神很强大的时候,你跟对手就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伙伴,你要建立他。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