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燃
1
夏令营的一天,我们老师和学生们正在排队打饭。一个9岁的小男孩排在我前面,我看他放进碗里的都是素菜,便将一个鸡腿夹到他碗里,笑着说:“这里有鸡腿呢!”
小男孩看到鸡腿,两眼亮了一下,叫了声:“鸡腿!”然后转过头来,看了我一眼,大声说道:“要你管!自作多情!”
而这个调皮的小男孩也渐渐成为整个营会里最吸引眼球的学生。
大家在专心听课的时候,他就在座椅间钻来钻去;大家在唱歌的时候,他溜到旁边去乱敲鼓;让他坐的时候,他要躺着;让他站的时候,他上蹿下跳……
有天他分享道:“我感觉很绝望。”后来我才知道他的故事。
他的妈妈很早去世了,他的爸爸在监狱服刑,从小就没有父母管他。他几经辗转,后来住进亲戚家,经过了种种,在这个暑假来到我们的夏令营。在这个跨文化的教师团队里,大家都知道他的处境很不容易,我们为他祷告,也都在尝试与他相处。
有次上课,大家都在安静听讲,他忽然跑到来自新西兰的老师琳达面前,对着琳达老师的脸大声叫了一声,吓得老师手上的书本掉落在地上。在短暂的安静后,“哗”地一声,众人哄堂大笑。
事后,我们老师讨论这件事该如何处理。琳达老师首先表示了对此事的愤怒,“这在国外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不仅在课堂上对老师大吼大叫,还打扰了其他同学听课。他必须向我道歉。”
来自内地的王姊妹,严肃地说:“这个行为必须批评!我们不能因为他身世不容易就对他太纵容了,他必须当着全班的面向老师道歉!”
来自北美的华人黄姊妹说:“我觉得还是以鼓励教育为主,这孩子明显是平时缺少爱和关心,于是总是做些出格的事来博取关注。我们还是多鼓励他吧。”
另一位内地的李姊妹向大家解释她的观察,她说:“这孩子是有些容易走极端,他不知道一个度,不知道怎样回应对他的好,也不知道怎样回应一些困难的环境。上次有个孩子弄坏了玩具,他正好在场,结果有个老师以为是他弄坏的,就批评教育了一番,他闷闷不乐,在那趴了一个下午。我个人认为那次他已经被严厉教育了一番,所以我们这次应该稍微说一下就好了。”
我虽然没出声,但脑海里第一时间跳出了一个方法,这个方法一度在坊间的教育书籍,包括一些主内培训里流行,我在张晓风老师写的一篇名为《圈圈叉圈法》的散文里也看到过。
什么是“圈圈叉圈法”呢?张晓风老师在文中提到:“圈”代表肯定、好听的话;“叉”代表责备的话。比如你的孩子在晚上10点了,把一只排球往墙上扔得砰砰响,这时父母不能直接制止他,而是应该先说:“哇,不得了,我还不知道你的球艺如此高超呢!”然后你更进一步赞美他,“现在十点了,你已经累了一整天了,此刻还能打得那么好,也真是难得了!”“不过,”你可以很小心地加一句:“现在晚了,你不能打球,不要吵到邻居,这样会比较好些”,最后你还要安抚他一下,说:“早点睡吧!你是个聪明的好孩子,妈妈时刻以你的表现为荣。”
先肯定,再肯定,然后说那句重点,最后再加上一句甜点,这就叫“圈圈叉圈法”。
2
当我私以为用“圈圈叉圈法”是解决小男孩此次课堂吼叫事件最好的方法时,我猛然记起了同样身为基督徒的张晓风老师,她在文中对这种教育方法的反对。她在文中写道:“如果小小孩子,心灵尚在纯洁阶段,是非还昏昧之际,父母也必须用讨好小人的方法来讨好他,这岂不是明明白白摆着要陷他于不义吗?”
我不禁陷入反思。我曾经听过一位四十多岁的弟兄的分享。他分享到小学时老师当众责骂他的事,眼圈都红了。80年代前和部分80后,基本都是在家长制的教育环境中长大。在家里父母是权威,在学校老师是权威,在权威下,孩子只能服从。而“不打不成器”“棍棒之下出孝子”等教育理念也为家长制保驾护航,使得很多人思想和行为被束缚,甚至失去独立人格。而这批人长大之后,开始反抗这种教育方法,于是现在流行的育儿书籍,多以鼓励教育,开发孩子个体兴趣爱好为主。但我也曾听过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国外弟兄分享说,他很羡慕中国孩子有管教他们的父母。我对此惊讶不已,他解释说,以前上高中时家里规定他晚上6点前要回家,有几次他跟同学玩到很晚才回,父母反而说了一大堆“表扬、鼓励”他的话,对于晚回家的问题只是轻轻提了一下。于是他之后就一直很晚回家,有时只是不好拒绝同学的邀请,那时他真的希望他父母能骂他一顿,帮他管住自己。我也发现,现在的90后、00后,个性越来越鲜明,这本是好事,但对于一些批评和意见,他们完全听不进或者无法接受。
所以,当我们在认识到一种方法的错误之后,会不会又给予另一种方法太多肯定,以致于矫枉过正了呢?就像“圈圈叉圈法”,对于尚不能辨别是非的孩子,可能更多的是反作用。
3
那到底哪种方法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呢?
在圣经里,上帝塑造约书亚,是把他放在领袖摩西身边学习;而上帝对待大卫,并没有在他身边安排一个愿意帮助他成长的“摩西”,却安排了嫉妒他、要杀他的领袖扫罗王。耶稣医治同样是瞎眼的人,有时是说一句话就医治好,有时吐唾沫和泥抹在那人眼睛上……
可见,上帝对待他的每一个儿女,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式或模板,而是按照每个人的性格来认识我们、塑造我们。细细想来,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道路和信主经历都是不同的。A的信主过程放在B身上,未必能成功。所以,教育孩子,也没有一个公式。更不会有一个公式,适用于所有孩子。更进一步说,对于教育和灵性教育,“公式化”也许本身就是危险的。
我们不能盲目地效法坊间流行教育书籍,甚至是基督教流行的教育书籍,因为这些都未必顾及到文化差异及个体差异性;我们也不能按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经验来做全盘判断,因为每一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不同的,甚至可能是相反的,比如上一代面对的“缺乏自我”,及新一代面对的“自我中心”;我们也不能去追求某种方法及沉醉于该方法带来的短期效果,而代替了去寻求上帝的心意。
所以首先,我们要把孩子领到上帝的面前,让他们能在上帝的管教之下(参《希伯来书》12:10);其次,对于教育,我们要祷告,要看上帝的旨意如何,要求上帝帮助我们看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根据发生的事情,根据这事情发生前后孩子的做法、状态,根据主客观原因和环境影响,求上帝赐智慧:是严厉管教还是鼓励接纳,有多少严厉又应有多少鼓励。有可能对同一类事情每次的教育方法都是不同的,而不是用一套方法不分事情轻重,不分成长阶段地将孩子从小养到大。
所以,没有一种人造的方法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最好方法,那就是每次都与上帝同工。
4
经过老师们讨论,最后的决定是:让那个男孩来办公室,由几个老师向他说明,在课堂上吼叫吓老师是不对的。之后他私下跟琳达老师道了歉。
营会的这一个月,这孩子一直在经历“严厉教育为主”与“鼓励教育为主”这两种不同的方法,我看着都替他捏了把汗。到营会最后几天,我惊喜地发现小男孩的改变,他已经不再捣蛋,而是当起老师的小助手,帮着分发水杯、书本,在戏剧表演时也演得非常活泼生动……
最后离开时,他哭着对老师们说:“我知道你们都是真心对我好。”
琳达老师在得知我担心这孩子回家后性格又会变成以前的样子,她安慰我说:“这孩子在这次营会上信了主。我们会一直和他家人保持联系,而我们实在照顾不到的角落,相信天上那位父亲会照看管教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