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啊,我怎能交给你一个孩子?/晨牧

 

 

 

文/晨牧

 

 

1

 

昨天下午,天气阴冷,差一点就要下雪的样子。散步时晃动在我脑海里的,全是近期北京红黄蓝的消息。我心中愤怒和压抑,还有一种深深的无力。

此类新闻,听一次,心碎一次,除了被激起愤怒之外,自己又做不了什么。

后来路过一所幼儿园,看见幼儿园大门前站着接孩子放学的爷爷奶奶们,他们站在寒风中,把头缩在衣领里,双臂紧抱胸前,露出苍老的眼睛和粗糙的双手。

这个场面让我不禁想到:孩子们的爸爸妈妈在哪里?也许要等老人们接孩子回家,做好饭,孩子的父母才回来吧,能和孩子一起吃晚餐算不错了,有时遇到父母加班,有应酬,恐怕只能在孩子临睡前照个面,更不要说那些时常出差的父母了。

曾经听见一个孩子跟爸爸说:“为什么你不陪我玩?”爸爸回答说:“因为在为老板工作,老板给我钱,你才能有玩具,才有好吃的,才能去旅游。”孩子忧愁地说:“可是我更喜欢爸爸陪我玩。”

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父母,他们在为孩子美好的未来打拼,却在孩子最需要他们的时候缺席了。

就像这些虐童案,大都是孩子被虐一段时间后才发现的,想到这些小孩子在期间经受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就让人心痛。

我猜想,第一天受侵害的孩子,在放学后,被接回家,没人跟ta聊天,没人问ta:“孩子,今天幼儿园怎么样?都跟谁玩了?玩得开心吗?”没人注意到小家伙的眼神跟平时不一样,和ta表情里的迟疑、犹豫和伤心;也没人注意到ta脖子后面有被掐过的红印子。

 

 

2

 

其实孩子是很喜欢倾诉的,那些不爱讲话的孩子大都遭遇过这样的呵斥:“是不是你又犯错了,老师才训你的?都是你捣蛋,不然老师怎么打你巴掌?”要不就嫌孩子烦,嫌孩子娇气,如此一来,孩子想,反正大人不听自己讲话,讲了也白讲,也不相信自己,他们便选择了默不作声。

当大家痛斥恶行,誓要将行恶者绳之以法的时候,分给孩子的关注仍然很微薄。就像在一篇文章看到的这个比喻,“当一所房子失火时,首先要做的不是去抓放火的人,而是救出房子里的人。”

这世界的“恶”,每天以令人发指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眼前,它搅乱我们平静的心,让人觉得恐惧不安。幼儿教师本该带给孩子温暖、阳光、柔和,可是现在听说谁是幼儿老师,总忍不住猜测,“ta会在背地里虐待那些娇嫩的孩子吗?”

信任在邪恶之下变得稀缺,要保护自己,就不要相信人,这变成我们不受伤害的保障。特别是虐童事件出现后,我们成年人除了对这个世界没法相信之外,也将不信任和恐惧传递给小孩子,然而惧怕和不信任,却不能为孩子撑起一片自由安全的天空。

我听闻有些父母泄气地想,“不送孩子去幼儿园了!”这也只能想想而已,有条件实施在家教育的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在痛定思痛、义愤填膺之后,或许更应该关注你身边的小宝贝,建立起父母与孩子的信任关系。

 

 

3

 

作为父母,不是怕孩子遇见什么事,而是孩子遇见什么事不给父母讲。

我有个信耶稣的姐妹,她和丈夫生了一对女儿,他们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就建立起一个习惯:每天晚餐时,每个人要分享至少两件事,一件快乐的,一件难过的。

这个习惯持续到孩子上中学。有天,姐妹的丈夫在晚餐桌前犹豫了一会,才鼓起勇气分享那件令自己难过的事。这件事已经窝在他心里好一段时间,他担心给孩子分享自己的软弱,会让孩子对自己失望,然而想到如果自己不能信任孩子,孩子也会对自己有所隐藏,所以他勇敢地给孩子们讲了自己的遭遇。没想到,两个女儿带着别样的敬佩看着他,并拥抱了他。

每次他们分享育儿经,总会提到和孩子的信任关系,他们说要孩子信任你,你就不要辜负他们的信任。让孩子知道无论他们告诉你什么,你都会好好地聆听,和他们一起快乐或者难过,不要质疑孩子的感受,或者太快纠正和批评。

这个姐妹说,她有次带着两个女儿去乡下探望母亲,小女儿才三岁多,她和姐姐在村里跑着玩,下午回家后,小姑娘一脸不高心,情绪暴躁,当妈妈的本来在忙着,可是她放下手里的事,跟女儿边玩边聊起来。

原来小女儿在外面玩的时候,有个过路的爷爷非要抱她、亲她,她很难受,狠狠地抓了老人的头发,跑走了。妈妈一听,就称赞说:“孩子,你做得对,妈妈很为你骄傲,你的身体是你的,谁也没有权利侵犯。”不但如此,她还让女儿描述老人的样子,她要找到这个老人,告诉他,不要随便碰我的孩子!

她说:“我不想活在恐惧不安里,也不想让我的孩子活在没有信任,带着惧怕生活,只要她们知道有爱,有支持她们的家人,世界的黑暗也不能把她们怎么样。”要是做父母的,心里面带着恐惧、仇恨、冷漠、怀疑面对世界,孩子则会更加不安。

他们夫妻常说自己不想做孩子心中的“英雄”,替她们扫除万难,因为根本做不到,他们只是不断地和孩子们一起,在世界的破碎和黑暗里,寻找光明,看见信任、爱和希望。

 

 

4

 

作家张晓风在她的一篇散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里,说那天早晨看着自己的儿子独自去上小学,她忧心地说:“我们让孩子读本区内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地去信任自己国家的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的——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当张晓风以母亲的恳切,对世界说:“世界啊,今天早晨,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

世界将还母亲一个怎样的青年?谁也说不准,还有可能,这个世界会吞灭你交给它的孩子。

读到此,可以感受到张晓风“努力地去信任”的心情了,那是一份孤注一掷的信任,这份信任如果只落到对教育当局,或者某个人身上,再多努力地信任也无法心安。我们的信心,需要扎根在信实的上帝那里,相信他说,“倚靠耶和华的人好像锡安山,永不动摇”(《诗篇)125:1)。

今晚,当我走在昏暗的路灯下,虐童案的新闻事件带给我的无力感和愤怒逐渐消散,在凌乱纷杂的事态之中,一想到“在我里面的,比这世界的更大。” (参《约翰一书》4:4)心里就变得明亮起来,边走,边哼起这首《眼光》:

 

不管天有多黑,星星还在夜里闪亮;

不管夜有多长,黎明还在那里盼望;

不管山有多高,信心的歌把它踏在脚下;

不管路有多远,心中有爱仍然可以走到云端。

谁能跨过艰难,谁能飞越沮丧,谁能看见前面有梦可想。

上帝的心看见希望,你的心里要有眼光。

 

多希望在这个夜里,那些受伤的小孩和家人,可以感受到安全、被爱、被接纳;在他们的身边有可信任的人,还有一份看见希望的眼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