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颜值和背景,还会有人爱你吗?——绘本《你很特别》系列读后感

你是我造的,我觉得你很特别。

 

 

 

文/羽鹏

 

 

 

最近给孩子读陆可铎的《你很特别》系列绘本,其内容如甘露滋润着我。作者在序言中谈到一个词——自我认知。

今天的社会,是少数人坐拥巨额财富,终日变换花样取乐;而大多数人为生活奔波,在底层痛苦挣扎;另有一部分中产者,不愁吃住,却在健康和养生上花费大量心力。

总有人因相互比较而沮丧、忧闷:为什么别人过得人模人样,我却灰头土脸?为什么他们是高富帅、白富美,我却只能算作勉强合格?凡此种种,说明一个事实:我们常活在与别人的比较中,用这个世界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但是,别人的标准与评价真的如此重要吗?

 

 

独一无二的被造

 

在绘本中,微美克村由一群木头人组成,创造他们的是一位叫伊莱的木匠。微美克人平日里喜欢相互贴贴纸,认为对方优秀便贴上金星纸,被看作什么都不会的,得到的是灰点点贴纸。

一个名叫胖哥的木头人,因为被贴上许多灰点点,整天垂头丧气。当他看到木头人露西亚身上没有任何贴纸时,他既好奇又羡慕,胖哥想像她一样,身上没有任何记号。露西亚告诉他,应该去创造他们的木匠伊莱那里寻找答案。

于是,胖哥来到木匠的住处,伊莱看着胖哥身上的灰点点对他说:“我不在乎别的微美克人给你怎样的评价,你也不应该在乎。给你金星或灰点的是谁?他们和你一样,都只是微美克人,他们怎么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怎么想。你是我造的,我觉得你很特别。”

伊莱的话开始在胖哥心里产生影响,当胖哥选择相信伊莱的话时,身上有一颗灰点点贴纸掉了下来。

这位胖哥,其实是许多人的写照。

我太太分享过她成长的挣扎。在没有清楚的自我认知之前,她活得很辛苦,常患得患失,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没有安全感。从童年开始,她就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高兴听赞美之辞,一被批评就哭鼻子。不知不觉中,一直受父母与老师表扬的女孩,被“完美主义”追赶着。一次上语文课,她作为语文老师的得意门生,被点名站起来背诵课文,因背得不够熟练,竟哭得晕过去。长大后,她常常在迷惘中寻找自我。

我是谁?——这个问题自我们记事时起,便开始挑战我们。第一个最直观的认识是:我是爸爸妈妈的孩子。的确,当父母亲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接纳时,将会营造一个安全和正面的环境帮助孩子认识自己。

然而,作为一位受造者,我们更应当从创造者那里认识我们自己——我是上帝独特的创造。他不是随随便便创造了你,而是源自精心的设计。仰望点缀着日月星辰的穹苍时,我们知道那是上帝特别为我们设计的,我们自己则犹如上帝眼中的瞳人;观看自己身体构造的精细时,我们感叹无论贫穷与富有,无论地位高与低,我们都同有一副上帝所造精美的身躯。

 

 

尊贵无比的身份

 

在微美克村,有一段时间开始流行盒子和球,拥有许多盒子和球的人被称为好微美克人。木头人胖哥不想被排斥在外,于是他熬夜工作,卖掉了书和床,为要多买一些盒子和球。甚至他连朋友也不要了,最后还把房子卖掉,为要多买一些盒子和球。

在相互的竞争和攀比中,他又阴错阳差地来到木匠伊莱家里。伊莱看了看他身上的盒子和球,胖哥告诉伊莱:“这些东西让我在微美克人中显得重要,可能拥有越多,越快乐吧。”伊莱说:“我创造微美克人并不是让你们相互争竞,为了追求这些没有多少价值的东西,你付出了许多代价,你的心里并不快乐,不是吗?而且还失去了朋友之间的信任。”

“我的小朋友,请你不要忘记哦,我创造了你,你很特别,不是因为你有什么,而是因为你的身份。你是我的孩子,我很爱你。”

当胖哥再次听进伊莱的话时,他不再忧愁了。

我的孩子在与同龄人相处中,如同这位胖哥一样,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刻意模仿别人的言行举止,同学之间常玩的玩具他会央求我给他买。有一次,在即将离开学堂向同学道别时,原本期望同学投之以不舍和惜别,不料得到的回应是哄堂大笑,听到诸如“太好了,你要走了,我们不送了”之类的话。孩子的心本来充满期待,一下子仿佛遭遇冰冻,难过得大哭起来。席间有善解人意的同学安慰了几句,那种被安慰的温暖又让他刻骨铭心。

对于人生犹如一张白纸的孩子,下意识地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身份,而不是让他们在同龄人的评价中衡量自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为人父母的我们,何尝不需要再次确认自己的身份呢?由于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又被社会这只大染缸浸染太久,我们还认得起初的自己吗?

圣经记述了上帝创造人类的一幕:“‘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参《创世记》1:26-27)

我的身份是什么?我是那位无差错的上帝杰出的作品。不能想象我们在创作出一件满意的作品后还会对它百般糟蹋与厌恶,我们定会欣赏与呵护它。上帝也是如此欣赏与爱护我们。他创造了我们,他爱我们,他的爱是无条件的。这个身份不会因为同为受造的人给了我新的评价而改变。

 

 

爱你本来的样子

 

在陆可铎讲述的第3个故事中,有一个小女孩,她什么才华都没有,有的只是善良和贴心。在小女孩的哥哥姐姐忙着要把最好的才华展现给国王时,小女孩因为没有才能而郁郁寡欢。后来,国王独自一人微服来到小镇。其他人都自顾不暇,只有小女孩招呼并接待国王。当小女孩得知她所陪伴的正是要来领养孩子的国王时,她惊讶中带着自卑。她胆怯地问国王:“像我这样没有才能的人,能成为您的孩子吗?”国王对她说:“我爱你,就是爱你本来的样子,不需要你有多么聪明,多么能干,只要你用本来的样子,把你的时间、你的爱、你的善良给我。”

我需要才华出众才能赢得爱吗?这一直困扰着许多成人和小孩!正如绘本的序言所说:人间的爱通常都是“换取”来的,如聪明的人比笨人多得一点尊敬,漂亮的人比丑人多得一点疼爱,有才华的人比愚拙的人多得一点欣赏。但是,如果必须证明自己够强够好,才能赚取到爱,这爱或许也会变味儿。

人活在浩瀚的穹苍之下,何等渺小和卑微,然而,正是这位造物主看我们很特别,他赐给我们尊贵荣耀的身份,即使人犯罪,上帝仍然愿意按着我们的本相来爱我们,救赎我们,给我们在基督里新的身份。他看我们是一件满意的杰作。

合上绘本,我感慨良久。我并不期望孩子能一下子明白书中所讲的真理,其实对成年人而言,成熟的自我认知也仍然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之旅。身处今天这个在意颜值、比拼家境、争相展露才华以求取功名财富的社会,只有常常回到创造者和他的话语里,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坚定地行在他的旨意中。

 

作者现居厦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