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边珩
前年,我陪儿子到美国读高中。在美国,我是一个陪读妈妈;而在国内,我是一个事业型女人。我读完本科读硕士,有这个认证有那个注册,取得过高级职称,获得过先进工作者称号,在一个有实权也有“实惠”的部门工作。所谓“实惠”,就是我吃遍了大江南北,游遍了大好河山。
2004年,我到美国住了一个月。
呼召,不以为然
在美国第一周,我住在加州的朋友春燕家。她2000年到美国,没想到再见面时,她已经成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我还没倒时差呢,她就带我到教堂去聚会。家里、车里播放的都是关於基督的CD,吃饭前还要祷告,我当时觉得她真是走火入魔了。但想想,人在美国生活不容易,有个精神支柱也好。我在国内一切都挺顺利的,并且是天生乐观派,就没有这个必要了。所以,那一周我迷迷糊糊地,什麽也没听进去。我在美国呆了一个月就回国了。
春燕是个有心人,我回国前,她送给我几本书,教我怎样祷告,并让我凡事祷告,还说会为我祷告。但回国以後,我再没去教堂,也没读圣经,我不理解“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是什麽意思,但我有时也会在心里祷告一下,我觉得就像叫声阿弥陀佛一样,图个吉利。却没想到,在我日後的生活中,祷告竟起到巨大的作用。
回国後,我从郑州调到北京,眼界打开了,我却越来越浮躁。2010年,我决定陪儿子到美国私立高中读书,一是想让儿子有更好的教育,二是想让自己清静一下。周围没有认识的人在美国读高中,我能获得的相关资讯也非常有限,於是我就找了一个要价最高的个人仲介。我以为要价高自有高的道理,就和他签了合同,并付了预付金。
後来发现,我被“忽悠”了。就在进退两难之际,表弟的朋友徐静突然给我打电话,我与她素无往来,可她像老朋友一样劝告我不要花冤枉钱,并答应帮助我们联系一家又便宜又好的学校。
就这样,我们来到她居住的雪城,她安排好了我们刚到美国的全部生活。
在她家,我开始参加团契活动,一起学圣经、谈家庭。组里的许红经常说∶“我们都是罪人,是耶稣基督的宝血洗尽了我们的罪。”最初,这种表达让我很反感,我根本听不进去。我想我怎麽会是个罪人呢,我连错都没有,如果有错我就不做了。
醒悟,悔恨交加
後来,小组开始看《彼岸》系列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我泪流满面。詹弟兄看我挺受感动的,又把《神州》、《十字架》系列片也带给了我。
我记得很清楚,在家观看影片时,我看著画面上歌舞厅里那些狂歌乱舞的人,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我一下子被《十字架》的解说词击中了∶“在中国,肉体的蓬勃和灵魂的麻木一样有目共睹,经济的腾飞和道德的下降一样触目惊心。国人灵魂的加速度坠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更可怕的是举国上下都束手无策,久而久之竟不以为然。”是啊,我在权力部门工作,也曾有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困惑,但我是权力的受益者,所以时间久了也就习以为常、坦然处之了。
以前,我认为“圣灵”是宗教用的一个名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但那时,我确信圣灵进入我的心里,借著圣灵的提醒,我一次次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浑身充满了罪∶骄傲、虚荣、嫉妒、自私、经不起诱惑。可是,不认识上帝以前,我对自己的罪不但浑然不知,还沾沾自喜。为此,有好几天我都不想说话,对自己失望极了,难过得不能自拔。可以说,那段日子是我人生最灰暗的时期,真切的自省意味著对过去的全盘否定。
我该怎麽办?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我竟然是在罪里度过的,而且我以後再怎麽努力,都不能重新来过啊!我天天流著眼泪祷告∶“上帝,请饶恕我以前所做的,因为我不知道那是错的!”
感激,处处恩典
查经、听道、祷告了一段时间後,我的内心不再有那麽多的自责,而是平安、喜乐了许多,我知道上帝已经宽恕了我。我不由得发出赞美∶“上帝,感谢你,谢谢你拣选我,饶恕我的罪!”那段时间,我特别喜欢祷告,就像走失的孩子找到了家,我要把我这几十年的经历向天父诉说。每次说完以後,都能得到安慰,享受完全托付後内心的平安。
去年3月,我的签证突然遇到了问题。为了陪孩子在美国读4年高中,我本已做好每年回国签证的打算。第一个半年回国10天后,再回芝加哥转机时,竟遇到了麻烦。海关官员说我必须在国内半年以上才能再回来,而且态度特别坚决。
随他去办公室的路上,我不停地默祷。经过一番不算通畅的交流,负责的官员最後说∶“即使来也只能呆一个月。”我想,也行,至少能让我把儿子安顿下来。就在给护照盖章的时候,他竟然说∶“还是给你3个月吧,你好和儿子璁假一起回国。”
回到雪城,朋友们提醒我,下次可能进不来了。我听了,又有些担忧。当时,社区有一位邻居建议我到社区大学读书,这样可以拿到学生签证,儿子也可以转成陪读留下来。我便去学校参加了一次考试,不久就拿到了I-20。不过,因为年龄问题,又是个社区大学,据说拒签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璁假签证前,我一直祷告。签证那天,学生很多,签证官是位女士,询问非常详细,大家紧张得不得了。这时,旁边新开了一个签证视窗,有个人让我到新视窗办理。签证官是个小夥子,我把材料给他,他看後说了句什麽,我却听不到声音,原来对讲机坏了。他抱歉地撕了条递给我,就起身找人去修对讲机了。
感谢上帝,我就这麽容易签过了,签证时间是3年,正好和儿子高中毕业的时间一致。上帝给予我的,大大超出了我的所思所想。
改变,获得自由
我越来越觉得,做上帝的孩子真好,凡事可以依靠他,太幸福了。
我天天祷告∶“上帝啊,请你塑造我,让我成为你喜欢的模样。”那段时间,我特别喜欢查经、听道、学习。明白了什麽是爱人∶就是把注意力放在改进自己的身上,而不是要求别人做得更多更好。
对待孩子,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拿他的缺点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一不满意就大发脾气;我明白了孩子是上帝托付给我看管的产业,我要帮助他将上帝给予他的天赋充分地发挥出来。对待丈夫,我原来总觉得自己做的多,总是抱怨,现在我明白了上帝给我的角色,我只是丈夫的帮手,我做的都是为了帮助他;我学会了顺服。
我先生对我的变化很惊奇。结婚20年,我没有任何改变;认识上帝不到一年,我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去年璁假,我先生来美国,不到半个月就做了决志祷告。
我发现,一旦我改善了与他人的关系,生活就变得更容易,内心也不再挣扎和烦恼。去年9月,我的父亲和姐姐来美国,我们一家人在远志明牧师的布道会上一起做了决志祷告。
从此,我不再有“心里相信上帝就行了,我可不想让人知道我是基督徒”的想法;我盼著能赶快受洗,向大家表明我是幸福的基督徒。
4月,我早早地安排丈夫和公婆坐5月7日的飞机来美国,安排婆婆的妹妹一家10口人从多伦多和俄亥俄州一起来参加5月底的退修会。我盼望一家人在退修会上团聚,盼望他们能听到我的见证、看到我受洗,更盼望他们能听到福音。
我满怀幸福地盼望著、赞美著∶“上帝谢谢你,我一定是你众多的儿女中,受偏爱的一个。因为你给我安排的生活太完美了。”我以为,我从此就在上帝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地度过一生了。可是不久,我便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考验,增强信心
4月24日,我接到丈夫的电话∶“妈今天突发脑干出血,医院让家属做好思想准备,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无法接受发生的一切,害怕婆婆以後再也没有机会来美国和了解福音了。
我一遍遍地问∶“天父,他们是来听福音的,为什麽阻拦他们?我知道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你默许的,请赐给我智慧,让我知道你的目的。”我离得太远,儿子没有放假,我回不去。我向弟兄姐妹发出了祷告请求,把他们的来信和祷告文都转发给我先生,我说∶“你把祷告文写下来放在妈的枕头上,你们一定要给妈念这些祷告词,现在只有上帝能救她了。”
人们总说,人的尽头是上帝的开头。我先生的一家人在绝望之时,每个进重症监护室的人都念祷告文。祷告再一次发挥了神奇的效力——上帝在我婆婆落入死亡深渊的那一刻托住了她。
我婆婆从死亡的边缘逐渐好转,目前开始有意识了。前几天,我接到丈夫的电话,告诉我婆婆今天能点头了,大家都在病房鼓起掌来。并请弟兄姊妹继续写祷告词,好念给婆婆听。
那一刻,我跪下来,向上帝说∶“天父,我明白了,你让这件不幸的事发生的意义——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听到福音,见证神迹。”我想,这是上帝在我受洗前给我的考验,依靠上帝赐给的力量,我总算经受住了这场考验。上帝也让我知道,我信靠他并不是让我免受苦难,而是要经历苦难增强信心。
见证,天父荣耀
来美国快两年了,我发现人远离祖国,就对国内的事特别关注。我们看到了很多国内的负面新闻∶政府官员接连落马;大学生撞人不仅不救,还把人杀死;毒食品层出不穷┅┅我们不禁会问∶“中国这是怎麽了,做人怎麽没有了道德底线?”
其实,《十字架》里早就给了答案∶“中国社会的问题就是人心的问题,就是爱的问题,人一旦丧失了爱的能力,这是非常可怜可怕的事。” 《十字架》里收录了布希总统访华时说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他说∶“信仰不应该被惧怕,而应该受欢迎,因为它是道德的核心,它使人活出一个更高的标准——使人去爱,去服务他人。”
我们努力读书获得高学历,听老师的话、领导的话,拿到了一张张荣誉证书┅┅可是,如果没读过圣经这本人生指导书,没听到上帝的话,我们拥有再多的知识和荣誉又有什麽用呢?这些知识和荣誉不能让我们去爱,不能阻止我们犯罪,这样的知识和荣誉又有什麽价值呢?在国内生活几十年,我从没有听过福音,所以我就在罪里生活了几十年。
如何让福音传遍整个神州大地,让更多的人懂得去爱,我想,这需要更多的人去中国传福音。我现在每天祷告∶“上帝,请你使用我,让我把圣经带给更多的中国人,让我把福音传给更多的中国人。”
认识上帝以後,我的每时每刻都是对他的见证,因为我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标准都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认识上帝之前,我一直以为,随心所欲的生活是人活著的最佳状态,想干什麽就可以干什麽。孔子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即“做自己想做的,而不会超越规矩”。但今天,我知道,只有将上帝立下的规矩铭刻在心,人才能懂得什麽该做,什麽不该做,内心才会充满平安和自由,而这,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从心所欲”。
作者来自北京,现居纽约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选自《海外校园》116期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