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向左走、向右走

不必向左走、向右走(文/罗博学)
large我与刘焱,相识於两年前的网络。当时,中国大陆基督徒博客如雨後春笋般涌现,为信仰者的交流提供了平台。我在深圳基督徒创办的“博客行”中,特别留意到ID为“理锺群书”的网友发布的回帖。这位网友针对许多博文发表了看法,又穿插著自身对信仰的理解,以及真实的生活经历,引起了多位博主的注意,相互建立起平等、尊重、互信、友爱的对话基础。
一来二往,我们便渐渐熟悉了。所谓“文如其人”,在他精致 而认真的回帖中,我看到了他那充满梦想的灵魂,和对永恒的热切期盼。
之後的两年多,我们互发邮件,或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如QQ),保持著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困惑、信仰上的疑惑、甚至日常学习中的问题,总是在默契中分享。
每次和他交流,刘焱总是以“弟兄平安”开始,以“哈利路亚”结尾,对话过程也必然以圣经真理为导向。他的认真和执著,满怀理想主义情怀的风格,屡屡使我惊异。我渴望了解他背後的故事。
在一个午後的时刻,彷佛是被刻意安排好似的,我们在网上不期然相遇。互祝“平安”之後,话题便转至更深的地带,他开始娓娓讲述他的心灵旅程┅┅
寻他千百度
我是一个主动寻求上帝的人。
其实,与其说是我主动寻求上帝,不如说,我这许多年的生命经历,印证著上帝无限的爱,以及恩典的拣选。我记得从前看到的一句话∶“如果没有恩典,再伟大的灵魂也终必沈睡於黑夜的迷宫。”是上帝在我的生命中,奇妙地预备了爱的相遇。
我们这一代最尴尬的是,生活在物欲膨胀却信仰沦亡的时代,自以为富足,却是精神的破产儿。中学阶段,僵化的应试教育使我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怀疑∶活著的唯一目标,就是为了分数吗?老师以分数衡量学生的优劣,以分数作为教学成功的标准。而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生命,所应该享受到的理解、爱、和尊重,在我们的教育环境中却被严重忽略了。
当时在我们班,有三六九等的划分。我们调侃地称优等生为“名门正派”,分数不上线的则是“江湖败类”。老师对待这些“江湖人士”,往往抱以轻蔑的眼神,情况“危急”时,甚至会予以“巴掌教育”。
我呢,属於“中间地带”的小鱼,看到了这一切,渴望爱和自由的空气。那时,我便已经将爱和自由联系到一起。我想,如果老师们懂得什麽是真正的爱,就会尽全力不让任何学生逃课,社会的青少年犯罪率一定会直线下降。
尽管我想到了这个较为“崇高”的层面,但当我发现个别同学有不良习惯时,我照样也无法对其抱以宽恕和爱。我隐隐地觉察到自己是一个双面人,外面的我显得正直而崇高,里面的我狭隘和自私。
有一个璁假,我开始疯狂阅读世界名著,不仅为了填补单调的生活,更是为了找寻一个真实的答案。说的直接一些,是为了首先解决自己的困惑和矛盾,之後有新的生命,产生新的视角。
印象深刻的是,读《鲁宾逊漂流记》时,我发现荒岛上的鲁宾逊和土著“星期五”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这份爱是他生存的动力。而支撑他活著,赐给他信心和爱的力量的,竟然是一本圣经!
我不知道作者笛福为什麽要安排这个细节,为什麽将一个人和一本书串联起来,为什麽那本书是圣经,而不是指引我们险境求生的实用类书籍?
正是这不经意的发现,使我与那古老且历久弥新的话题──基督信仰,发生了碰撞。
那时,我并没有想过这个世界有上帝存在。在无神论的意识形态中,任何信仰皆被认为是迷信、不合理性。
望尽天涯路
那个璁假快结束时,在一本书上,我看到一句有名的西方谚语“没有信仰的人,充其量只是野蛮人”。我暗叹精彩,并以此作为我的精神底版。我说∶原来我一直是一个有信仰的人!虽然我不相信上帝,但是我并不那麽野蛮,我具有是非善恶的判断力,所以我是一个有信仰的人。
我所自认为的信仰是什麽呢?是“良知”。在面对很多事情时,我藉助“良知”的功用,反省自己的错误,同时去评判他人的过犯。我准备一直听从良知的召唤。这个声音太美丽了,回响了几千年。儒家所说的“修身”,大概就是“内在良知的觉醒”吧?
遗憾的是,我渐渐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人无法获得充足的信心,或者没有找到信心的来源,所以人无法战胜自己的私欲、避免犯罪。尤为令我痛苦的是,在一个无光的夜晚,我以极为粗暴的方式和父亲发生冲突。事後,我悔恨难当,却没有勇气向父亲道歉。那个沉默的黑夜,空洞的良知的城堡,在我的世界里渐渐倒塌。
我更确定,良知无法引领自己战胜人性的局限和软弱。在高举良知大旗的时候,我只是比别人多了一份骄傲。我并不比他人完美,不过是以良知的美奂外衣,隐藏我内心的苦毒与愤怒。这个“良知”,不过是自设的一个偶像,一个自我的投射,其中还掺杂了许多个人的主观判断。
2007年的劳动节期间,我先後去了武汉的归元寺和基督教堂。那时,我已觉察到需要一个真实的信仰,那个信仰应带著超越的启示之光,也有真实的生命形态,可以带领我从道德良知的困境中走出,进入真理的自由。
看到寺院中面目狰狞的佛像,我心中升起些许惊恐。缭绕上升的香烟,令寺院的空气变得诡异、凄迷。僧侣们打坐参禅、论经,我只觉得不知所云。
进入教堂,当我看到十字架,内心竟产生莫名的震撼。这种感受非常令人陶醉,如同一个乞丐突然置身於四壁辉煌的圣境,也好像一个浪子回到久违的故乡。我站在十字架的下方,顿感身边的一切已不再重要。
我不晓得作为酷刑工具的十字架,这个简单的造型,为什麽流露出如此撼人心魄的力量?难道是因为,十字架涵盖了“东西南北中”的各个方位,形成超越的合一?也许,世间再没有第二种造型,能这样全方位地展现一个全新的宇宙观吧?但是,倘若十字架的背後没有任何故事,十字架便仅仅是一个残酷的刑罚,是两条直线的交合,是人类的羞辱,是野蛮的象徵┅┅
这教堂中的十字架,使我第一次经验到那个古老的话题,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和心灵冲击。
离开教堂後,和同学谈起我的感受,他们与我有相同的体验。我想起茅盾先生的小说《耶稣之死》,心中有丝丝的涟漪散开──尽管当时我并不确定,耶稣的死和我有什麽关系。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听说过耶稣的故事,产生过好奇和猜想,可惜这故事却并未进入我灵魂的幽谷。而教堂中这一刻奇异的注视,十字架变成了活生生的生命形态,我成了一个鲜活的急需引领的个体。
蓦然回首处
到上海读研究生以後,我置身於充斥著形形色色价值观的大学校园。我找不到那种白衣飘飘的氛围,也感受不到郁秀在《花季雨季》中描写的理想斑斓的青春。身边太多的“天之骄子”,在不断地制造问题、酿造悲剧。他们沉浸在虚拟的网络游戏、混乱的情感生活,以及价值真空的漩涡中,他们以时尚消费为依归,以金钱至上为导向,打著爱的旗帜谋求欲望满足,夥同世俗的风潮背叛当信守的诺言。高校日益增长的自杀率,证实著精神虚无的危机。
我比从前更深地感受到,信仰的缺失带给我们这一代的精神地震是何等的强烈!
在求学期间,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今中外“大家”的著作,他们对世界的解释,对人生的洞察,对社会现象的解读,充满真知灼见,著实让我钦佩。同时我也发现,我身边的鄙陋的现象,在中世纪的欧洲也层出不穷,在史前时代照样存在。如同有一双无形的黑手,操控著人类史无尽的血泪与哀歌。
我心里便有了一些释怀,开始自我提升适应环境的能力。毋庸置疑的是,穿越了这些人本主义的高深思想,每当深夜时,面对这座喧嚣的都市,我的内心竟产生莫名的失落感。彷佛任何思潮,都无法和生命挂钩。无数个黑夜,当室友跋涉於青春的荒漠,肆无忌惮地玩著网络游戏,搞“形体艺术”,我却始终辗转反侧,独立於“现实”之外,只想为心灵寻回一份失落的情感。
後来才知道这个心灵的失落感产生的缘由。如同奥古斯丁所说的∶只有上帝,是人心灵一切的满足。受造者与创造主生命的联结,所产生的那份信心,那种安慰感,是始料未及的。每当我心灵异常苦闷时,便想起十字架上的耶稣,回忆起那一次无意中的邂逅,一切悲苦都找到了安慰。无尽的黑夜,开始反射出黎明的光。
有一次,在旁听高年级的课堂上,我隐约听到有人谈起“圣经”,便好奇地问了几句。课下,一位学姐告诉我∶因为她有个同学是基督徒,想做关於圣经方面的课题,所以,她帮著问一下。瞬间,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耶稣──这个在黑暗中屡次叩响我心扉的名字,第一次公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我惊讶於在校园这样脆弱的象牙塔中,竟然有“基督徒”的存在!“基督徒”这3个字,对我们这些学生原是何等的陌生;“耶稣”这个名字,以往多年也和年轻一代显得格格不入!而那天,我清楚地听到,一些女同学用充满自信的声音,谈起圣经,谈到耶稣,也联系到基督信仰对人类文明所起的巨大导向性作用。
她们毫不畏惧,在公开场合见证自己的信仰,让在座的很多人深感折服。我旁边的兄弟说,此乃“巾帼不让需眉”也。从她们的言谈举止看来,这些基督徒学生确实有著良好的品格修养,与一般学生的颓废、散漫、和自傲之态,迥然不同。
随後,我主动和她们互留了联系方式。有一位学姐邀请我周六参加她们的校园团契,我立即答应。
东风花千树
第一次参加校园团契的聚会,我作为慕道友,做了简要的自我介绍。身边的一个人随之对我说∶“耶稣爱你!”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祝福,我感动不已(终身铭记)──在这句朴素的祝福中,那份我一直追问和寻找的爱,引导著我终於注目到耶稣的身上。
那天,讲课的主题是“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引用的圣经是“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约翰福音》3∶16)这个简单的信息,整合了上帝和人之间的往事,更在我的世界里,成为上帝和我之间的约定。
那天的聚会,气氛格外融洽,兄弟姐妹在一起唱赞美诗敬拜上帝。虽然我不会唱,但歌词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圣洁、庄严,让我深受吸引。在聚会中途,一位退休的老教师加入进来,一位兄弟立即起身让出座位(因为座位不够),老师点头致谢。我发现,很多基督徒身上,确实散发著令人羡慕的气质,那种平安、喜乐、清心,那样的一种爱。
而且这些基督徒,并不因此而自视甚高,反而很谦卑。他们对什麽是可为的,什麽是不可为的,很坚定,从不存侥幸心理。他们以圣经为生活和处事方式的唯一,且最高的准则。比如在婚前性行为这一问题上,一位年轻的弟兄就说,他是坚决反对的。因为我们的上帝是圣洁的,所以我们也要圣洁。他的立场使我佩服,这是真正的信仰的力量。
第一次聚会的所得,足以使我铭记一生。我对上帝的普遍恩典和特殊恩典、耶稣基督的救赎,有了一些认识。更重要的是,看到这麽多彼此相爱的弟兄姐妹聚集在一起,就好像看到了充满爱的神在我们中间。
团契中,弟兄姐妹来自不同的地方,出身不同的家庭背景,有迥异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却彼此包容、接纳。因为他们知道,上帝在基督里,首先包容、接纳、爱了每一个人。我看到他们将耶稣的生命,实践了出来。这种强大的吸引力,促使我每周都会提前安排好时间,便於周六能参加聚会,更深地认识真理。
盈盈暗香去
通过学习,以及弟兄姐妹的分享,我对圣经的真理流露出热切的渴盼。圣经简约的文学风格,充满智慧的信息,使我大开眼界。人类所有的现象和问题,圣经里都有明确的记录。一本《创世记》,陈述了宇宙的开始和分离,展开人类的辛酸史;一篇《传道书》,对人生的荒谬,洞察细末、笔走青云,召唤人类在空虚中回归对上帝的敬畏;一部《箴言》,是我们处世为人的航标;一卷《诗篇》,使人徜徉於犹太民族瑰丽的文学宝库,生发对神圣之爱的渴想;一篇义正词严的《罗马书》,使信心的内涵一览无馀,揭示出信仰的基础──因信称义;一部风云突变的《启示录》,带给我们在忧患中不失盼望的未来┅┅
圣经是完全可信的,不仅因为圣经有著考古方面的历史依据,更因为,耶稣基督的门徒,见证出了上帝的真理。
更奇妙的是,圣经中所启示出的上帝的爱和智慧,又体现在具体的人和事上。当我怀著敬虔的心情阅读圣经,我并不是在阅读一本宗教典籍或人文社科方面的书,而是在消化生命的养料。上帝以他的真理指引我的生活,使我在人际交往中渐趋成熟。
有一次,我和室友因为一些琐事发生争执。一个月之久,我们形同陌路。虽然我佯装无所谓,但是内心时常焦虑不安。我打开圣经,看到《箴言》书上的一句话∶“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箴言》19∶11)我以为这是巧合,便不在意。谁知,第二天午休时随意翻开圣经,主耶稣的话又映射出我现在的处境∶“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来献礼物。”(《马太福音》5∶23-24)
我荒芜的心灵瞬间充满生机。我祈祷∶“主啊,赐我勇气,使我学会去爱,去宽恕。”
晚上,我约室友一起吃饭,向他道歉,请求他的原谅。他在惊讶之馀,也反思自己的失误。他对我的信仰也兴趣骤增。我为他祷告,愿上帝的恩典与他早日相遇,那时,我们将同声赞美。至今,我们都是要好的朋友。
福音,正是通过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让耶稣的生命流入每一个寂寞的心灵。真实的信仰,尽在於此。它并不暗藏玄机,也并非高深的宗教理论。它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是真实的,带有永恒的价值。
曾经,有一位伟大者,为我们这些软弱、有限的人钉在十字架上。而他所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爱。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最缺乏的,就是来自耶稣的爱。
我盼望上帝的福音,在这个时代照亮更多年轻人的心灵,带领迷途中的人,走向幸福和自由。
┅┅
听完刘焱的娓娓叙述,午後的阳光更显示出柔和的一面。如斯光明,尽皆恩典。在恩典的演绎中,“青春”被重新诠释。我们都是“在路上”,却不必有向左走或向右走的两难,我们直奔向光明的标杆。
作者生於陕西,现居西安。主要从事写作。
原载于OC104期(图片来自网络)

《 “不必向左走、向右走” 》 有 3 条评论

  1. 石子下 的头像

    没有信仰的生活是混沌的

  2. 会唱茉莉花的新歌 的头像

    看到80后基督徒,不知怎么脑子里就出现罗博学的名字,打开一看,还真是他写的文章,呵呵。// @利未家的小鱼 :思想风格的80后见证之四:请留意转发身边的80后慕道友

    1. ocm1753 的头像

      多谢关注,也请多为年轻的一代代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