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本是世界上最近的距离(文/知微)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孩,走在人群中,不会让人很注意的那种。扎著一马尾辫,个子不高,声音柔柔的,典型的一个江南小姑娘。
她的名字叫思哲,中文系毕业,一个普通的公司文员。但从思哲身上,我们会看到一个80後女孩的寻爱之旅。
多年来,她孤寂、敏感、脆弱、悲观、迷茫┅┅而这些都源於她觉得,在这世界没有人真正爱她。给一棵树写了一季的信
认识思哲是在一家书店,她常常去那儿,每次都会买一大堆书。我也是一个喜欢书的人,盼望“以书会友”,因此就主动去和她“搭讪”。她很友好,微微地笑著,不躁不急,缓缓地和我讲起了她和书的故事。
大概是幼年孤独所致,她很小就从书中寻找乐趣。那时可读的书很少,多半是从亲戚家搜集来的、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但都给了她极大的安慰。
80年代,大多父母被千丝万缕的琐事缠累著,经济紧张,房屋狭窄,工作枯燥而无趣。他们抱怨著自己没有受到好的教育,抱怨国家的政策,抱怨亲戚邻里的互相倾轧,抱怨彼此┅┅孩子们就在父母频繁的争吵声中长大。思哲就出生於一个这样普通的家庭。
平凡的父母们努力地生活著,希望能给孩子一个安定的环境、美好的未来。他们在外不得不笑脸迎人,回到家里,他们只能疲惫、无奈地天天叮嘱孩子∶“你们一定要有出息啊!”他们不知道,他们实际上就是在告诉孩子们∶“这就是生活!”
思哲本来很喜欢童话,《安徒生童话》她不知道读了多少遍,她盼望也能“和王子过上幸福生活”。渐渐地,她从爸妈的吵闹中渐知道,那不过是童话。
後来,她读到了贾平凹、池莉、苏童、张爱玲┅┅她依旧感到那不是她所想要的生活!那称为“人”的东西,怎麽可以这麽脆弱?人的世界,怎麽可以这麽复杂?她小小的脑袋,一直在寻找著答案。
她拼命地读书,除了读书,似乎没有什麽可以使父母亲喜悦、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希望。因此,从小学开始,她就是优等生。在同学眼中,她没有任何烦恼、忧虑。但没有人知道,她时常极其忧伤,甚至给一棵树写了整整一季的信。
她无数次翻阅张爱玲,张爱玲所窥见的生命之真实面貌∶是一袭爬满了蚤子的袍子。而爱情也是如此。人生还有什麽值得坚持的?这世间还有什麽盼望?何况她不过是芸芸众生中如此普通的一个!
她也隐约希望遇见一份真正的爱情,“上天,你给我一个真正懂我、陪伴我的人吧!”
中学时,她真的遇到了一个说喜欢她的男孩,她认真又诚恳地给他写了3年的信。但在高中毕业前,她得知,那男孩在说喜欢她的同时,有了女朋友。她的梦彻底被击碎了。
大学,思哲读的是中文系。有的同学为奖学金而阅读;有的为了获取知识而阅读;也有人为了增加才华而阅读;惟独她,总是想在书中找到答案。
有一节课上,她读著余华的《活著》,泪水湿润了整个脸庞,她问∶“为什麽会有这麽多的苦难?我真的可以一笑了之,继续坚强地活著吗?”她相信自己无法做到。
“有些人在不知道或找不到生活的意义的时候,仍旧可以快乐地活著。为什麽我不可以呢?也许我是那极其脆弱的吧?就像一粒尘土一样,卑微而渺小”。
大学宿舍里,大家在谈笑声中睡去,惟独她,睁著双眼在流泪。
这些,都是为我发出的
後来,思哲认识了一个女孩。那女孩说自己是基督徒。思哲莫名其妙地想跟著去看看他们的聚会。“这世界有真正的信仰吗?┅┅就当无聊打发时间吧!”
她因此认识了一群“奇怪”的人,严肃、认真、诚恳、温柔,找不到什麽合适的词汇描述,因为那时大学里盛行的是调侃、无聊、空虚、狂妄。还有,他们歌声极其优美,让人心灵平静┅┅
只是,那冗长的祷告、听不懂的经文,确实有些让人作难。他们的热情也让她想逃脱。她只能过著一种“悬在空中”的生活──学习欢笑,但是免不了叹息。
思哲找不到好书读的时候,偶尔把他们送的圣经拿来看。很多地方看不懂,但是很多章节却很美丽。特别是《诗篇》,她觉得很多章节都太美了∶
“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神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诗篇》73∶26)
“我要为你的慈爱高兴欢喜,因为你见过我的困苦,知道我心中的艰难。”(《诗篇》31∶7)
“但我是困苦忧伤的;神啊,愿你的救恩将我安置在高处。”(《诗篇》69∶29)每当晚上,她读著这些经文,都会满脸泪水。“我并没有怎麽经历人生啊,可是为什麽会有种饱经沧桑的感觉呢?”
她自认为自己是一个脆弱的孩子,总是前面的路还没有走,她就已经开始绝望。中学时,同学们在被老师训斥为“猪”时,都一笑而过,她却会伤心地哭泣,觉得没有力量承担生命的丑陋与不堪。所以,她觉得诗人的这些祷告,都是为她发出的。她在内心呼求∶神啊,如果你是存在的,求你来救我!
她的信仰之路,就是这样从体验“神就是爱”开始的──她内心之中,对於爱一直有一种深切渴求,但她也意识到,世界上没有人完全地爱她。她甚至不肯把自己的缺乏展现给母亲,因为她知道,母亲也是一个需要爱却得不到的人。
爱情呢,她自认为是一个太普通的女孩,论外貌,论才智,都轮不到她得到一份至死不渝的爱情。倘若有一天,真有这麽一个人爱她,她倒会为这份爱终日患得患失了。
如果世间真存在一种永不放弃的爱,只能是来自於上帝吧?她想。但上帝怎麽爱她呢?思哲努力地寻找这种被爱的感觉,“如果上帝爱我,上帝会使我变得更优秀,上帝会让我事事顺利,上帝能使我做一个讨人喜欢的人┅┅”思哲以为,这就是爱。
然而,她很失望,每天的生活还是如此啊!她觉得根本触摸不到上帝的爱。
唯一的改变是她脆弱的心灵。因为不断向上帝“倾诉”,竟然得到了很多的平静,甚至她的性格也越来越乐观了。生活对她来说,变得简单了许多。但若这就是信仰的全部,若这个信仰仅仅是一种精神寄托,它与别的信仰有什麽区别呢?
曲高和寡,使命是批判?
真正开始明白自己不仅需要安慰,还需要救恩,是在思哲与耶稣相遇以後。
很长一段时间,她无法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耶稣是一个道德模范,但他与我没有什麽关系。
我是一个罪人,需要耶稣洗净我的罪?怎麽可能呢?我需要拯救吗?我只需要爱和安慰啊!我接受爱的上帝,但是我好像不能接受拯救的上帝┅┅
然而,她看到了圣经里的一段话∶“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神,神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竞、诡诈、毒恨。又是谗毁的、背後说人的、怨恨神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夸的、捏造恶事的、违背父母的、无知的、背约的、无亲情的、不怜悯人的。”(《罗马书》1∶28-31)
这经文使她回忆起很多隐藏的往事,因此她觉得这段经文里面的每一条,似乎都是指著自己说的。她战栗了。
从小学到大学,她的日记本里记载的,大多是怨恨;她嫉妒别人比自己漂亮;她喜欢上已婚的老师;她经常说谎,为了不让别人拆穿,又使劲掩盖;只要别人不喜欢她,她心里就忌恨;她看不起别人┅┅“啊,耶稣,你就是为我的罪而死的吗?原来我每日所思想的,都和罪有关!我是一个十足的罪人!”
思哲低下了头!
有一天晚上,她做了一个奇怪的梦,醒来後有一句话一直在脑海中回响∶“你们若不信我,就必定死在罪中!”她流著泪,感谢主为她承担了罪。
但是,这种惊喜没有持续多久,思哲就发现了许多她无法接受的事情。她渴望与人分享福音,她满腔热血,充满了激情。她不断地寻找福音对象。不过,向谁传福音,是由她决定的∶如果她认为某个人比较谦卑、值得一谈,她就滔滔不绝展开论述;如果那个人看似傲慢,她心里就生出厌恶。“神就是要灭绝骄傲的人”,她想。
但令她不解的是,不管哪一类人,对她的态度都有点“避而远之”。思哲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自己“曲高和寡”、“出淤泥而不染”。而且,除了传扬福音,她觉得与周围的人也没必要再交往。因此,她独来独往,内心充满了对这个罪恶世界的鄙视与不屑。
那麽,教会里的同路人呢,他们总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吧?可思哲成为基督徒後,不再注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她用挑剔的眼光,发现了很多无法忍受的东西∶他们在聚会时极其谦卑,出了门却和别人没两样;他们认为穿裙子、爱美是可耻的,有的姐妹穿裙子都要避著人走;每次聚会的时间很长,但是很多人打瞌睡;祷告千篇一律,冗长而又枯燥;大家在一起,谈话的内容要属灵,否则就不自在┅┅
思哲开始质疑信仰,她认为若这信仰是完美的,见证者也应该是完美的。
思哲落入了挣扎中。她开始逃避聚会。有时和弟兄姐妹在一块,她觉得不自在。她相信自己可以找到一条更近的路。
她觉得自己是一个理解信仰、知道真理的人,而批判是她的使命。所以每到一个教会,她看到的都是瑕疵,是别人的“不属灵”。有时,她也例行公事般参加聚会,但她不是为了听道,却是专门注意找讲员的漏洞。
她有很多伟大的理论,例如福音该这样传,而不是那样传。别人的做法,她实在是不敢恭维。她以为她得到了真理,却不知她在偏行己路,所以饥渴的心灵得不著安息。
爱本是世界上最近的距离
慈爱的、信实的至高者没有丢弃她。“一个人若有一百苹羊,一苹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苹,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马太福音》18∶12)
她得不著安息的时候,只能求告那位慈爱者。耶稣用爱抚摸了她,并且告诉她 ∶“定睛於我吧!不要在别处寻找我,单单地定睛於我吧!”
爱本是世界上最近的距离,但是思哲却绕了很多弯路。她以为能从哲学上来论证信仰,她固执地把自己所理解的信仰强加在别人身上,她对教会中的很多事情不满┅┅
但是,耶稣却告诉她,他早已知道这一切,而且他决定要爱,包括爱自以为义的她。因为爱,无限的他成为肉身,忍受作为人的有限;因为爱,他这位至高者成为卑微者的仆人;因为爱,他也无数次赦免她,怀著忍耐与温柔等待她悔改。哦,这爱,怎能拒绝!
思哲降伏在这奇妙而不可测度的爱中,她深知她得到了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她把失败、恐慌、厌倦、疲惫,全都卸在耶稣面前∶“主啊,让我做那个女子──路得,单单地来跟随你吧!”
她开始学习单纯,像一个孩子一样,单单地仰望主;她也开始学习饶恕,原谅一切亏负她的人──她知道别人的软弱也是她的软弱,别人的处境也可能成为她的处境,因为,同是罪人;她开始学习顺服,把自己的意愿、理想,都带到万有者面前,让他来炼净自己的心思意念;她开始学习用欣赏,爱的眼光看待世界,;她开始学习交托,在祷告中交托主权,在静默中等候┅┅
她知道,慈爱的主呼唤她,学习这“爱的跟随”,终生的跟随。在学习中,她仍有忧伤,也有失败,也有眼泪,却因为主,获得更多的满足。
如今,她还在路上,继续行走┅┅
昨天的伤痛好似一场梦
思哲告诉我,她结婚了。我大吃一惊,她去年才毕业啊?80後不是都崇尚晚婚吗?
思哲知道我的疑惑。她说,她是研究生班级里第一个结婚的人。很多同学也困惑於她的选择。有人提醒她,要多享受几年单身生活,别早早地成为整日操劳的黄脸婆。也有人告诫她,一定要争取经济独立,以免哪天男人变了心。她的一位好朋友,则以“我会一直交男朋友,但不会结婚”的单身宣言向她“示威”。对这一切,她说,她一笑了之。
既然思哲是一个对爱情又向往又恐惧的女孩,她怎麽又会这麽毅然地走入婚姻呢?
思哲向我讲述了她的恋爱经历。她与男朋友相识於大学团契。她起初以为,自己这是找到了一个完美的人,斯文、阳光、单纯,并且还有坚定的信仰。这总可以对抗那虚浮的“世俗爱情”吧?她怀著美好,如此幻想将来。
可是,现实让她从高峰上摔了下来。那个男孩有大多数男孩一样的“特点”,粗心,有时也很冷漠,生气的时候掉头就走,不浪漫,也不会说甜言蜜语。思哲努力把内心的需要告诉他,但结果是,她的需要越多,他越不能满足她。
他们像两个孩子一样,吵了又和,和了又吵。但稀奇的是,他们的内心却没有芥蒂,也没有伤害。这都归功於主──每一个“和”,都是他的工作,所以两人的道歉,每次迅速而又真诚。
然而他们的爱情,终究还是受到了挑战。男孩出国留学以後,他们渐渐少了联络,彼此也生分了很多。每次沟通,大家都不欢而散。那男孩认为思哲不理解他的艰难,而思哲说他不理解她的思念。等不到电话,思哲从失落到失望,从失望到悲观。两个人最终说出了分手。
思哲心里充满了埋怨。她不理解为什麽会经历这一切,只能把自己的伤痛带到耶稣那儿。她听见神对她说∶“我儿,你当将你的心归向我。”她意识到,对那男孩强烈的思念与爱,使她很长一段时间忽略了耶稣向她说什麽。
她把自己的心,再一次交给那位医治者。很奇怪地,她不再伤痛。在平静的日子里,她一日日地更新跟随主的脚步。
两个月後,那男孩回国找思哲,那一次,他们远远地看著,彼此会心一笑,竟然觉得昨天的伤痛好似一场梦。主,这一位大能的医生,用奇妙的方式医治了两个孩子。他们再一次走在一起,没有任何抱怨。
“有一天,我或许会离开你,或许,你会先离开我,但是,请记得,主永远不会离开我们。”思哲终於明白,她爱的这个男孩,仅仅是一个普通人,他会生气,会发怒,也会道歉。但是,神有无限的恩典、奇妙的看顾。有什麽比这更重要呢?因此,男孩提出求婚的时候,思哲欣然答应。
“昨日、今日、直到永远,耶稣不改变。万事万物都在改变,耶稣不改变┅┅”他们在婚礼上选了这首诗歌,因为他们已经亲身经历“人会改变,但主不会改变”。将婚姻以及未来交托於主,他们无限安然。
从前多愁善感的女孩已经长大。“我一直期盼完美的爱情,如今,我得到了更高、更纯洁的爱。爱就是交托,所以,我要学习的,就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托给我爱的主,也毫无保留地爱自己的丈夫。”思哲如此阐述她的爱情观。
自结婚後,她学习做可口的饭菜,学习整理家务、接待客人,在对方需要时,放下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陪伴对方。她做这些的时候,满有喜乐。她的母亲为女儿的改变而震惊──女儿从前不曾洗过一次碗,而且一直很骄傲地告诉母亲,将来一定要找个疼她且包揽家务的男人!如今母亲感到欣慰──女儿的改变,原来是有了一位比母亲更伟大的老师!
作者现居上海,从事文字工作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孩,走在人群中,不会让人很注意的那种。扎著一马尾辫,个子不高,声音柔柔的,典型的一个江南小姑娘。
她的名字叫思哲,中文系毕业,一个普通的公司文员。但从思哲身上,我们会看到一个80後女孩的寻爱之旅。
多年来,她孤寂、敏感、脆弱、悲观、迷茫┅┅而这些都源於她觉得,在这世界没有人真正爱她。给一棵树写了一季的信
认识思哲是在一家书店,她常常去那儿,每次都会买一大堆书。我也是一个喜欢书的人,盼望“以书会友”,因此就主动去和她“搭讪”。她很友好,微微地笑著,不躁不急,缓缓地和我讲起了她和书的故事。
大概是幼年孤独所致,她很小就从书中寻找乐趣。那时可读的书很少,多半是从亲戚家搜集来的、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但都给了她极大的安慰。
80年代,大多父母被千丝万缕的琐事缠累著,经济紧张,房屋狭窄,工作枯燥而无趣。他们抱怨著自己没有受到好的教育,抱怨国家的政策,抱怨亲戚邻里的互相倾轧,抱怨彼此┅┅孩子们就在父母频繁的争吵声中长大。思哲就出生於一个这样普通的家庭。
平凡的父母们努力地生活著,希望能给孩子一个安定的环境、美好的未来。他们在外不得不笑脸迎人,回到家里,他们只能疲惫、无奈地天天叮嘱孩子∶“你们一定要有出息啊!”他们不知道,他们实际上就是在告诉孩子们∶“这就是生活!”
思哲本来很喜欢童话,《安徒生童话》她不知道读了多少遍,她盼望也能“和王子过上幸福生活”。渐渐地,她从爸妈的吵闹中渐知道,那不过是童话。
後来,她读到了贾平凹、池莉、苏童、张爱玲┅┅她依旧感到那不是她所想要的生活!那称为“人”的东西,怎麽可以这麽脆弱?人的世界,怎麽可以这麽复杂?她小小的脑袋,一直在寻找著答案。
她拼命地读书,除了读书,似乎没有什麽可以使父母亲喜悦、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希望。因此,从小学开始,她就是优等生。在同学眼中,她没有任何烦恼、忧虑。但没有人知道,她时常极其忧伤,甚至给一棵树写了整整一季的信。
她无数次翻阅张爱玲,张爱玲所窥见的生命之真实面貌∶是一袭爬满了蚤子的袍子。而爱情也是如此。人生还有什麽值得坚持的?这世间还有什麽盼望?何况她不过是芸芸众生中如此普通的一个!
她也隐约希望遇见一份真正的爱情,“上天,你给我一个真正懂我、陪伴我的人吧!”
中学时,她真的遇到了一个说喜欢她的男孩,她认真又诚恳地给他写了3年的信。但在高中毕业前,她得知,那男孩在说喜欢她的同时,有了女朋友。她的梦彻底被击碎了。
大学,思哲读的是中文系。有的同学为奖学金而阅读;有的为了获取知识而阅读;也有人为了增加才华而阅读;惟独她,总是想在书中找到答案。
有一节课上,她读著余华的《活著》,泪水湿润了整个脸庞,她问∶“为什麽会有这麽多的苦难?我真的可以一笑了之,继续坚强地活著吗?”她相信自己无法做到。
“有些人在不知道或找不到生活的意义的时候,仍旧可以快乐地活著。为什麽我不可以呢?也许我是那极其脆弱的吧?就像一粒尘土一样,卑微而渺小”。
大学宿舍里,大家在谈笑声中睡去,惟独她,睁著双眼在流泪。
这些,都是为我发出的
後来,思哲认识了一个女孩。那女孩说自己是基督徒。思哲莫名其妙地想跟著去看看他们的聚会。“这世界有真正的信仰吗?┅┅就当无聊打发时间吧!”
她因此认识了一群“奇怪”的人,严肃、认真、诚恳、温柔,找不到什麽合适的词汇描述,因为那时大学里盛行的是调侃、无聊、空虚、狂妄。还有,他们歌声极其优美,让人心灵平静┅┅
只是,那冗长的祷告、听不懂的经文,确实有些让人作难。他们的热情也让她想逃脱。她只能过著一种“悬在空中”的生活──学习欢笑,但是免不了叹息。
思哲找不到好书读的时候,偶尔把他们送的圣经拿来看。很多地方看不懂,但是很多章节却很美丽。特别是《诗篇》,她觉得很多章节都太美了∶
“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神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诗篇》73∶26)
“我要为你的慈爱高兴欢喜,因为你见过我的困苦,知道我心中的艰难。”(《诗篇》31∶7)
“但我是困苦忧伤的;神啊,愿你的救恩将我安置在高处。”(《诗篇》69∶29)每当晚上,她读著这些经文,都会满脸泪水。“我并没有怎麽经历人生啊,可是为什麽会有种饱经沧桑的感觉呢?”
她自认为自己是一个脆弱的孩子,总是前面的路还没有走,她就已经开始绝望。中学时,同学们在被老师训斥为“猪”时,都一笑而过,她却会伤心地哭泣,觉得没有力量承担生命的丑陋与不堪。所以,她觉得诗人的这些祷告,都是为她发出的。她在内心呼求∶神啊,如果你是存在的,求你来救我!
她的信仰之路,就是这样从体验“神就是爱”开始的──她内心之中,对於爱一直有一种深切渴求,但她也意识到,世界上没有人完全地爱她。她甚至不肯把自己的缺乏展现给母亲,因为她知道,母亲也是一个需要爱却得不到的人。
爱情呢,她自认为是一个太普通的女孩,论外貌,论才智,都轮不到她得到一份至死不渝的爱情。倘若有一天,真有这麽一个人爱她,她倒会为这份爱终日患得患失了。
如果世间真存在一种永不放弃的爱,只能是来自於上帝吧?她想。但上帝怎麽爱她呢?思哲努力地寻找这种被爱的感觉,“如果上帝爱我,上帝会使我变得更优秀,上帝会让我事事顺利,上帝能使我做一个讨人喜欢的人┅┅”思哲以为,这就是爱。
然而,她很失望,每天的生活还是如此啊!她觉得根本触摸不到上帝的爱。
唯一的改变是她脆弱的心灵。因为不断向上帝“倾诉”,竟然得到了很多的平静,甚至她的性格也越来越乐观了。生活对她来说,变得简单了许多。但若这就是信仰的全部,若这个信仰仅仅是一种精神寄托,它与别的信仰有什麽区别呢?
曲高和寡,使命是批判?
真正开始明白自己不仅需要安慰,还需要救恩,是在思哲与耶稣相遇以後。
很长一段时间,她无法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耶稣是一个道德模范,但他与我没有什麽关系。
我是一个罪人,需要耶稣洗净我的罪?怎麽可能呢?我需要拯救吗?我只需要爱和安慰啊!我接受爱的上帝,但是我好像不能接受拯救的上帝┅┅
然而,她看到了圣经里的一段话∶“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神,神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竞、诡诈、毒恨。又是谗毁的、背後说人的、怨恨神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夸的、捏造恶事的、违背父母的、无知的、背约的、无亲情的、不怜悯人的。”(《罗马书》1∶28-31)
这经文使她回忆起很多隐藏的往事,因此她觉得这段经文里面的每一条,似乎都是指著自己说的。她战栗了。
从小学到大学,她的日记本里记载的,大多是怨恨;她嫉妒别人比自己漂亮;她喜欢上已婚的老师;她经常说谎,为了不让别人拆穿,又使劲掩盖;只要别人不喜欢她,她心里就忌恨;她看不起别人┅┅“啊,耶稣,你就是为我的罪而死的吗?原来我每日所思想的,都和罪有关!我是一个十足的罪人!”
思哲低下了头!
有一天晚上,她做了一个奇怪的梦,醒来後有一句话一直在脑海中回响∶“你们若不信我,就必定死在罪中!”她流著泪,感谢主为她承担了罪。
但是,这种惊喜没有持续多久,思哲就发现了许多她无法接受的事情。她渴望与人分享福音,她满腔热血,充满了激情。她不断地寻找福音对象。不过,向谁传福音,是由她决定的∶如果她认为某个人比较谦卑、值得一谈,她就滔滔不绝展开论述;如果那个人看似傲慢,她心里就生出厌恶。“神就是要灭绝骄傲的人”,她想。
但令她不解的是,不管哪一类人,对她的态度都有点“避而远之”。思哲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自己“曲高和寡”、“出淤泥而不染”。而且,除了传扬福音,她觉得与周围的人也没必要再交往。因此,她独来独往,内心充满了对这个罪恶世界的鄙视与不屑。
那麽,教会里的同路人呢,他们总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吧?可思哲成为基督徒後,不再注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她用挑剔的眼光,发现了很多无法忍受的东西∶他们在聚会时极其谦卑,出了门却和别人没两样;他们认为穿裙子、爱美是可耻的,有的姐妹穿裙子都要避著人走;每次聚会的时间很长,但是很多人打瞌睡;祷告千篇一律,冗长而又枯燥;大家在一起,谈话的内容要属灵,否则就不自在┅┅
思哲开始质疑信仰,她认为若这信仰是完美的,见证者也应该是完美的。
思哲落入了挣扎中。她开始逃避聚会。有时和弟兄姐妹在一块,她觉得不自在。她相信自己可以找到一条更近的路。
她觉得自己是一个理解信仰、知道真理的人,而批判是她的使命。所以每到一个教会,她看到的都是瑕疵,是别人的“不属灵”。有时,她也例行公事般参加聚会,但她不是为了听道,却是专门注意找讲员的漏洞。
她有很多伟大的理论,例如福音该这样传,而不是那样传。别人的做法,她实在是不敢恭维。她以为她得到了真理,却不知她在偏行己路,所以饥渴的心灵得不著安息。
爱本是世界上最近的距离
慈爱的、信实的至高者没有丢弃她。“一个人若有一百苹羊,一苹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苹,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马太福音》18∶12)
她得不著安息的时候,只能求告那位慈爱者。耶稣用爱抚摸了她,并且告诉她 ∶“定睛於我吧!不要在别处寻找我,单单地定睛於我吧!”
爱本是世界上最近的距离,但是思哲却绕了很多弯路。她以为能从哲学上来论证信仰,她固执地把自己所理解的信仰强加在别人身上,她对教会中的很多事情不满┅┅
但是,耶稣却告诉她,他早已知道这一切,而且他决定要爱,包括爱自以为义的她。因为爱,无限的他成为肉身,忍受作为人的有限;因为爱,他这位至高者成为卑微者的仆人;因为爱,他也无数次赦免她,怀著忍耐与温柔等待她悔改。哦,这爱,怎能拒绝!
思哲降伏在这奇妙而不可测度的爱中,她深知她得到了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她把失败、恐慌、厌倦、疲惫,全都卸在耶稣面前∶“主啊,让我做那个女子──路得,单单地来跟随你吧!”
她开始学习单纯,像一个孩子一样,单单地仰望主;她也开始学习饶恕,原谅一切亏负她的人──她知道别人的软弱也是她的软弱,别人的处境也可能成为她的处境,因为,同是罪人;她开始学习顺服,把自己的意愿、理想,都带到万有者面前,让他来炼净自己的心思意念;她开始学习用欣赏,爱的眼光看待世界,;她开始学习交托,在祷告中交托主权,在静默中等候┅┅
她知道,慈爱的主呼唤她,学习这“爱的跟随”,终生的跟随。在学习中,她仍有忧伤,也有失败,也有眼泪,却因为主,获得更多的满足。
如今,她还在路上,继续行走┅┅
昨天的伤痛好似一场梦
思哲告诉我,她结婚了。我大吃一惊,她去年才毕业啊?80後不是都崇尚晚婚吗?
思哲知道我的疑惑。她说,她是研究生班级里第一个结婚的人。很多同学也困惑於她的选择。有人提醒她,要多享受几年单身生活,别早早地成为整日操劳的黄脸婆。也有人告诫她,一定要争取经济独立,以免哪天男人变了心。她的一位好朋友,则以“我会一直交男朋友,但不会结婚”的单身宣言向她“示威”。对这一切,她说,她一笑了之。
既然思哲是一个对爱情又向往又恐惧的女孩,她怎麽又会这麽毅然地走入婚姻呢?
思哲向我讲述了她的恋爱经历。她与男朋友相识於大学团契。她起初以为,自己这是找到了一个完美的人,斯文、阳光、单纯,并且还有坚定的信仰。这总可以对抗那虚浮的“世俗爱情”吧?她怀著美好,如此幻想将来。
可是,现实让她从高峰上摔了下来。那个男孩有大多数男孩一样的“特点”,粗心,有时也很冷漠,生气的时候掉头就走,不浪漫,也不会说甜言蜜语。思哲努力把内心的需要告诉他,但结果是,她的需要越多,他越不能满足她。
他们像两个孩子一样,吵了又和,和了又吵。但稀奇的是,他们的内心却没有芥蒂,也没有伤害。这都归功於主──每一个“和”,都是他的工作,所以两人的道歉,每次迅速而又真诚。
然而他们的爱情,终究还是受到了挑战。男孩出国留学以後,他们渐渐少了联络,彼此也生分了很多。每次沟通,大家都不欢而散。那男孩认为思哲不理解他的艰难,而思哲说他不理解她的思念。等不到电话,思哲从失落到失望,从失望到悲观。两个人最终说出了分手。
思哲心里充满了埋怨。她不理解为什麽会经历这一切,只能把自己的伤痛带到耶稣那儿。她听见神对她说∶“我儿,你当将你的心归向我。”她意识到,对那男孩强烈的思念与爱,使她很长一段时间忽略了耶稣向她说什麽。
她把自己的心,再一次交给那位医治者。很奇怪地,她不再伤痛。在平静的日子里,她一日日地更新跟随主的脚步。
两个月後,那男孩回国找思哲,那一次,他们远远地看著,彼此会心一笑,竟然觉得昨天的伤痛好似一场梦。主,这一位大能的医生,用奇妙的方式医治了两个孩子。他们再一次走在一起,没有任何抱怨。
“有一天,我或许会离开你,或许,你会先离开我,但是,请记得,主永远不会离开我们。”思哲终於明白,她爱的这个男孩,仅仅是一个普通人,他会生气,会发怒,也会道歉。但是,神有无限的恩典、奇妙的看顾。有什麽比这更重要呢?因此,男孩提出求婚的时候,思哲欣然答应。
“昨日、今日、直到永远,耶稣不改变。万事万物都在改变,耶稣不改变┅┅”他们在婚礼上选了这首诗歌,因为他们已经亲身经历“人会改变,但主不会改变”。将婚姻以及未来交托於主,他们无限安然。
从前多愁善感的女孩已经长大。“我一直期盼完美的爱情,如今,我得到了更高、更纯洁的爱。爱就是交托,所以,我要学习的,就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托给我爱的主,也毫无保留地爱自己的丈夫。”思哲如此阐述她的爱情观。
自结婚後,她学习做可口的饭菜,学习整理家务、接待客人,在对方需要时,放下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陪伴对方。她做这些的时候,满有喜乐。她的母亲为女儿的改变而震惊──女儿从前不曾洗过一次碗,而且一直很骄傲地告诉母亲,将来一定要找个疼她且包揽家务的男人!如今母亲感到欣慰──女儿的改变,原来是有了一位比母亲更伟大的老师!
作者现居上海,从事文字工作
原载于OC104期 (图片来自网络)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