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的年头,有一种崭新的感受,在修道院的学习给了我很多新的空间和启发,真的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有了一种平静中的丰富感。

故事对你我的影响
今天的讲师是我们第一年的导师,MichaelJohnston。Michael是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他有心理学的背景,以及多年的灵性导引经验,他的沟通方式非常有条理,又很温和,他的语言非常适合我,而这一次的课程内容又是我非常喜欢的。
课程的介绍非常吸引我:整合人格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使我们能够在叙事脉络中探讨人格与灵性发展。为了让我们的生命具有深刻的意义,我们创造个人化的生命故事。故事是表达灵性的一种方式,在六种表达灵性的方式中,占据重要地位。叙事的好处之一是它能够建构个体的认同,而这一过程也揭示了我们的人格特质。在灵修指导中,我们分享充满信仰的神圣生命经历;同时,灵修指导也关注受导者如何透过叙事建构自身的认同。
上课前,我们阅读了两篇文章,还看了一个短片。一位来自内吉利亚的女作家谈到单一故事的危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透过许多阅读和聆听得到的,这些故事很多时候呈现得非常单一,获取渠道也往往是单一的。
例如西方的儿童故事书,媒体固定呈现某些地区的形象,这位女作家举例她自己从小所写的故事和画的图画,都是金发碧眼,喝着啤酒,望着窗外雪花的人,这些和他自己的生长环境是非常不同的。当她长大了去到美国上大学,他的文学作品又被教授批判缺乏非洲的真实性。这让我们发现,我们的认知建立在我们所知道的故事,而这些单一的故事局限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我们的生命里充满了故事,有我们说的故事,也有我们听到的故事,塑造我们的不是过去发生的故事,是我们内心所依附的故事。这是我在我90岁的婆婆身上深刻体会到的。她经历过那么多的年代,人生有那么多曲折,但在她心里留下的仍然是那几个刻骨铭心忘不掉的故事,那些故事的基调大多都是苦涩的。故事能传给下一代多少,我不知道,但是那个基调也深深地烙印在下一代的生命里。故事对我们的生命和灵性有关键的影响。
我们的人生充满故事
“自我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被讲述的故事。”这一句话正式开启了这一次的课题。属灵经验的表达方式可分为六种:隐喻、故事、对话、信念、仪式、群体,我想我们较忽略的是头三种。
在我们的信仰生活里,一般比较熟悉并且最主要的是信念、仪式、群体,也是教会普遍教导强调的。我们忽略了神在我们的故事里的工作,神透过我们的故事传递救赎信息,神也用许多故事向我们启示。我们在故事中找到神,也被神找到。
18世纪法国的一位修士作家Jean-Pierrede Caussade说:“我们的生命成为一张羊皮卷,我们的苦难和行动是墨水,圣灵的作为是笔,而上帝以此书写一部活生生的福音。”上帝要用救赎的故事代替那一个个苦涩的老故事,他用恩典和慈爱取代了我们的故事中悲情的基调。我们要透过讲述并且重述故事来唤醒解放的希望,并提供一个表达对更美好未来期待的框架。我想起旧约历史里神的百姓就是不断地在重述救赎的故事,表述一个群体的身份,表达对未来的希望。
自从学习讲道以后,我开始学习讲故事,讲自己的故事,讲家人的故事,有惊险的故事,有无奈的故事,也有搞笑的故事。我发现听众总是记得我的故事,喜欢在故事中找到他们共同的感受,他们在当中感受到我所讲的信息里的核心价值和力量。故事带给我们许多启发和感动。
其实我在每一个我所说的故事里都感受到神美善的本质,我常常觉得神的无所不在就是他常常出现在许多的故事里,我感受到他创造的人性,我体会到万物是本于他也归于他,他仍然在引导并且出现和介入我们的故事。我们与他的连结不也都在故事里吗?就像我总在他的救赎故事里找到了我自己一样。
当然我们也会发现人生充满了受苦的故事,或许是那些受苦的故事深深地刻在我们里面,自己的人性最深的情感在这些受苦的故事里是隐藏不了的。Michael Johnston用了几句简单的句子,说出了这些故事的美好价值:“故事使被压抑的问题浮出表面。故事赋予受苦之人忍耐与抗争的力量。讲述故事具有转化的力量。叙事使人能够认识并肯定在苦难中所经历的意义与恩典。”基督徒的见证,最美好的不一定是得到圆满的结局,故事的过程也是有力量和意义的。

7个探索自己身份的问题
课堂中,我们分成了小组,在小组里,我们个别回答这7个问题,每一个回答的背后都让我想起许多故事:
我每天最能意识到的身份是_________。我的答案是母亲和妻子,因为真的是从睁开眼睛到睡觉前,都为此努力。
我每天最不容易察觉的身份是_________。我的答案是被神也被人所爱的,可能因为忙着照顾他人,很少有机会接受他人的照顾。
在我成长过程中,我的家庭最强调或最重视的身份是_________。我的答案是忠实的家人,因为家人需要许多的帮助。
给予我最多特权的身份是_________。我的答案是工作中的主管,让我有许多话语权。
我认为最容易被他人误解的身份是_________。我的答案是我的专业领域中的专家,有些人可能会对我有刻板印象或期待。
与那些身份不同于我的人讨论起来最困难的身份是_________。我的答案是中间管理阶层的女性主管,这个里面有许多微妙的挑战。
让我感到受歧视的身份是_________。我的答案是移民和女性的身份,我已经习惯当中所承受的不平等的眼光。
走进一个神爱的故事

Michael Johnston说道,所谓的叙事认同就是在内化且不断发展的自我故事,为自己的生命赋予统一性、目的和意义的建构。你重构过去并想象未来,以解释自己是如何成为当下这个正在塑造的自己。有许多的社会因素和生活背景会影响叙事认同的建构过程。自身所处的文化在故事当中提供一系列的意象、隐喻和情节,作为叙事认同建构的资源。
身份的叙事建构往往基于对“自我的隐喻”的延伸与阐述。自我的关键象征体现在我们生命故事中的重要片段中。受导者依赖关键隐喻来表达自我与上帝的关系。这些隐喻塑造了受导者的生命故事。
最后的精彩总结彷彿带领我看到了一个隐喻的意象,我的人生就像是生在小溪旁,我周围的人都靠着这条小溪生活着,我的成长带领我顺着小溪的下流走,走到了更宽的溪流,看到了河流的急流汹涌,越来越宽,走着走着我竟然看见了这一条河流和大海的交集处,那些汹涌的急流遇到了大海就不见了,消失在广阔的大海中,是那么的平静。这就是今天的课程的总结,我们的叙事认同是有一个进展的,那个进展是渐渐地走进一个神爱的故事。
在故事中的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故事,同时故事也乘载了我们。
我的故事塑造了我。
我是故事的捕捉者。
我是故事的海绵,吸收来自外界的故事。
我觉察并赋予自己的故事的声音。
我书写并拥有我的故事。
我成为我告诉自己的故事。
故事赋予我统一性、一致性、目标与身份。
上帝闯入故事。
上帝的介入带来我对自我的不安与混乱。
我经历解构与迷失。
此刻,我被邀请去倾听那尚未被讲述的故事。
我越来越寻找爱在我生命经历中的临在。
我意识到,总有更多的意义、更多的恩典、更多的爱等待着被发现。
我正在学习书写最能带来生命的故事。
我与上帝共同书写我的人生。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