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巍峨的雅拉香布雪山脚下,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阿丹(化名)就出生在那里。悠悠白云在广阔的天空中飘荡,白和蓝相互融汇映衬,晕染出青藏高原独有的广阔和透澈。牛羊在起伏重迭的山坡上悠闲吃草,孩子们在山野间尽情地奔跑嬉戏。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和家庭的温暖,阿丹长成了一个快乐而上进的少年。他勤奋学习,准备考入心仪的中学。
疾病来袭
随着体育课下课的铃声响起,同学们三三两两,有说有笑,从操场走向教室。阳光照在阿丹因奔跑而微微泛红的脸上,他的小腿忽然一阵莫名的疼痛,他的眉头皱得越来越紧。刚开始他以为是剧烈运动导致的,但随着时间推移,疼痛并没有减轻,反而有所加重。一向报喜不报忧的阿丹不得已把情况告诉了父母。
阿丹父母立刻带他去当地医院,医生说可能是生长痛。按照医嘱吃药治疗后,腿部还是时而疼痛。希望与失望好像是高原上的风,突然刮起又骤然停止,毫无规律。这对朴实的藏民夫妇心里的快乐和忧愁也在孩子时弱时强的疼痛中时起时落。依照当地传统,阿丹父母满怀虔诚地一次次去到当地有名的亚桑寺,祈求超自然奇迹的医治,可是阿丹腿部的疼痛却与日俱增。无奈之下,一家人又去到拉萨的大医院,医生做了相关检查后,建议他们直接去成都接受治疗。
经过家人商量,爸爸担负起了陪同阿丹到成都治病的重任。或许是高原带给人的豁达爽朗,又或许是少年的纯真乐观,一开始阿丹并不觉这会是什么难以治疗的疾病,他估摸着大概一两周就可以回家,所以只收拾了一个背包就和爸爸踏上了去成都求医的路。背包里只有两件换洗衣物,其余全是课本和学习资料。
站在华西医院检验科人来人往的大厅里,当阿丹拿到报告单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他听不见周围嘈杂的人声,甚至感觉不到与他擦肩而过的人们,只有白纸上赫然印着的“肿瘤”二字,那么刺眼、可怕。尽管他曾经也设想过这个最坏的结果,可当他真的拿到那份沉甸甸的报告时,一种从未体会过的复杂情感翻滚着,一股脑儿地向他涌来,把他淹没了,脑中一片空白。
少年的成长
抗癌之路异常艰难,阿丹不得不面对各种严峻挑战:包括截肢。这样的打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更何况一个正值青春,对未来有无限遐想的少年!失去一条腿,未来的路怎么走,太挣扎了!多想在球场上和伙伴们再次肆意奔跑,并肩作战啊!
“小家”(小家项目主要为0-18岁异地就医的重症患者家庭提供救助帮扶服务)的工作人员看到了消沉的阿丹,希望帮助他走出这段人生低谷。杜老师介绍了两位同样来成都治疗肿瘤而入住“小家”的同龄人和阿丹认识,小伙子们很快就熟悉了起来,他们彼此陪伴倾听、加油打气。
“阿丹,你是最棒的。”“阿丹,会越来越好的。”在家人、小家工作人员、病友们的支持下,这样的鼓励渐渐地变成了阿丹的自我激励,一盏可以驱走黑暗的灯在他心中亮了起来。这道希望之光存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通过彼此相爱而被点亮,同时也让更多人对美好有了盼望。
阿丹积极投入了他的义肢康复练习,认真地做自己的人生试卷,那一阵阵由骨肉磨合所引起的疼痛,一颗颗因辛苦练习而流下的汗珠,都是美好存在于心中的证据,支撑他一次次迎难而上。
善解人意的爸爸
我想在这个艰难的治病过程中,一定有很多感动。
“是谁给了你动力和支持?”
“爸爸。”阿丹脱口而出。
“你觉得爸爸什么地方让你感到他很爱你?”
“所有的地方,我爸爸是完美的。”
阿丹再次十分迅速地回答,语气肯定。我能感受到阿丹同时也深深爱着爸爸。
“是的,爸爸很善解人意。”阿丹眼中闪过些微沉静,那是父爱在他心里泛起的涟漪吧。这深深的父爱里装着多少耐心啊!
在“小家”里,阿丹爸爸同样用善意和勤劳回馈大家对阿丹的关爱,尽管他不太会说汉语,但他总是微笑着点头打招呼,略带腼腆的目光里流露着友好。动手能力很强的阿丹爸爸,无论“小家”有需要帮忙的,比如电视要换地方,厨房的桌子要挪动,他从不吝啬自己的力气和时间。
所有人的生活都有喜有悲,但肿瘤患者的家属所体验到的喜和悲更为直接简单。“小家”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工作人员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常常坐在一起聊天。患病的孩子因为体力不够,不方便去户外运动,就常一起玩扑克牌,阿丹爸爸也常常陪阿丹一起玩,他们打趣逗乐,笑声在客厅荡漾。
阿丹爸爸每天去医院,心情也仿佛在坐过山车。如果阿丹的各项检查指标有所好转,病情得到了抑制,爸爸就会由衷地开心;当阿丹化疗中出现难受、恶心,体重有所下降,甚至是阿丹脸上掠过的一丝不适,都能让爸爸难过心疼。“善解人意”——阿丹对爸爸的评价是多么难得啊!让我想到了一句满有智慧的话语,“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罗马书》12:15)——这是对爱的一种美好注解,由世间那颗宝贵的父母心得以见证。
活出精彩人生
阿丹说希望今年秋天结束治疗后,立刻回到学校。他励志要在下学期参加中考,考上拉萨中学。为了帮助阿丹实现这个目标,“小家”联系到志愿者为阿丹补习英语和化学。
对此阿丹很感激,说志愿者老师讲课很好,英语和化学都有收获。尤其是英语学习上的进步很明显,因为英语是他最头疼的学科,这块明显的短板很影响他在年级里的排名。曾经只要上英语晚自习,阿丹就觉得特别难熬。经过两个月的英语补习,他惊喜地发现自己已经可以独立阅读曾认为的“天书”了。笑容在少年的脸上绽放,那是付出努力后的收获,以及对事物改变看法后的成长。
生活很像一个万花筒,可惜很多时候,我们只能从某些比较固定的角度去看待。而人生中的一些意外,却出乎意料地帮助人们抽离出原来的视角,发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多年前,我读了澳大利亚演讲家尼克·胡哲的自传《人生不设限》,其中有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尼克说,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接纳了自己是海豹症患者的事实。要真正做到接纳现实是极为不容易的。
我不禁想,年幼的尼克怎会有这样超龄的睿智?客观环境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命状态?破茧成蝶的故事或许有一定的启发性,那只蜷缩在茧里的毛毛虫,在孤寂里静静地等待着、在黑暗里渐渐地成长着。终于,因为足够的忍耐,它迎来了拥抱光明的那一刻。正是由于尼克独特的人生经历,让他不得不在忍耐中学会了接纳,学会了超越环境,活出精彩人生。
“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罗马书》5:4)愿所有正在经历艰难的人都能从眼前的困苦中学习忍耐,在忍耐中收获坚韧和超脱,从而生长出宝贵的内在力量。加油阿丹,加油吧,少年!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