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感恩,是一种生活方式 / 古墨

恩典带来感恩,感恩带来给予,而主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荣耀。

文/古墨

当收到一份令人满意的体检报告时,我们会感恩;裁员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时,我们会感恩;钱包并没丢失在路上,而是忘记在家里的卧室时,我们也会感恩……

生活中,“感谢上帝”常是我们脱口而出的话,但我们也会同意:我们的感恩有时只是陈词滥调,有口无心。我们说正确的话,并不代表我们有颗感恩的心。虽然每年11月留出一个星期四来列出那些让我们心存感激的事情,却无法养成日复一日的“感恩态度”。

两个层次的感恩

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是美国杰出的神学家和牧师。1758年,55岁的他死于天花接种实验,留下妻子和11个孩子。在他短暂而艰难的一生中,主用他来传道、教导和写作圣经中重要的概念,至今影响深远。

其中,爱德华兹谈到了两个层次的感恩。一是自然的感恩。这是对所得到的祝福心存感恩;二是出于恩典的感恩,感谢上帝本身,感谢他为我们所成就的。

第一种感恩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例如生活中的许多小惊喜,会让我们感恩。但是这种感恩是没有根基的,只是愉悦情感的抒发。

但另一种,是更深层次的感谢,感谢上帝是谁。这种感谢不去注意收到的礼物,而是集中于赞美给予者的品格和他无与伦比的爱。这种感恩反映了我们与唯一真神的关系。无论我们的处境如何,我们都会对他发出感谢。

感恩的基础是什么?

如果我们感激的基础是礼物的价值,而不是赐礼物的主,那这样的感恩很可能会伪装成偶像崇拜。

想象一下,一个年轻人紧张不安地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背诵将要表白的话。当他请求心爱的女友做他的未婚妻时,他真诚地想要表达清楚,让女友印象深刻。经过精心安排,求婚戒指安全地放在盒子里,又稳妥地揣进口袋。

求婚的那一刻,他高兴地向女友表白自己的爱。他打开盒子,女友欣喜若狂,但在一个激动的拥抱后,女友无法停止观看并滔滔不绝地谈论戒指的美。对此,年轻人很满意。

在听到女友说“我愿意”之后,她还陶醉在那个美丽的礼物之中。男友渴望从她那里听到肯定的话。他期待着听到女友能够充满爱意表达她对男友深深的爱。但令人尴尬的是,女友并没有说出这些话,她只是对戒指赞不绝口。

站在一旁的男友很困惑,因为她似乎对戒指本身很着迷,除了感谢他为她买了戒指之外,她对戒指的赠予者几乎没有一句表达情意、肯定或感激的话。

试想,如果我是那个年轻人,我一定会夺回戒指,然后逃开,因为我无法接受这样一份爱。但我们有时不也是这样对待主的吗?我们带着自然的感谢之心去接近他,因为他给了我们很多礼物,但我们并没有首先感激他是谁。我们太容易把礼物放在第一位了。

恩典导致感恩

如果我们只是注重礼物,那我们只会培养一颗不断索取的心,以至于不满足,失去了真正感恩的心。

德国牧师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在年轻的时候,指责他的德国同胞渐渐出现了一种越来越不知感恩的价值观,他称之为“廉价的恩典”。潘霍华牧师开始宣扬高贵的信仰的重要性,这种信仰能够体现出感恩带来的生命转变。他写出了《作门徒的代价》,成为有史以来在属灵生活上最有影响力和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后来,潘霍华牧师因为抵制希特勒而被关进监狱,那段时间,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刻地感受到谦卑和依赖他人恩赐的感觉:“在一般的生活里,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得到的总是比给予的多得太多、无限多,也没有意识到感恩会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

“琼妮之友”创办人琼妮,在德国的一个教会演讲时,一个叫伊丽莎白的盲人妇女担任她的翻译。她们坐在讲台上,琼妮坐着轮椅,伊丽莎白拄着白色手杖。休息时,有人把一本英语杂志放在琼妮的腿上。琼妮觉得这是本好书,由于四肢瘫痪,她无法拿起杂志来读。于是,琼妮对伊丽莎白说:“你拿着杂志,翻开书页,我就大声朗读,怎么样?这样我们都可以享受它。”

琼妮解释说:“这就是我们所做的。我需要她;她需要我。我们一起完成了一件对我们俩都有益的事情。基督的身体就是这样运作的。我们共同的缺点变成了令人愉快的优点。《哥林多前书》第12章描述了我们是如何互相需要的,就像身体需要脚、手、耳朵和眼睛一样。如果我们与其他基督徒隔绝,我们就使他们和我们自己变得贫穷。”

无论是潘霍华,还是琼妮,他们的经历都在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明白自己的有限,才会依赖上帝藉着他人给我们的帮助。

成为慷慨的人

人类从本性上不愿以感恩之心来荣耀上帝,因为这有损人自己的荣耀。当我们与家人互相生气时,我们不会轻易说“谢谢”。这就是人性的困境:我们都曾与上帝隔绝,完全不能拯救自己,没有基督,我们是无望和无助的。无论如何努力,我们都没有办法把自己从罪中拯救出来。

保罗在他的著作中多次诚挚地鼓励我们要感恩。他劝勉我们:“你们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稣,就当遵他而行,在他里面生根建造,信心坚固,正如你们所领的教训,感谢的心也更增长了。”(《歌罗西书》2:6-7)这里能够看出感谢的心是持续的一个状态,有“满溢”的意思,它是一个连续的动作。我们好像泉源,不断满溢。我们不仅要表达感恩之心,还要让感恩之心溢于言表,这样感恩就会渗透到我们所做的一切事中。

我们自身不能按动按钮,让感恩之心喷涌而出。我们是被动的那位,无法活出爱,是上帝把我们从未体验过的爱注入到我们空虚的心灵中,以至于我们被得到的恩典所震撼和驱动,从而学会感恩,进而渴望向他人展示恩典和慷慨。

有一个“3G”组合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感恩的良性运转。恩典(Grace)——感恩(Gratitude)——慷慨地给予(Giving Generously)。我们已经收到了这份免费且昂贵的恩典礼物,我们的回应是感恩,但感恩之后并不意味着结束。真实的感恩之心会激励我们以各种方式来表达感恩。

我们并不因为有了在基督里的新生命而踌躇不前;相反,这更激励我们过一种感恩的生活,这也催促我们成为慷慨的人。慷慨地奉献我们的时间、才干和财富。恩典带来感恩,感恩带来给予,而主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荣耀。

如果我们庆幸自己得到了上帝很多的恩典,但献出去的却很少,那么,我们会发现自己不过是吝啬的人,并没有活出感恩的真谛。慷慨的最大敌人是没有感恩的心。

如果我们明白自己只不过是瘸子,需要依靠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做拐杖,我们只不过是活在上帝怜悯之怀中的瘫痪者,那么,当我们承认自己一刻也离不开上帝时,我们才能进入感恩的恩典之境。

最好的感恩,不是片刻的感激,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本文刊于OC151

《“最好的感恩,是一种生活方式 / 古墨”》 有 1 条评论

  1. […]  ▸最好的感恩,是一种生活方式 / 古墨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