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苦难中学会感恩──读罗伯塔.班迪《黑暗中的舞者》

 

 

 

文/麦克

 

 

 

写残疾人的书不少,大部分属于励志类,就是说,这些书抒写的往往是残疾人之中的佼佼者,他们身残志坚,以超人的毅力与顽强,努力拼搏、奋斗,最终取得甚至超过了正常人的成就。他们的事迹,令世人惊叹,让同伴警醒。这些人包括了海伦.凯勒、特瑞.福克斯,在中国则有吴运铎、张海迪,等等。

这样的人当然值得推崇与赞美,但他们却缺乏广泛的代表性,人们并不视他们为普通的残疾人。而罗伯塔.班迪(Roberta Bandy)的《黑暗中的舞者》一书的主人公,却不一样。

罗伯塔.班迪的儿子罗布,不仅身残,而且智障,他一生中没有什么惊人的表现,更没有什么伟大的作为。他只是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残疾人,度过了自己艰难而短暂的一生。他的艰难,不仅涉及到自身,更加给他的父母与亲人,他们为养育、照顾他,付出了比常人多十倍乃至百倍的关爱、忍耐、劳苦、筹划。

罗布的生命有什么价值呢?他的生命给亲人和朋友,带来什么样的意义呢?他的生命又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呢?这是此书的作者、罗布的母亲罗伯塔.班迪,想要和我们一同探索的问题,也是她想要给我们说的心里话。

 

 

生命总是美丽

 

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这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第一个感受。人总是根据先天与后天的各种条件去区分人,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如按照肤色把人分成白种人、黄种人、黑人……按照国家把人分成美国人、中国人、埃及人……按照身体、心志完全程度,把人分为正常人、残疾人……

《黑暗中的舞者》这本书却让我们知道,在神的心目中,这些差别并不重要,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他精心创造的,都是他倾心所爱的。而我们每个人爱神的心,未必与神给我们的恩典、祝福成正比。

我们拥有伸展自如的身体、纵横八极的心志,却不一定感谢神;我们能够看到花草绚丽,听到百鸟歌唱,也不一定感谢神。我们会为自己的肚腹而奔走,会为股票、基金的涨落而绞尽脑汁、七上八下;我们甚至感觉不到风和日丽,月朗星稀,流水淙淙,花开花落……

而罗布却有一颗单纯的心,他不为外在的环境所搅扰,他满足于神所赐给他的一切。他学会了吃饭,用手语表达,弹钢琴,跳舞。他用这些、特别用跳舞,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天父的感谢。

他是一个虔诚的信徒,最喜欢看的影片是讲耶稣生平事迹的,且百看不厌;他喜欢去教堂参加敬拜,他愿意跪下来祷告,哪怕这样对他十分艰难;每次在教堂,他都有特别的看见,他总是伸手指向教堂的前部……

他就像田间的一朵百合花,神信实地供应他每日的所需。这样单纯与仰望的心,恰恰是我们拥有一切的“正常人”所缺乏的。

“虽然我们身体健全,但我们身上的缺陷一点都不比他少。”我们总是用自己有限的眼光去测度一切,如书中写到有一个妇女看到婴儿罗布,就对他母亲说:“我敢肯定你一定犯了罪。”这样刻薄的态度,与神的心意实在相去甚远。

圣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门徒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就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参见《约翰福音》9:1-3)

在罗伯塔.班迪质朴无华的叙述中,我们的确看到了神的作为,看到了他们一家人因罗布的诞生与成长,所产生的改变。罗伯塔.班迪原是一个姿容美丽的妇女,儿子罗布身体的多病与残疾,给她带来羞耻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她都不愿意给罗布照相,不想带他去参加社交活动。后来,神医治了她的骄傲和世俗的审美观,“他的生命引发我重新思考自己以貌取人的价值标准,使我的洞察力更加深远。”

 

 

相亲相近相爱

 

罗布出生后,医生曾建议班迪夫妻,把罗布交给公共机构照管,但班迪夫妻选择了承担罗布的一生。这也使得班迪夫妇二人更加相亲、相近,婚姻更加牢固、坚实。“我们在彼此身上,都看到了怜悯之情、坚定的信念和委身的精神,这是建立美满、持久婚姻的关键品格。我们之间的承诺变得更加坚定,我们之间的爱情也更加深刻。上帝的荣耀透过小罗布这个身患残疾的小小婴孩,临到了我们,显明了我们的真性情,昭示了他要把我们塑造成怎样的人。”

他们也学会了什么叫做感恩:“如果没有罗布这个残疾的孩子,我们会把生个健康的宝宝视为理所当然。罗布教会了我们什么叫做感恩。生活中原本有那么多的快乐,只是我们的眼睛看不到罢了。”

在照顾罗布的过程中,他们的爱心、信心、忍耐、盼望都成长,他们所得到的恩典与祝福也成倍地增加。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布赖恩,从小就性格温柔,对别人十分友好,显得比实际年龄成熟,这都是罗布的存在带来的祝福。

后来,罗伯塔.班迪夫妇又有了一对双胞胎女儿……神一共给了他们五个儿女。罗布的这些弟弟、妹妹都以罗布为中心,一切都以他为优先考虑。哪怕是看电视这样的生活细节,“孩子们为了和罗布待在一起,宁愿和他一起看那些他喜欢的节目,以他的快乐为快乐”。

他们都悉心地照顾罗布,给他梳头,与他温柔地说话。这都是神在使用罗布来建造他们的生命,使他们的心智和理解力早早成长、成熟。

罗布所带来的祝福,不止限于他们一家,也带给了周围的人与全社会。罗伯塔.班迪夫妇常常受邀作特殊教育的演讲,与人分享自己养育罗布的经验。罗布的经历被搬上了银幕,还编入了教材,促使更多人关注像罗布这样的人。罗布生命的意义再一次地得到彰显。

 

 

生命如此感悟

 

罗伯塔.班迪夫妇在陪伴罗布一生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难得的生命感悟。他们将之记录了下来。相信这些话语,也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与帮助。

当我们抱怨生活不如意、不如人时,能否这样去思想:“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生活如何,而是我们如何生活”?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痛苦时,能否这样去行动:“体恤一个人的痛苦,就意味着要承担对方的痛苦”?

当我们自己面临痛苦、艰难关头时,能否这样去相信:“盼望生忍耐!这种盼望,就是相信心灵之伤必能得医治”?

当我们与世人一同劳碌奔波时,能否有这样的看见:“原来从某种意义上,整个世界是一间巨大的候诊室,而我们每个人都是患者、伤员,都需要被医治,被拯救”?

当我们的亲人离去时,能否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地上都是客旅,是寄居的,最终都要回到属于上帝的永恒家园。我们只是到达目的之前,在这里做中途的短暂停留而已”?

亲爱的朋友,最后,让我们用罗伯塔.班迪的话语,提醒我们自己吧!“对我们而言,罗布始终是一个警钟,他提醒我们应当为自己能够说话、能够自如地行动、能够拥有正常的智商和能力而心怀感恩。他也让我们看到,与他的纯洁、无私、耐心和爱心相比,我们的差距有多么大。”

 

注:

《黑暗中的舞者》,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1月,(美)罗伯塔.班迪着,阚春梅中译。

 

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居北京。

 

《“从苦难中学会感恩──读罗伯塔.班迪《黑暗中的舞者》”》 有 1 条评论

  1. […] ▸从苦难中学会感恩──读罗伯塔.班迪《黑暗中的舞者》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