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赚钱真好啊What Fun of Money-Making!

 

 

 

 

文╱重生

 

 

 

 

来到新大陆,最大的收获,是学到“赚钱不易”。必须努力认真、汗流满面,才得糊口。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有义务满足他食衣住行的需要。稍稍长大后,他的欲望增加,更有同学朋友的压力(peer pressure)。如果他的要求超过你愿意支付的范围时,不妨让他学习享受工作成果的乐趣。在工作中可以学习到将来如何与上司、同事相处;养成负责任的习惯,知道如何善用金钱。

只要不耽误功课和学校活动,且一星期工作不超过10小时,打工的好处不胜枚举。例如长春藤学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者大有人在──许多工作在面试时,均把应征者的办事和沟通能力当作首要的条件,并不完全相信学校的排名。

自身在传统中国教育中成长的父母,几乎不能接受孩子打工的观念,这是纯西方的文化。我来到美国第一年上研究所期间,功课、考试、写报告均难不倒我,只是一碰到动手的事,就感到比美国同学差了许多。有了孩子后,才发现美国父母自幼训练孩子动手,使他们成长为自信、独立的个体。

至于孩子到了18岁就让他们完全自理,笔者倒觉得又似乎不太近情理,有点“冷酷”。如果将中西两种文化相融互补、各取其优,不是两全其美吗?

什么年龄才适合打工?适合做哪类工作呢?

1)一般而言,12岁就可以承担轻微的责任。女孩子可以照顾幼儿,男孩子可以当报童。日常家务中除草、铲雪、洗碗、看顾小动物等,都比较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承担。这些日日亲躬的小事,能帮助孩子们养成好习惯,长大后不会三天打鱼二天晒网。

2)15岁以后可以到超级市场担任收银员、包装工等。如果孩子在某方面有特长,也可以担任家教,或替人修电脑,做救生员等。

3)进入大学后,暑假尽量以实习的工作为主(internship)。即使工资不高,甚至没有工资,都值得去做。累积经验可以帮助孩子毕业后找工作。有些公司会因为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在毕业后主动请该学生加入。

许多中国父母抛不开“唯有读书高”的陈旧思想,不让孩子在看起来似乎没有价值又赚钱少的工作上花时间。但笔者认为,家长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孩子个性的培养、责任感的成型、价值观的塑造这些方面。一味满足孩子们的欲望,他们长大后就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和需要。送报童子将来也许是个成功的企业家;有责任感的小保姆,会是个好母亲;二厨说不准会成为餐饮业的翘楚……用自己的钱买的东西,孩子会格外珍惜,也更能体谅父母赚钱的辛苦!

30年前,半工半读者少之又少。但4年大学家教的锻练,确实让我受益一生。除了贴补家用,享受不做“伸手牌”的成就感外,我甚至因此选择了一生的事业:“教书育人”。

一位朋友寄来一则小故事:有个牧场主人,叫他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圣经《箴言》说:“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蚂蚁没有元帅,没有君王,尚且在夏天豫备食物,在收割时聚敛粮食。懒惰的人哪,你要睡到几时呢?你何时睡醒呢?再睡片时,打盹片时,抱着手躺卧片时,你的贫穷必速速来到!”(参见《箴言》6:6-11)

让我们帮助我们的孩子,帮助他们拥有勤劳富足的生命!

 

 

作者来自台湾,美国教育硕士,曾任职公立小学二十多年,已于2005年退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