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方遇到西方

 

 

 

 

文/重生

 

 

 

两种文化的激流中

 

大学读的是教育系,出国留学念的是特殊教育,找到的工作是教师。但巧的是,无论在何处、何地、何校,我总是发现自己是唯一的东方面孔。

在工作岗位上,我要以完全西化的方式来教学生;回家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又要以中国式父母的立场,把中国文化的优点传承给孩子。有冲突吗?一定!

东西两方在教育观念上的不同,其实渊源于文化。中国一直是君主制度,这种帝王思想一直影响中国人对家庭和养孩子的观念。这五千年累积下来的,是父母权大,家中长者说了算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而美国开国精神是自由民主,当初那些清教徒为了争取宗教自由,远离压迫,鼓起勇气搭上五月花号,乘风破浪来到新大陆,为了能自由敬拜,不惜牺牲生命。

这种精神传承下来,造成许多与中国文化相反的地方。在教育孩子上,比较重视人权,给予孩子较多自由及发展的空间。中国家庭调教出来的孩子,比较含蓄、内敛、有礼貌;美国家庭出来的孩子,好奇心重,勇往直前,有创新的思想。

当中国人把孩子送到美国的教育制度里,往往发现自己或孩子有点不适应。但常因为工作忙,加上语言沟通能力不强,无法深入地投入孩子的学校生活,去了解我们的孩子处在两种不同文化的冲激中,到底要如何调适,才能健康地成长。

再加上学校中有一些原则,是与信仰冲突的,在一个以基督为主的北美中国家庭中,当家长和当孩子都真难为啊!可是既然来到了这个国家,又没有回去的打算,你说,该改变和去适应的是谁?

 

 

我们给孩子的包袱

 

太过保护孩子:从一出世开始,中国父母就太过保护孩子。记得我抱着老大从医院回家前,医生再三嘱咐,衣服穿的合适就好,不必穿的太多。待回到家中,婆婆立刻将小人包上三层。

中国婴儿的照片中,常看到孩子被包得有如粽子一般。而美国孩子穿的比较轻松。这种粽子情结可以延续到成家、立业、生孩子,还不放手。

而美国孩子到了十八岁,就大事小事自理。如果是女孩,也许出嫁时,父母出钱,把婚礼办一办。也有父母一句话“没钱”,让孩子自已抓瞎的。

如何做到合宜?让孩子知道要独立,而父母绝对支持他、爱他呢?这是中国父母需要学习的。

 

 

太过重视成积

 

中国父母有时太过重视教育和成积,特别是功课,分数,可以十二万分来形容。当然,如果每间医院,律师楼都是中国人是最好的啦!所以在功课上常常逼得很紧,把高分的观念注入他的脑子里。SAT要补习,暑假要上进修班,在家也要给孩子额外的功课做。

我常听到中国父母向我抱怨美国学校课业太简单,回家又没有作业,好像中国孩子在美国学校都是放牛吃草,不知美国绝没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士大夫思想,拳击手都可以做总统。

课外活动、运动、校队,有时比功课更重要。那些在足球、游泳校队的同学,只要有教练的准许,可以提早离校参加比赛;但如果你因为要补习数理,想提早回家是不行的!

在这些课外活动中,可以学到领导能力、做事方法,和其它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替孩子做选择

 

中国父母喜欢影响自己孩子的决定,而美国教育重视个人(Individual)选择。我觉得这是东西差异的最高峰。

在中国人的聚会里,多半听到父母讲到孩子的问题,(其实有时只是谦虚而已);而在美国人的聚会里,给孩子正面的夸奖和赞美较多。

美式教育比较重视孩子的自我。中国父母却希望孩子照自己的意思选读科系,说学理工赚钱比较多,学艺术一定苦哈哈,等等。有一位朋友千劝万求,让他的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兴趣,去转读工程。结果,二年后,孩子还是回到他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如果孩子是乖乖牌,当然皆大欢喜,但问题是,事实上有许多时候事与愿违。

从一个孩子的出生,到成长、立业、成熟,是一段很长的路。我们身为父母所经历过的挣扎,他们迟早都会一一走过。加上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找到自巳的定点并不容昜,所以,这些孩子需要我们家长给予更多的理解。

孩子是神所赐的产业,让我们从他那里得到智慧,学会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孩子,使我们的下一代,有一个充满爱和喜乐盼望的人生!

 

 

作者现住美国宾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