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仁念
圣诞节前,我到忘年之交L的家去玩。由于患病和治疗,我差不多有一年没去了。一走进客厅,眼睛一亮,原来四周墙上挂满了油画:带着露珠含苞待放的玫瑰,乡间在芦苇花和青藤遮掩下的茅屋,开满各色鲜花的小径,以及不知地名的风景画……我好像在几分钟内遨游、饱览了世界上最美的景色,不禁为之叫绝。更让我瞠目结舌的是,这些全是L临摹习作。
L退休后,喜欢玩玩股票、看看录像,以打发独个儿生活的孤寂时光。她受洗以后,则参加教会松柏团契周三的活动。我知道她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国画组学画,后来又听说她每周去一个老年油画班,跟美国老师学油画。
这还不到半年,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竟能拿出这样高水平的临摹作品,实在让人惊叹不已。原来一双爱美的眼睛开启以后,居然具有这么大的潜力!
欣赏之余,我们不禁万分喜悦地不断互相交流。她也知道近年来我勤于笔耕,心情与挖到了“金娃娃”无异。我们都在年纪老迈的时候,获得了“金娃娃”。这使我联想起一个一直念念不忘的旧约中哈拿获子的故事。犹太妇女哈拿没有儿女,就切切向神祈祷,求神赐她一个儿子。神果然赐儿子给她,那儿子就是以色列士师时期最后一个士师和先知撒母耳。
哈拿当初若是对自己的境况满意了,自认虽没有儿子,但丈夫疼爱,有丈夫“不比十个儿子还好么?”那她就不会迫切向神祈求。所以,人要突破自己,是要从不满意开始。
“满意”跟“满足”是两个不相同概念,而人们常混淆两者,以为神要我们有一颗知足的心,就是要我们对目前的一切满意。却不知人若不是从不满意开始,就不会寻找新的突破、新的挑战。基督徒应该满足于神赐的恩典,却绝不要满意自己目下的状况,要去向神求方向、智慧和能力,使自己有新的突破。
据有关材料,人在一般情况下工作、生活,其实只运用了大脑活动能力的十分之一。那十分之九是多大的一个宝藏啊,这就是人的潜力。但你若是不想开掘的话,它也就一辈子沉睡在那儿,因此有那么多的“金娃娃”埋在那儿,你为什么不去向神求,像不会生育的哈拿那样迫切呢?
我回想自己,刚到美国一时无法继续任教的时候,正好五十岁。这时候很需要脱离旧的生活轨迹,发现、创造新的自我。于是我迫切祷告,祈求那个创造了我的神,让我突破过去的盲点,对自己有新的认识。
受神的指点,我决定不再以口,而是以手中的笔去开拓新的世界,因为我发现自己的创作力大大爆发。以前我在大陆工作了廿多年,文学创作只是一篇散文,通篇不过两千余字,估计也早就没有读者再要看它!甚至连我自己也忘了篇名。
然而我自1983年受洗以来,创作欲望极其强烈,特别是想以文字来传福音,前后竟创作并发表了五六十万字散文和小说。
也许有人认为我,原本是中文系教师,上课都能评论别人的文学作品,自己搞点创作有什么难的,哪算得上突破?殊不知我长期只知用眼、用口,早已染上了教师的“职业病”--眼高手低。因此我就将“动口不动手”当作突破口。我不愿自己成为一个只知开口评论别人,自己却根本不敢动手写的胆小鬼。
在动手的过程中,我总结了“四不怕”。
一、不怕寂寞。要想有新的开创,一定得努力,花时间钻研。因此要省下不必要的社交时间,甘愿寂寞。切记刚冒出的苗苗,怕“捧场”、“谄媚”之类的“铁蹄”践踏。
二、不怕辛勤。每个当过父母的人都知道,要抚育一个孩子长大,需要不怕辛劳。懒惰的父母很难养出健壮出众的孩子。
三、不怕挫伤。挫伤会使我难过,但不能让我跌倒。因为每次我都将伤口坦露在主的面前,他知道我的软弱,不会笑我,默默地听我倾诉。
四、不怕幼稚。旧约中神要他的子民将地里初熟之物,送到他的殿。哈拿也将幼小的撒母耳送到神的殿,让他在神的殿中成长。因此不害怕初熟之物生涩、有缺点。神会喜爱、神会引导。
愿我们都能不断突破自己,不断成长!
作者来自上海,现住美国新泽西州,曾在若歌大学任教。着有《海外校园》丛书中的小说《与子偕行》与新出版的散文集《十架下的春天》等书。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