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喊他回头

 

 

 

 

文/方仁念

 

 

 

在甜美的童声合唱后,Lucy(冯志蘅)走上了讲台,她那平静的话语,以无比的力量吸引了我。新泽西州若歌教会的每一对父母、每一个孩子,都那么熟悉儿童主日学主任Lucy。心中的圣灵告诉我,这是一位蒙福的、为主十分珍爱的儿女,然而我的理性却不断争议:她结婚五年多就失去了丈夫,带着一岁半的女儿走过如此孤苦的里程,这样的命不是再苦不过了吗?还谈得上什么蒙福?

我渴望能走进她的心灵世界。

 

 

乌云骤起

 

1984年5月的一个夜晚。为了赴台参加基督教医院的宣道服事,Peter(胡万来医生)和Lucy已将他们简单的行装运往了目的地。傍晚,女儿恩平(Esther)经过一天的蹒跚学步,已香甜地进入了梦乡。Lucy在厨房里赶紧烧了几个先生爱吃的菜。Peter常把钱拿去支援弟兄姊妹,因此做太太的只能在持家方面节省了又节省,加上整天得看护年幼的孩子,常感到亏待了先生。

可是,在吃晚餐时,Peter的眼睛好像笼罩着一种沉思的柔情,好像看不见他所爱吃的菜。“Peter,发生了什么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我饿了,先吃再说。”饭后先生又亲吻了一下熟睡的女儿,然后,望着妻子的眼睛单刀直入地说:“化验报告出来了,我得了淋巴癌。”Peter望着迷惑不解的Lucy,半天才接下去说:“这病看来比较严重,我们暂时去不了台湾了。”

这个夜晚特别宁静,Lucy在回味着他俩睡前的祷告,他们只向神求两件事:一,愿藉这件事使主得到当得的荣耀。二,或生或死,愿吸引更多人投入服事主的行列中。现在是Lucy独个儿向主祈祷,她喃喃道:“主啊,主啊!你让Peter得这病是要彰显你的荣耀,你定会像医治吴勇长老那样医治他的癌症,让他今后在福音事工中多多服事你。”虽面临如此险恶的病情,Lucy还是对主很有信心,她感到没有必要、其实也是没有勇气去想像今后的历程会有多艰难。

但思绪这匹奔马却不肯听令停止奔驰。她和Peter共同生活的每一时刻,如今在脑海中一一闪过。在檀香山学生查经班上,他第一次开口跟她说话便问:“你相信耶稣会再来吗?”哦!这么一个信仰上艰深的问题,他居然用来问一个初次见面的女生。婚后他们过着贫苦简朴的日子,不断迁徙颠沛。但每当她一看到Peter的眼睛,她就会安下心来,因为她知道他清楚神的带领引导。可是,难道神竟然是要把他引领向死亡吗?一想起Peter的肩膀可能撤走,他的手可能消遁,Lucy马上感到犹如跌入一个巨大的漩涡中,浑身冰凉地被吸着往下沉。“呵!不!主啊,不能!你最体恤人的软弱,你只是要磨炼我的信心。”她挂着泪珠又信心十足地继续祈祷。

 

 

他的道路光明吗?

 

1984年9月的一个早晨。坐在驾驶座旁的Lucy,眼睛直瞪瞪地望着前方,看不见身旁的姊妹正在悄然泪下。她耳际只响彻着恩平撕人肺腑的喊叫:“Mommy,我要Mommy,Mommy带我回家……”要是在以前,听到这哭声她会马上冲下车去,把留在姊妹家的恩平立刻接回家去,或是搂着她坐在Peter身旁。如今Lucy的心好似已披上钢盔铁甲,什么利箭也穿不透了。她的手脚也仿佛上紧了发条的钟摆,只会不停地摆动。她一周才能来看望女儿一次,然后就直奔医院。

汽车向着医院的方向奔驰,路很宽阔,然而在医院中躺着的Peter,路却愈走愈狭窄,愈走愈艰难。淋巴上开的刀,伤口一直敞着无法愈合。为了维系呼吸,又不得不切开了气管,于是Peter再也无法说话了。Lucy不得不整天陪伴在他身旁,预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现在她已经不大会流泪祷告了,泪水已经流干了,期盼神迹的信心虽未完全泯灭,但似乎也渐渐减退。看来,神这一次真的要把他带走了。主啊,既然如此,那你就行使你的权柄将他带走吧,只求你不要让他太痛苦了。是的,每当想起Peter的病状,她都觉得有一把锉刀在锉开他病弱的躯体,同时也锉碎了她的心。

然而奇怪的是,当她踏进病房,坐在Peter身旁,望着快要离去的亲人时,她又觉得他的路是愈走愈开阔,愈走愈光明。Peter已随时作好了离开这个世界的准备,他毫无伤感和怨恨,他看来是满有把握地知道:当死亡来临时,自己将回到天家。于是,Lucy又一次低下了头,主啊!求你将你的大力不断加添在Peter和我身上,即使在通过死荫幽谷的时候,也使人因有耶稣住在我们心中而闻到基督的馨香,主啊!求你让我们能无所畏惧地放胆前行。

 

 

不忍喊他回头

 

1984年10月8日深夜。要求陪夜的姊妹们在Lucy的坚持下回家去了,因为她知道迟早总有一天自己要面对这空空洞洞、再也没有Peter走进来的家。目前最需要的是一个沉沉的睡眠,让身心疲惫的躯体有一个暂时的歇息,以应付明天的种种忙碌。

一闭眼,Lucy就又看到那个拔掉了所有管子的Peter,他不再有生命气息,他的臂膀再也无力拥抱她和恩平,他的嘴唇再不会用那灿烂的微笑来亲吻她们。他走了,Lucy的五脏六腑也已被挖空,被他一起带走了。她听到自己对着电话中的亲人说:他已经回天家,在主耶稣怀里了。然而她的声音为何如此空洞?

就在这一刻,Lucy那充满了艾怨、舍不得的泪眼前重新出现了白天她所见到的另一幅景象:Peter一步步离开地上的躯体,在病房的那一端,主耶稣正伸开双臂在迎接自己的孩子。Peter满面笑容,就像学步的小孩子一样,幸福安全地投入了父亲的怀抱。耶稣抚摸着Peter的头告诉他:天国从不以年岁来计时光,也不以人一生的工作量来算价值,现在要把你接回家,因为你已荣耀了自己的父神……整个病房充满了神祥和、静谧、幸福的荣光,Peter就同在这荣光的中心。这景象是如此的真实,以至她虽舍不得他离去,却也不忍喊他回头。是的,她是不忍喊他回头,既然有确据Peter已跟主耶稣在一起,为什么她还那么牵肠挂肚,不能让他安心去享受天国的福分呢?……突然眼皮沉重,她陷入了酣睡。

 

 

Daddy在哪里?

 

1985年12月13日。在夏威夷一个美丽的乡村坡地上,竖立着Peter的墓碑。今天是Peter的生日,Lucy捧着一束鲜花,带着近三岁的女儿来到他的墓畔。山坡的顶端是湛蓝湛蓝的天空。远处大海用她层迭的波涛,一次次地抚摸着这块埋葬Peter躯体的土地,微风也以甜意的微笑,一次次欢快地亲吻着他的墓碑。就在耶和华所创造的苍穹下,人们自然会感到自己与天堂相距颇近。

Lucy将鲜花安插在花瓶中后,用手轻轻拔出缝隙里长出的一两根杂草。“Peter,我和恩平一起来看你。我虽然知道你绝不会睡在这冰冷的石板底下,却又觉得在这儿跟你说话离得近些……记得吗?在你离去的前些日子,我曾在你床头问道:‘如果你走了,我该怎么办?’你毫不迟疑地用笔回答我:‘做你当做的事。’你知道吗,现在这六个字就成了我的伙伴。每当我自卑自怜、自怨自艾地想逃避退缩时,这六个字让我清楚:你将我母女俩交托在神手中了,所以才会如此放心地离去。你该是最了解我的人,你知道我期盼能靠着你的肩膀,你理解我被欺侮和困扰的苦恼,然而你每次总对我说同样的话,‘没事的,主与你同在’。Peter,Peter,你真的那么放心我们吗?”

恩平迈着她那比一般孩子稳健的步子走近妈妈,突然她指着墓碑上爸爸的名字对Lucy说:“Daddy就住在这里吗?”面对孩子困惑的眼神,Lucy抬头微笑,用手指着天庭中心对女儿说:“不,女儿,Daddy不住这里,他正住在天堂跟天父和救主耶稣在一起。“他在天堂里做什么?他不想我们吗?在那么高的地方能看得见我们吗?以后我们还能遇见他吗?……”小女儿带着一连串的问题想探测天堂的秘密。

“他正跟天父和耶稣在一起。天堂有永远不灭的金灯台,永远开不败的鲜花,那里没有眼泪,没有苦杯。Daddy喜欢住在那么幸福的地方。但他是想我们的,将来有一天我们也会来到天父面前,他会拍着我们的头说:‘你是我的好孩子,我所喜悦的。’那时我们会跟Daddy在一起永不分开。”望着女儿眼中闪烁着的期盼的光芒,Lucy此刻如此清晰地感到:正因为她失去了丈夫,发觉肉体的一切都会失去,都是不可靠的,她的心才格外渴慕那份永不会失去的依靠和福分。也正因为Peter清楚她必得着这永恒的爱,他才放心离去。主啊!主啊!Peter不再在了,但你是永在的。

 

 

不惧黑暗与寂寞

 

1987年7月的一个傍晚。在夏威夷的海滩上,恩平正跟邻家的孩子及孩子的父亲一起嬉戏。海风拂来了女儿的阵阵笑声,却微微刺痛了Lucy的心。是的,小女儿正在一天天长大,只有母亲才深深地知道女儿多么渴望有个父亲能把她扛在肩头,擦干她的眼泪。没有父亲的孩子是寂寞的,没有父亲的女孩子更寂寞。

“Mommy,Alice的爸爸想带我们去远一点的海滨走走,可以吗?”得到母亲的首肯之后,两个孩子雀跃着走向远处。望着女儿健壮的小腿,前些时候的一段经历又涌上心头:恩平的关节红肿疼痛,Lucy抱着她四处求医,当医生说他怀疑恩平罹患了小儿关节炎时,她感到自己快崩溃了。那晚陪伴脸上带着泪痕的女儿睡着之后,她支撑着颤抖的身子向主祈祷,突然神的话语似蜜水一般充满了她的心:“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她的心中,一下子涌起了出乎意外的平安。母女俩安睡了一夜,第二天化验结果否定了医生的怀疑……

现在Lucy望着金黄沙滩上留下的两双小脚印,它们跟大人的足迹既重迭又分开,既杂乱又清晰……奇妙无比的神使霎时间前还伤感的Lucy顿时充满了感恩。是的,耶稣我主,感谢你,在我和恩平的两双小脚印旁,满布了你的足迹,你一分一秒没离开过我们。你是最宠爱恩平的爸爸,无时无刻不倾听她稚声的祷告。你同时也是最爱我的父亲,每时每刻都在抚平我心灵的创伤。

Lucy身不由主地站了起来,站在金色的海与金色的天的交接之处,全身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她高举起双手。她知道再过片刻,万物将堕入黑暗,但如今她毫不惧怕黑暗与寂寞,因为阳光充满了她的心。“亲爱的主啊!你知道我即将离开父母和熟悉的家乡,只身带恩平回到新泽西州去,在事奉你的道路上迈开新的一步。你比谁都了解女儿的软弱和胆怯,因此今天你再一次用你的大爱来充满我,叫我只管放胆远行,什么都不用畏惧,因为耶和华我的神必与我同在!”在亿万支金箭射向大海深处的那一刻,万籁都在回应着:“耶和华我的神必与我同在!”

 

 

坦露伤口,走出阴影

 

1991年的一个晚上。在家庭聚会上,Lucy正在作见证。

“前些时候有一位跟我很亲近的姊妹对我说:‘Lucy,我觉得你还没有从Peter死亡的阴影下走出来。’我马上与她争辩:‘这怎么可能?我不是曾在追思礼拜和很多聚会中见证Peter荣耀的离去,我不是不止一次地感谢主的保守和眷顾,感谢主……’但灵里的声音对我说:‘把你的伤口坦露给我,你何必自己治疗得这么苦?’

“于是在这一群坦诚交往、可以信赖的姊妹前,我将关闭多年受伤的心灵打开了,眼泪就像决了堤似的,Peter死后我没有一次这般的痛哭过。是的,一个沉稳、冷静、顺服的Lucy,在前台以基督徒应有的样式表演着,掩饰着帷幕后那个愤怒、怨恨、委屈的Lucy,这样的挣扎格外累人。我若不坦承这几年一直被压抑的痛苦和恼恨,并把它们向我唯一的救主发泄出来,那就像伤口表面结了一层疤,疮疤底下却涌流着苦毒愤恨的黄脓,它终于会让我走向灵性的死亡。”

虽然,我无数次地经历了主的大爱,它确会使我一时非常感动,也得着了力量,但过不久我重新会有那种被遗弃的困惑。假如我当初不是那么憋着,而能带着鲜血淋漓的伤口来到他面前,哭着告诉他:我是生你的气,十分生你的气,因为你把我心爱的带走了,甚至让我此时实在没法说我爱你,那我心灵的疗治反而会早得多。主是要他的儿女坦露伤口,他便会用那大能的手和着你的泪洗褪你全部的伤痛。他是要你投入大爱的怀抱,而不只是去摸一摸他的衣襟,试着自己去擦一擦伤口。”

当Lucy用平静的声音开始作见证时,刚才还大呼小喊、左顾右盼地照应着孩子的家长,一下都安静了下来,不论是慕道友还是弟兄姊妹,都把眼光紧盯在她身上。Lucy是那么的瘦小,坐着还占不到沙发的一半,连双脚都够不着地,然而她那温婉的语言中深藏着力量。这力量不是来自她那坎坷的经历,更不是来自所谓属灵词汇的堆砌,而是来自她那生命中孩子般的坦诚。

是的,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这般经验:当孩子在外面受了欺侮受了伤害时,他会到父母面前来撒娇、哭泣、发脾气,父母不会因孩子发了脾气就不爱他、拒绝他,而会用爱心去纾解他的痛苦。孩子在耍脾气后发现自己伤了父母的心,这时的悔改是从心底涌上来的,是深层面的。肉身的父母跟孩子是这般的关系,更何况是天父跟祂所爱的儿女们。听众的心与Lucy的心,因坦诚而交融在一起。

“是的,基督徒需要经历神的爱,但这仅仅是开始,你还需要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神,这才叫‘真知道祂’。人是神创造的,因此人的内心深处是知道神、需要神的,同时人也有需要,需要神接纳他。就像孩子天性知道自己有父母,需要父母,同时孩子也有天生的需要,需要父母接纳他。但人是矛盾的,需要人接纳自己,自己却很不容易接纳别人。而神就不一样,他永远按我们的本相接纳我们,因此你尽管坦露自己的软弱,把重担交给主,他最会做裹伤的工作。”

“过去我若是听人说‘失去也能蒙福’,我就会唾骂他是伪君子,该让他来尝一尝这失去的痛楚。如今我经历了失去,也经历了神的治伤,我的确发现自己肩上已承载了很多蒙福的礼物。只是我若不肯卸下忧伤的重担,我就无法发现主已经赐给我的新礼物。人一般认为得着是在受苦和失去之后,于是总在等待什么时候苦难过去,神再降福,其实这样理解是不全面的,在失去和受苦的过程中就能蒙福。因为我们人要的福分往往顶多只是有光彩有花纹的石头,而神要给我们的是金矿,这金矿就是主自己。”

 

 

失去的收获

 

1998年8月的一个夜晚。在笔者的客厅里,Lucy蜷曲在沙发里。尽管才动过心脏手术不久,可她脸上丝毫没有病容。我们谈了一次又一次。我们谈着孩子,谈着“空巢”时期,而我还迫切想知道:在她失去这么多之后,自己负担就够重了,怎么还能有爱心去爱别人的孩子?她怎么能在这繁重的岗位上事奉这么久,直到最近才辞了职静候主下一步的带引。

“不少基督徒会有一百个理由,推说自己没时间没水平来服事主。因为说是事奉神,可遇到的都是人。像我不仅要面对各式各样的家长,还要面对各式各样的儿童,不是好累人吗?为什么要选这样累人的服事呢?我想这跟我对主的认识、对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有关。因为我的失去,因为Peter的死,使我在观念上有极大的转变,从新的角度看待人的价值。主不像我们人,衡量人的价值,往往看他的资历、学识、成就、创造了多少财富。我们是神的儿女,我们的价值就是由此而来的。耶稣的复活给原无价值的人生带来了极大的盼望。例如一个残障儿童,由于他的缺陷确实给父母不少拖累和伤痛。但我相信神创造的每一个人都是他的宝贝,而不是废品。神是不造废品的,因神原是以自己的形像来造人,是可珍贵的。”

Lucy坚定的话音将我的思绪带到了若歌教会人来人往十分拥挤的走廊,我在这里多次遇见过几个年幼的孩子,牵着比他们高大得多的“大哥哥”,后者脸上没有表情,动作迟缓,一看就知道是弱智儿童,这“废品”不就明明摆在眼前吗?然而Lucy充满爱心的阐述使我不得不承认:即便是一个身心不健全的孩子,神使他成为多人的祝福,藉此培养了信心、耐心、爱心,这些都不是建立在看得见的人和环境上,而是建立在看不见的永远爱我们的主身上。

“我会在儿童主日学事奉这么久,孩子们也很信任我,是因为他们感到我了解并能以其本相来接纳他们,欣赏他们。因我深感每个人在主里都是极尊贵的,神肯定每个人的价值。人纵然有这样那样的弱点,但神能宽容他们,等候他们成长,按本相接纳他们,耐心地塑造,使他的儿女长成有基督的样式与力量。那我作为主的管家有什么权利不尊重不欣赏每个孩子呢?

我常对自己说,愿主的大爱浇灌我,让我这原本不会爱人、不易接纳人的人能起来,去爱跟我一样有各种软弱的孩子。观念有了转变,我就变得容易说鼓励的话。我常告诉孩子们:不要以为自己年轻不重要,神对你一生有着宏伟的规划,你要做的就是置身在神的大爱中,依靠顺服他的带领,以发出基督在你里面的馨香。”

Lucy回忆着、思索着,脸上透着爱的光芒,。我的心充满了甘甜,它告诉我:主实在爱她,爱Peter,爱她一家,主也实在爱我。那么,就让我们在经历和记叙一个人痛苦失去的过程中,浸润在神的大爱中,有丰丰富富的收获吧。

文后按:在采访Lucy的过程中,读到了张竹丽姊妹编辑的《胡万来弟兄纪念专集》。感谢她在主里的辛劳,使人们得以认识主的忠心仆人Peter和Lucy

 

作者来自上海,大学教授,现住美国新泽西州。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