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柏滔
人从哪里来?人要去哪里?这问题的答案是古今中外的人都在热衷追求的。
如何回答和回应
在各种哲学和宗教立场中,只有圣经给人一个肯定的答案:人是上帝美好创造物中的最高峰,乃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代表上帝在地上管理和享用所有受造物,因而享受和赞美上帝。然而人因误用自由违背了上帝,引致世界的堕落,并破坏了一切的和谐关系。
上帝用他的权能托住万有,也为堕落了的人类预备赎罪的救主基督耶稣。他原与上帝同等,但却降世为人,成为替人舍身的代罪羔羊,使信他的人重生成为上帝的儿女,变成新造的人。基督耶稣是宇宙万有之主,他以圣灵保守洁净上帝的儿女,还要再来审判一切的被造物,整个被破坏了的被造界都将在他里面得到更新。
这是一切相信圣经的基督徒的共同立场。但19世纪以来,声称寻找到客观真理的科学主义立场在全球挂帅,非基督教主流思想以人为物质进化的产品,认为世界是朝着继续自我改进的方向迈进。
基督徒是世上的光与盐(参《马太福音》5:13-16),既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参《约翰福音》17:16)。我们不该人云亦云,而应该分辨什么是上帝用科学带来的可以荣耀上帝的真理(参《诗篇》8),并思考如何针对主流思想作出有效的回应才能荣神益人。
在教会中一般信徒很少谈及上帝创造宇宙万物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
(1)这个问题涉猎的学术范围太广,需要更多神学和科学上的知识才能了解;
(2)一些基督徒认为这个问题是钻牛角尖,与传福音和造就信徒无关;
(3)神学家在这问题上的立场莫衷一是,普通信徒不知何去何从。
10个创造立场
“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简称CT)是相信圣经的福音派基督徒的媒体。最近(2019年1月)CT刚登出一篇英文文章(链接见参考资料),综合总结了10个创造神学的要点。这应该是福音派需要坚守的创造立场,可作我们的借鉴,兹简介如下:
10个福音派要坚守的创造立场:
1.创造神学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
因为神学家在这问题上的立场莫衷一是,意见的冲突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纷争,而且一般信徒以为创造神学是次要的教义,因此为了保持教会的合一,尽可能避而不谈。
但是忠于圣经的正统教会自古以来都注重创造神学。奥古斯丁(Augustine)坚持上帝从无中创造万物(Creation ex nihilo);阿奎那(Aquinas)说创造主是宇宙的第一因(First Cause);加尔文(Calvin)强调人需要通过上帝在创造物和圣经中的双重启示来认识他,上帝的爱包括他以权能托住万有和对信徒的保守;很多基督徒相信,人的堕落引起被造界的破坏,被造界也需要在基督里得到救赎和更新。这是环境保护的圣经根据,也是福音的基本内涵之一,基督徒不能忽视。
2.圣经(旧约和新约)都是上帝的话语,具有启发性和权威性,且是正确无误的。因此,所有圣经教导的,都应该被视为上帝的教训。但是我们也不否认圣经的人类作者使用他们时代的文化习俗来传递上帝的话语。
超过300位知名福音派神学家联署的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Chicago Statement on Biblical Inerrancy)说得好:
“圣经既然全部都是上帝所赐的,又是上帝逐字默示的,就在它所有的教训上都没有错谬或缺失;它论及上帝在创造中的作为、世界历史的事件,和它自身在上帝导引下的文学源流之叙述的无误,不亚于它在个人生命中为上帝的救恩所作见证的无误。”
这是正统教会古往今来的立场。
3.《创世记》1至2章是历史性的,具有丰富的文学艺术性和神学意义。阅读这些章节的态度,应是通过了解人类作者的文字来辨别上帝所说的话。
有些学者以为,圣经的创造记载是寓意性的,《创世记》从亚伯拉罕之后才是历史,但是根据《创世记》的上下文来判断,这种解释并不能成立。从《创世记》第1章至第37章,有11段历史的敘述,都有“这是……的日子(或后代)”的句式,大致上将《创世记》连贯成为一套对远古生活以及希伯来民族发展的记载。
大部分圣经学者都承认,希伯来民族的祖先(如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既然《创世记》记录是同一体裁,就没有理由否认亚伯拉罕之前的记录(包括亚当、夏娃)的历史性。此外,圣经其他地方(包括主耶稣自己)引用《创世记》都以之为历史事实。
《创世记》1至2章也有文学象征性的表达方法,如第1章的前3天和后3天被造物的对比,象征性数目如3、7和10的运用,等等,但却不影响圣经整体记载的历史性。
4.上帝创造并托住万有。这意味着他在大自然和超自然的过程中同样地彰显他的荣耀。创造物本身为上帝的作为提供了明确无误的证据。
很多信徒都受到主流科学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进化论是科学,创造论是宗教。换言之,前者是物质事实,后者是精神信仰。这种二元分立的论调,把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分割。活在这种“精神分裂”状态下的基督徒,周一到周六活在物质世界里,以唯物和进化的原则为人处事;到周日才把自己献给上帝,回到精神世界里,以信仰来调剂人生。你说上帝创造万物吗?那是形而上的东西,信其有则有,信其无则无,任君选择,河水不犯井水,似乎两全其美。
但这种想法并不合乎圣经真理,而是源自古希腊拍拉图的哲学思想。圣经告诉我们上帝是创造万物的主宰,又用他的权能托住万有。保罗针对类似以上的希腊思想说:“他(上帝)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参《使徒行传》17:26-28)所以神在大自然中的作为也是信徒探讨的对象。
5.亚当和夏娃是真实存的历史人物,他们违背了上帝是一件真实的历史事件,引致对整个人类真实的毁灭性后果。
使徒保罗系统地讲述了亚当在救赎神学中的地位(参《哥林多前书》15:20-27、《罗马书》5:12-21、《提摩太前书》2:11-14)。虽然他以亚当代表全人类,但显然,他认为亚当是在历史中无可置疑地真实存在过。《创世记》5章和《路加福音》1章的族谱中也以亚当为历史人物。这也是所有正统教会的传统立场。
一些基督徒以为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己证实了现代人类不可能来自仅有的两个始祖,但是这些从人类基因溯源的理论包涵很多群体遗传学的假设,受到不少其他遗传学数据的挑战。因此信徒若受限于主流科学意见而否认亚当和夏娃历史真实性的圣经立场,似乎是削足适履。
6.人类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因此在上帝所造的生物中是独一无二的,拥有特殊的尊贵。
进化论以为人与猿猴有共同的祖先,人类基因组的分析往往注重人类与黑猩猩有98%相同的基因排列(有制造蛋白质的编码序列),但却未注意到人类的基因图中,有95%以上的DNA,是不制造蛋白质的非编码序列(non-coding sequence)。在不同生物中有相同的非编码序列,暗示这些基因有重要功能,这些重复性DNA的长度却不一样,影响着遗传疾病。而且最近发现黑猩猩的Y染色体有53%以上与人类不同。
圣经说,人是上帝美好的创造物中的最高峰,要等到天地万物都造成了,才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为了代表上帝管理和享用所有受造物,也要代表万物赞美创造主。(参《创世记》1:26-27)人类并非脱了毛可以直立行走的猿猴而已。只有人类具有认知和交际能力,我们有抽象的思维、自我意识的反思和彼此相交的能力,使我们属于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类别。例如,人类拥有语言能力既需要身体结构上的特征,又需要我们先天而来的文法规则,真正的语言需要抽象的思维,字句是事物和意念的代表,我们借着字句的复杂排列来彼此交流。我们有崭新的的思维,还能将这些思想传递给他人。我们会自我反省,我们会慎终思远、吟诗作对,研究所在的世界、发明新的事物,也憧憬理想中的天地。
与猿猴结构和基因上的相似也可能来自创造主的相同设计,但是人类的尊贵远超一切生物,因为只有人类是照着上帝的形象被造的。
7.被正确地阐释的圣经真道和被正确地理解的科学事实之间是没有冲突的。上帝的“两本书”——圣经和大自然,最终是彼此协调的。基督徒处理现代的科学言说时,应该既要认真研讨,又要有洞察力,相信一切真理都是上帝的真理。
“宗教与科学之间的战争”的错误概念,源自实证主义。18世纪启蒙时代第一代号称反对基督信仰的哲学家,提倡以一套科学的哲学取代基督信仰。但历史上教庭与当时科学界的冲突,乃是对圣经和大自然的误解。基督信仰不但没有阻拦科学的发展,反而是孕育现代科学的沃土。虽然其他地方性的文化传统(如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因实用和常识发展出比中古时代的欧陆更先进的科技和学问,但是只有基督文化孕育出一套系统性和自我矫正的现代科学。
基督徒不应走向固守成规或趋众附和的两个极端,要以带着批判眼光以好学的态度来研讨有挑战性的科学与神学上的论题,因为我们知道基督就是真理的总结(参《约翰福音》14:6,《歌罗西书》1:15-17)。
8.基督教信仰与不同的科学起源理论相容,但它与拒绝上帝作为万物的创造者和保守者的任何观点是不相容的。基督徒应该对各种科学起源理论的优缺点进行评估。
基督徒对待起源的科学理论起码可能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它们可能有如下的优点和缺点:
(1)协调主义:注重现代科学与圣经记载的协调,但有强解圣经和忽视科学理论的可变性的危险;
(2)反科学主义:对科学采取警惕和批判的态度,但却往往避重就轻,忽视科学界已达成的协定是正确的可能性;
(3)信⼼主义:辨别信仰境界和科学研究的范围,但却忽视圣经的教义乃是建立在历史的根基上。
总之,我们对现实的了解只都是源于上帝的启示,但是有些问题是在科学和神学上都还没有明确答案的,可能是属于神的奥秘,我们要忍耐,等待主再来时才可知晓(参《申命记》29:29,《哥林多前书》13:12)。
9.基督徒应该坚信圣经关于创造的教导,但最终要谦卑地尊重其他基督徒的观点,而不是以排他的态度倡导神学上次要的立场。
基督徒应拒绝接受否认上帝作为万物的创造者和保守者的任何观点,但在有关创造和保守过程上的不同立场可能与整体的福音信仰无关。在讨论相关论题时,教会常用的名言可作借鉴:
“在基要的事情上,合一;在不重要的事情上,自由;在所有的事情上,爱”。
“只要存谦卑的心,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强。”(参《腓立比书》2:3)基督徒应该求同存异,竭力保守教会的合一。
10.一切创造物都在主耶稣基督里找到了它们的源头、目标和意义。主再来时整个创造将被救赎和更新,万物都将在他里面;天上的事物和地上的事物,都要与创造主和好。
根据圣经而来的独特的世界观与其他文化系统不一样,且有助于科学的发展。科学历史有很多证据,证明“信仰与科学互相抵触”是完全错误的观念。科学历史证明,基督教对现代科学有正面的贡献。早期的实验科学家相信上帝的创造。基督是万有的主,人为了荣耀他,为他管理万物,这样的信念引致现代科学的发展。
基督徒为上帝保养万物,但因为人的罪,上帝使“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等候在人“身体得赎”时与人一同完全得到释放。万有都因主耶穌的十字架而与上帝和好,成就“宇宙更新”(cosmic renewal),使悖逆的万有重归上帝的主权。(参《创世记》1:26,《罗马书》8:19-23,《哥林多后书》5:17,《歌罗西书》1:15-20)基督不单是教会之主,也是宇宙之主。
小结
以上10点扼要地列出基督徒在了解人类来源和未来方向时应有的立场,使我们能去芜存菁,在重要的基础上坚持信仰,却不用拘泥于次要的细节。
参考资料:
[1]Todd Wilson, “Ten Theses on Creation and Evolution That (Most) Evangelicals Can Support”Christianity Today (Jan.4, 2019),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2019/january-web-only/ten-theses-creation-evolution-evangelicals.html
[2]《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http://www.pcchong.com/mydictionary/Special/The_Chicago_Statement_on_Biblical_Inerrancy.htm
[3]潘柏滔《亚当存在吗?》,http://behold.oc.org/?p=15990
[4]高杰、阿克斯、拉斯金著,潘柏滔、钱鲲译《科学与人类起源》,http://behold.oc.org/mgz/ScienceAndHumanOrigins-S/ScienceAndHumanOrigins-S/assets/basic-html/page-1.html
[5] J.P.Moreland, Stephen C. Meyer, Christopher Shaw (Editors), Theistic Evolution:A Scientific, Philosophical and Theological Critique, https://www.amazon.com/Theistic-Evolution-Scientific-Philosophical-Theological/dp/1433552868
[6]潘柏滔《塑造西方科学文明的至要主因──〈科学的灵魂〉书介》,http://behold.oc.org/?p=3113
[7]潘柏滔、赵任君《创世记(归纳法查经)》,http://ocochome.info/聚会资料/分卷查经/
作者来自香港,获生物学博士和神学硕士学位,曾在惠顿大学(Wheaton College)任教41年(1973-2014),https://www.wheaton.edu/academics/programs/biology/faculty/emeriti-faculty/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