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他把生命留在了中国

愿安慰人心的上帝,在您接到我的死讯时,能安慰您的心。

 

 

 

文/贺宗宁

 

 

 

公元1868年(清同治7年)严冬的1月15日,在中国东北辽宁的牛庄,来华宣教的宾惠廉(William Chalmers Burns)自知病重,他决定写信给远在苏格兰老家年迈的母亲,与她道别。

“ 母亲:自从去年年底我得病,每晚都会时而发烧,时而发寒。这两天更是会出冷汗。我感到身体迅速衰竭。除非上帝斥责这个疾病,我恐怕日子不久了。我写这几行的字句,想告诉您,我很快乐。由于上帝丰富的恩典,我准备好了自己,不论是生是死。愿安慰人心的上帝,在您接到我的死讯时,能安慰您的心。我深信因为耶稣救赎的宝血,我们日后会在基督宝座前再相见。”

宾惠廉在床榻上与病魔挣扎,最后在4月1日病逝。享年53岁。他于1847年来华,前后一共20年。

 

 

早期来华的宣教士

 

满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一向严格限制洋人来华的活动范围。以致最早来华的马里逊、米怜,台约尔(戴德生的岳父),都只能在澳门附近活动。

1842年,《南京条约》允许五口通商,西方的宣教士才得以真正进入中国。在那个时代,绝大多数来到中国的宣教士,在西方几乎都是默默无名、热心爱主的年轻人。但是,其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宾惠廉。

宾惠廉在来华之前,已经是英国、北美非常有名的布道家。后来著名的宣教士,包括戴德生、慕安德烈与马偕等,都深受宾惠廉的影响。然而,因着主的呼召,他从欧美两洲轰轰烈烈的布道大会中,转到一个没有人认识他,又言语完全不通的国家,默默地为主从事拯救灵魂的工作。

 

 

从苏格兰到加拿大

 

1815年,宾惠廉出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附近的小镇。父亲是当地的牧师。童年时他喜欢户外活动,但也特别喜欢本仁▪约翰的《天路历程》。这本书对他一生有很大的影响。

他从中学到大学,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大学毕业后,在爱丁堡见习律师。他的父母亲一直为他祷告,希望他能走上专一侍奉上帝的道路。后来,他放弃了即将获得的律师资格,转入格拉斯哥大学攻读神学。不仅如此,他在那个时候看见了海外宣道的异象,于是向上帝许愿,愿意被差派到世界任何地方去传福音。

1839年,宾惠廉24岁,那年,他获得格拉斯哥长老会的讲道资格。就在此时,顿地(Dundee)圣彼得教会非常有名的牧师麦澈尼(Robert M. McCheyne),因为健康问题需要休养一段时间,他写信要求宾惠廉来代理。

在当时的苏格兰各教会里,圣彼得教会的会众以高水平著称。他们对讲台要求很高,接任麦澈尼牧师的讲台是件不容易的事。宾惠廉深知自己的不足,他在祷告中完全依靠圣灵的能力。结果,他的讲台得到会众的接纳。有人甚至将他与司布真相比拟。

同年7月,他应邀回到家乡讲道。他的信息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使得他不得不将会期一延再延。到了7月23日上午的聚会,渴慕的群众挤满了整个教会。他以《诗篇》110篇3节为题,要求会众负起基督的轭,背起他的十字架。圣灵运行在聚会中,许多人流泪,呼求上帝的怜悯。聚会从上午10点开始,一直到下午3点才结束。

从此以后,宾惠廉所到之处,复兴随之而来。慕安德烈就是在这个时候受到他的影响。宾惠廉的生命成为年轻的慕安德烈属灵的榜样。后来慕安德烈成为南非复兴运动的领袖。

这个现象一直持续到1847年他前往中国宣教为止。在这些年间,他四处去主持奋兴布道大会。每到一处都有许多人听他讲道。

1844年,宾惠廉渡过大西洋到加拿大主持布道大会,一直到1846年才回到英国。那时还年幼的马偕后来写到:“他的名字家喻户晓,我那年幼的心灵也颇受他思想的影响。”(引自台湾长老会史刊)。马偕后来到台湾宣教,迄今台北还有马偕医院记念他。

 

 

来华宣教20

 

1847年,盛名的宾惠廉接受英国长老会差会的差派,登上一条驶往中国的商船,经过5个多月的航行,在将近年底抵达香港。

来到香港,宾惠廉这样一个曾经享誉欧美、动辄吸引成百上千听众的布道家,如今在这个东方繁忙的海港城市,却每天面对着寥寥无几、反应冷淡的异国听众。

为了加速自己学习语言,他决定离开较舒适的欧洲人小区,在中国人小区租下一间简陋的屋子。他一方面学语言,一方面开始在邻近的乡村巡回布道。

每到一个地方,他就找棵大树,站在树下大声朗诵圣经。不用多久,他的四周就会有一群表情惊讶的村民围观。他就开始向他们解释所读的经文。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只对这个洋人感兴趣,对他讲的福音却嗤之以鼻。

在香港的这段时间,宾惠廉还留下一句名言“Always be ready”(常作准备,《彼得前书》3:15)。他常常勉励基督徒说:“你要随时准备好,跟上帝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与磨练之后,宾惠廉转往福建,在厦门、汕头一带传福音,辛勤工作了5年之久。他先后把自己深深喜爱的属灵名著《天路历程》翻译成厦门话 与官话,使之成为中国教会早期重要的一部灵修书籍。

1855年,宾惠廉进驻上海,与年轻的戴德生相遇,进而成为一对互相敬爱的同工,在一起服侍了相当一段时间。宾惠廉比戴德生年长17岁,且早他4年到中国宣教。因此戴德生把宾惠廉看为属灵的导师。

戴德生曾如此描述他们在一起配搭侍奉的美丽情景:“1855年底,在上帝带领之下,我认识了英国长老会传道会的宾惠廉牧师。我们联袂出发,住在船上,前往江苏以南、浙江以北的大城小镇宣讲福音。”

戴德生也谈到宾惠廉留给他的印象,以及对他的影响:“他对上帝的话语极之爱慕,生活圣洁可敬,并且与神紧密相交。数个月来与他在一起,使我受益匪浅。”“他(宾惠廉)以祈祷为呼吸,以上帝的言语为饮食,深深的感觉神的同在。” ①

1856年,宾惠廉与戴德生一同从上海到广东潮汕一带宣教。后来,戴德生离开,转向其他禾场。宾惠廉则留在汕头,建立了汕头长老会堂(现改称市西堂)。

在汕头的第一位信徒陈凯林是于1859年由施饶理牧师(George Smith,后继宾惠廉在汕头牧会)带领归主。他原是清朝的官员。后来在1882年,成为第一位在汕头被按牧的传道人。陈牧师的后代移民东南亚。他的外曾孙是创办新加坡远东神学院的杜祥辉牧师。

 

1863年,宾惠廉到达北京,在这里工作了4年,将许多诗歌翻译成中文,也正式地完成《天路历程》的翻译。

1867年,他到中国东北,在牛庄(今辽宁营口)侍奉。年底,他染病,第二年春天病逝。

宾惠廉在华20载,先后在香港、汕头、厦门、上海、北京和辽宁营口牛庄等地宣教,为中国教会奠定了福音的基础。

 

 

注:

《戴德生传》第27章,证道出版社

本文选编自《教会历史这一周》,此专栏每周推出教会历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原文刊登于《举目》官网(https://behold.oc.org/)和脸书,并摘取精华做成5分钟视频发布于橄榄社区网站(http://ocochome.info/)。

 

 

作者曾任北加州学区教委,现住美国南加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