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将眼睛的遗传率设为50%,结果表明从眼点进化到照相机似的眼睛需要363,992 代。
文/鲍约瑟
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承认,眼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设计,能调适不同焦距,控制光量,校正球面象差和色差。眼睛可以因大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说法是极度荒谬的,但他仍相信,按照其逐步进化理论是可以成功解释的。但是,一个半世纪过去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仍没能解决这个难题。
复杂的结构
眼晴是一种具有光学结构的器官,类似于照相机,但远比照相机复杂得多。
如果拿眼睛和照相机类比,眼球相当于照相机的机身,角膜就像一个保护镜头和滤色镜。眼睛的晶状体与照相机的光学镜头一样,能生成没有球面象差和色差、与实物完全符合的倒立影像;还能自动对焦,使影像保持清晰。虹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中间有孔,即瞳孔,能通过睫状体的收缩或放松来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和进入光线的强弱。
另外,为了保持球形和眼球内适当压力使眼球能正常工作,在晶状体与角膜之间的前房,充满着透明的房水;在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约占眼球的五分之四的空隙,充满着清澈胶状的玻璃体(图1、2)。
图1. 眼球的结构
图2. 眼晴和照相机一样,产生一个倒立的物像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位于眼球内壁,含有高度敏感的感光细胞;其中约600万个为锥状细胞,1.25亿个为杆状细胞。锥状细胞为视网膜最敏感的感光细胞,能够分辨颜色。高度密集于成像的聚焦处,称为黄斑,是眼睛能分辨色彩和看得最清楚的地方,但在黑暗环境下敏感度很低。杆状细胞分布于周围,不能分辨颜色和细节,但可以在夜间视物。
奇妙的成像
视网膜的感光范围极广,不论在阳光下或黑夜里都能捕捉到影像。最好的人造底片只适用于强度相差1,000倍的光源。当人从亮处进入暗室时,眼睛对光的敏感度可以提高2,000倍,所以能暗中视物。即使所看人物背对强光,仍可看得很清楚。而用照相机在背光的情况下拍摄人物,常常会出现人物曝光不足的现象,须用闪光灯来补光。视网膜还像高速计算机;据估计,在将影像传送至大脑前就进行了每秒100亿次计算。
但是与照相机结构相似的仅仅限于眼球本身。单靠眼球所得到的影像,与针孔照相机一样,只不过是倒立的平面图像。要得到平时所见到的彩色立体正像,不但要有双眼,还必须由每侧6条眼球外肌肉对两眼进行协调,使之同步,并由视网膜经神经传达至大脑、由大脑进行最后的成像、校正和综合,才能完成。
眼睛还自带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功能,成像之后能迅速增强图像反差、调整颜色,并保留在大脑中。这些全自动、全方位的结构和功能是任何最高级的照相机、摄像机和最精密的其他仪器所无法企及的。两眼的位置不同会使所见两侧图像存在细微的差异;必须经过大脑处理、合并后,才产生一个正立的立体图像。
如果将眼睛看到的图像分成内外各半,光线在经过晶状体后,图像的鼻侧(内侧)半会投射于视网膜的颞侧(外侧) ,而颞侧半会投射于视网膜的鼻侧,产生倒立的影像(见图2)。视神经在传导时,进行了交叉。但是,交叉的仅仅限于鼻侧半,其颞侧半并未交叉。交叉后的鼻侧半与对侧未交叉的颞侧半合并,且继续行进。到达大脑后,由大脑将两眼所见的图像综合成一个(图3)。
图3. 视神经交叉和大脑使两眼所见的影像合并成一个
进化的假说
进化论者认为,第一个由感光细胞团块组成的眼晴始于约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单细胞生物因为突变就有了感光器。在进化成多细胞的生物后,部分上皮细胞发生突变,转化成能感光的色素细胞,并与神经纤维相接。随着不断的突变,这些色素细胞内陷成杯形,并逐渐加深;杯口也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一个眼腔,成为针孔成像的眼睛。在进化过程中,空腔渐渐被透明的组织填满并分化出了玻璃体和晶状体,逐渐完善变成现代的眼球( 图4)。
图4 眼的进化
1994 年,瑞典生物学家尼尔森(Nilsson) 和佩尔格(Pelger )设计了一个计算模型,将鱼眼进化拆分为近2,000个步骤,用电脑模拟了从感光点(眼点) 开始进化到具有晶状体的眼睛的整个过程,观察这一过程用了很长时间,但并没有把巩膜和光感受器等的进化时间估计在内。他们假设眼睛的进化存在着无数步微小的变异,把每一个微小变异设置为1% 的改进,算出了从眼点到具有晶体的眼睛共需要1,829 个1% 的改进。
他们还将眼睛的遗传率设为50%,结果表明从眼点进化到照相机似的眼睛需要363,992 代。以一代为一年计算,约为364,000 年。他们以此来证明眼睛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进化。
进化论是否解决了达尔文的这个难题呢?看来并没有,因为他们没有解决为何会进化和如何进化这两个主要问题。
进化中的困惑
眼睛由多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特殊细胞组成,包括透明的角膜和晶状体,能感光并将其转换成神经脉冲的杆状细胞及锥状细胞,以及能收缩和放松的睫状体和虹膜,等等。这些细胞在人体其他部位并不存在,为何专门出现在眼睛,从平面逐渐凹入成球形,而且各种细胞刚好在需要的地方突然出现,各就各位,自行组合,并精细微调成有完美功能的精密光学仪器;对此,进化论并没有能用达尔文理论中的那种碰运气似的突变和自然选择来解释。
眼球只能成像,必须经过神经传递至大脑,经过处理,才能真正“看见”。因此,在眼球进化的同时,必须有视神经和大脑同步进化,才能有功能。进化论者对眼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眼球,对眼球、视神经和大脑三者何以能同时存在并协同工作,尤其对视神经在传递信息时,两侧都各有一半的神经纤维进行交叉,都避而不谈,因为他们无法解释。
进化论所说的各部件逐步进化,不会自行将这些完全不同的部件同时拼凑在一起,而需要有外力介入。但生物本身并不知道可以有能视物的眼晴存在,既无意愿也无能力使之发生。同样,大自然并无智能,不知道眼睛会有什么需要,不会因眼睛需要而予取予求,也无法改变DNA密码来配合眼睛在进化过程中各阶段的需要,更无本领制造这样复杂的光学仪器。
所谓适者生存,不过是在已存在的品种中淘汰一些被弱肉强食和不能适应环境的个体或品种而已,即使给予无限长的时间,也无法完成进化。
实验的缺欠
进化论者声称,眼睛在从原始进化到完善的过程中,每进化一步,眼睛的功能就改善一些,比原先的要好。但是,眼睛是由多个不同性质、不同形状的部件构成的一个整体。各部件必须同时存在,相互配合协作,才会有功能。从角膜一直到大脑,如果任何一个部件短缺或有了病变,就会失去功能,影响视力。因此,即使能偶然自行进化,这种不完全的结构,也不会有功能。试设想尚在逐步进化中的倒立影像,形状、位置、透明度不当的半成品角膜和晶状体等,如何能有功能?
尼尔森和佩尔格的计算模型的实验存在着很多缺点,并不能证明什么。
首先,这是一个人为控制的实验,完全按进化论的观点设计,不是在自然界随机发生的,并无客观根据。它预设了起点和终点;也就是说,从起点开始,必须走到指定的终点。如果出现了与设想不符合的情况,就予以剔除,从而排除了其他可能性。
其次,后天获得的改变是不会遗传的。失去一腿者的后代仍是四肢齐全。变异一定要通过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非常少见,在人体约75兆(万亿)细胞中,发生率只有千万分之一,甚至更少。按特定次序排列的五次突变的发生机率为1: 10,000,000,000,000,000,000,000。因为人体有防卫机制来防止突变。即使偶尔发生,也能自动加以修复。
至于有益的基因突变就更少了,可说是绝无仅有。突变的绝大多数都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如白血病等。有益的突变也只是有利于适应当前改变的环境。其代价是失去一些信息,而不是获得。而从简单进化到复杂所必需的是增加新的遗传信息。在环境再度改变时,由于失去信息,往往会或多或少地减弱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上帝的创造
照相机的存在,只能是被造的,这是人人知道的常识。而远比照相机复杂的眼晴,进化论却认为不是被造的,而是偶然自我形成的。但是从上述以及常识和逻辑来看,自我创造是不可能的。
圣经说:“因为房屋都必有人建造, 但建造万物的就是上帝。”(《希伯来书》3:4) “你的手创造我,造就我的四肢百体。”(参《约伯记》10:8) “能听的耳,能看的眼,都是耶和华所造的。”(《箴言》20:12)
达尔文的进化论至今仍无法解释眼睛为何和如何进化的。所有证据都支持眼睛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具有无比的能力,他说有就有,所造的是一个各部器官齐全的活人,眼晴当然也是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器官了。
作者现居洛杉矶。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