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让我这个格桑志玛像小小的芝麻一样,一点一滴地把主的爱给出去!
文/于曼丽
9月了,仍是秋雨绵绵。坐上公车,行进在成雅高速路上,道旁的花、树被雨水洗得发亮。空气清新,心情也格外地好。手机响了一声,是女婿发来的短信:“妈妈,愿上帝祝福你,愿你成为这一行的支持者和鼓励者。”一时间,心里充满温馨和安慰。
那路,又惊又险
我们一行4人去藏区看望王姊妹和一群藏族朋友,同时给藏族的孩子们上电脑课。
雨一直下,车开出高速路,进入318国道,一块醒目的牌子立在路边:“前面塌方,抢修道路,车辆慢行。”我们只好停下,一停就是40分钟。司机告诉我们,从现在起车辆只能单边放行,何时收到命令,何时才能出发。这样的关口,还有5道!司机说:“再急的性子,也给这路磨疲了!”
路又烂又泞,有时泥石流把路挡了一大半,山上的碎石不断地往下滚。自从5.12大地震之后,国道两旁的大山似乎都给震松了,一下暴雨就塌方,路不断地修,山不断地垮……我们只有为安全默默地祈祷。
就这样,一路上停停开开,开开停停。有时山在脚下,天离我们很近;有时雾绕群山,我们又被群山包围。偶尔会看见翻倒在排水沟里的车,我们不断地为行程安全祈祷。
原本下午2点到康定,结果晚上6点多才到。顾不得休息,我们又坐上来接我们的陈弟兄的车,再次出发,一直开到天快黑。不料山上起雾,能见度只有10米。我们便在新都桥住下来,这里的海拔是3500米。那一夜,我头晕得整夜不能入睡。
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7点半又开始往雅江方向前行。昨天下了一夜的雨,路依然泥泞,车在杂着碎石的泥路上颠簸前行。车身溅满泥,前面车窗开一小缝,泥浆就会沾到后面人的肩上;根本看不清对面来车的车牌。
这一路,我们翻过了3000多米的二郎山、4298米的折多山、4400米的高尔斯山和4300多米的贡嘎山雪宝顶,终于进入了川西大峡谷!
感谢主,为我们预备了一位技术精湛,又心细如发的好司机,带我们平安、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那地,等待收获
羌藏地区,山高路险。以前人迹罕至,现在开发旅游,来的人多了。但真正在这里定居的汉族,仍是少数。我们的朋友继弟兄和王姊妹一家,是今年定居在这里的。这一次,我们跟着他去探访当地的藏族朋友。
在雅江一条峡谷旁的山坡上,我们走进了仁泽家。花开墙院,狗吠人笑,主人热情地把我们迎进门。走过厨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镶着银边的新灶台,厨房墙上挂了十几条腌肉,足见这家的富有。
上楼来到宽大的客厅,里面摆着一套绘着藏画的沙发,还有两条大长桌。仁泽弟兄介绍说:“这是我爸爸做的,也是他画的。”
屋内有电视,屋外有“锅盖”。一条长木桩上挂了两只大喇叭,被我猜中了,仁泽是那里的村长。
热腾腾的饭菜摆了一桌,听说我们要来,仁泽的妻子从昨天就开始忙碌了,为我们炖了一锅香菌牛肉汤,蒸了馒头和包子,炒了好多菜。她穿着艳丽的藏服忙前忙后,但始终戴着帽子和眼镜。一问才知道,几年前,她上山捡菌子,被老熊拍了脸,是继弟兄想方设法把她转到北京医治,找了许多爱心人士和基督徒朋友凑钱,帮她捡回了一条命。
在北京的两个月里,他们与那些非亲非故的基督徒朋友相处,深受感动,不久即认罪悔改,归向了耶稣基督。
饭后,我们一起聊天。我对仁泽弟兄说:“我一走进你们这里,就想起几年前我去过的甘肃某地。那里建了十几个查经小组,有一间能容纳40多人的小教会,教会的墙上贴着一张奖状,是当地政府奖励教会在集资建桥工程中,作出贡献的证明。”
我讲完,看见仁泽弟兄两眼发亮。我说:“只要我们活出基督的见证,别人就会因此愿意来认识基督。”他微笑地点头。
我们为他家做了祝福的祷告,一起到他家的晒坝合影。放眼望去,天是那样的蓝,地上的玉米正结实待收。
是的,庄稼熟了,等待收获!
那民,又美又善
告别了仁泽家,我们又在泥地里走了三四个小时。在扎坝山脚下的小溪旁,我们冲洗了车的水箱和底盘,才向最险的扎坝山上白马雍珠家开去。白玛雍珠一家住在3200米的山顶上,那条山路又窄又滑,尽是向上的急弯。司机几次急转上不去,又要再加马力拐上去,稍不留神,就可能滑下悬崖!
雍珠的爸爸骑电瓶车来为我们带路。终于,我们在傍晚6点多到达雍珠家。一家人早就在路旁等着接我们了。雍珠家有3个姊妹,姐姐已成家,姐夫是走婚,今天知道我们要来,特地买了许多东西。
黑黑的客厅也是厨房,非常简陋,墙上挂了一头臭猪,据说已经挂了20多年,但其实一点也不臭。平时,哪怕是节日,他们都不吃,只在奶奶去世时才吃了一点。
一进门,他们就预备了热热的酥油茶。晚饭开始,我们和他们全家都席地而坐,有肉的菜放在地中间;而他们每天的菜就是一碗土豆。
雍珠从小就有心脏病,王姊妹和继弟兄知道后,找人帮助,手术很成功。在住院期间,雍珠认识了很多基督徒,他们教她识字,让她知道是主耶稣医好了她,让她知道生命的可贵。
如今,她可以拿着姊妹们送她的手机发短信了。雍珠的妹妹多吉上小学4年级,她每天6点起床,走2个小时去山下上学,晚上再走2个小时回来。
晚饭后,主人为我们在厨房铺好了地铺,让我们盖崭新的被褥。但在这3500米的高山上,我又是一整夜未能合眼。第二天早上,我走上屋顶,对面山上雾像白纱一般环绕在起伏的山间,真美啊!
吃早饭时没看见爷爷,吃完饭,看见爷爷杵着棍一踮一跛地回来,手上提着新采的蘑菇。
车要开了,白马雍珠一家含着泪,手里拿着送给他们的圣经,依依不舍地和我们告别。藏汉本是一家,相信雍珠这颗蒙爱的种子,会在这里开花结果。
那群孩子,聪明好学
下午,终于到了道孚。雨停了,天色湛蓝,白云像绵羊,一群一群地游荡在蓝天上。
这里是继弟兄他们租的木结构套房,底楼过道隔出了一间,能坐十来个人的电脑教室。旁边客厅里挂了一个大大的“爱”字。我们刚坐定,主人就给每人送上一杯热腾腾的酥油茶。
来学电脑的孩子都是在校初一和初二的学生,他们有的只接触过手机,有的去电脑房打过游戏,但从未认真地学过电脑。同行的黄老师已经是第3次来这里了,每次2天,教孩子们学习操作电脑。他们领受得很快。
黄老师用投影教学,直观、形象,易学。他每次给孩子们带许多书签、钥匙链、笔记本等小礼物,还把上一次拍的照片洗好,送给他们。孩子们很盼望他来。这一次,他们学会了制作表格,还给老师写了一封信。
空闲时,王姊妹带我走访了几位藏族朋友。一路上,孩子们看见她,都亲切地称她“美女妈妈”。我们去一家小食品店,与店主聊天时,知道她的弟弟开拖拉机翻车,脊柱骨折,住在成都的一家医院。我记下了手机号,准备回成都时去看望那位藏族兄弟。
我们又去了一位学生的家。他的父母正在补修院墙。王姊妹送上给他们拍的照片,主人非常高兴,请我们吃自己栽的苹果。我们正聊着,女主人的弟弟从寺庙回来,开始有些紧张,后来我们聊多了,就放松下来。他除了学佛经,还学习其他知识,曾去北京等地学习过。
他认为基督教就是上天堂,但天上有九重天。我们说,佛教要靠自己修,但基督徒要完全依靠上帝。就这样,我们谈着各自的信仰,彼此聊得很开心,留下了QQ号,说今后增加更多的了解。
那份使命,无法放弃
我问王姊妹和继弟兄,为何会留在这里?
王姊妹说:“我们两个都爱藏族同胞,就走到一起了。不过最终定居在藏区,却是来自上帝的感动!”学财务专业的王姊妹,大学毕业后,在一间事务所工作。偶然的机会,她和一些朋友去羌藏地区看望学生,与一些藏族朋友交流,她就爱上了藏区。回来后,她读着上帝的话语——“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我必赐福给你”(《创世记》12:1-2),和“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马太福音》28:19),每读一次,就情不自禁地流泪。
她说:“一来到藏区,就觉得这就是我要的,所以就来了。我真的很爱藏区,很爱藏民!”
这几年,她和丈夫先后帮助了好几个患心脏病的藏族孩子,找人联系医院,组织奉献;藏族同胞有什么困难,他们都尽力帮助解决。他们还想为孩子们建一间阅览室,让藏族孩子身在山区,也能看到世界,进而走向外面的世界。
主日,目前只有几个人来她家参加敬拜,但最吸引我的是两个残疾小兄弟。他们本是流浪四方的乞丐,但因着王姊妹、继弟兄的关爱,他们不仅明白了生命的意义,而且可以自食其力了!
那天,我们在广场散步,远远看见他俩在那里卖塑料娃娃,一人打气一人做,一会儿就完成一个,买的人也不少。旁边放了一台小收音机,里边传出“主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那真是藏区一道奇妙的风景线!
王姊妹说,她定居藏区也是经过了“流泪谷”,家人反对,弟兄姊妹不理解,但对藏族同胞的爱一直在催促着她。她把准备在城市养老的按揭房卖掉了,安安心心住进了藏区。
她说:“这儿就是我的家,我顺服,就蒙福!就让我这个格桑志玛(她的藏名)像小小的芝麻一样,一点一滴地把主的爱给出去!”她说着,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甜美!
作者现居成都。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