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政等,宁子(采访)
八月,是如梦的季节,许多人带着一个瑰丽的梦飞抵西方,从此,他们将在异国的土地上寻找梦寐以求的理想。八月,也是梦醒的季节,当东西方的时差稍稍调整过来的时候,不少寻梦者就会发现在异乡寻梦比在故乡的熟土上更为艰难。在新生到来之前,笔者采访了几位来自中国现于美国留学或执教的学生学者,请他们谈谈旅美的感想,让初来者有可借之鉴。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与国内有何不同?在选择课程和专业上有何可参考的经验?
吴政(风景建筑系研究生):
我是去年八月从北京来的,在清华大学读过几年研究生。抵美一年来我感觉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比国内有更大的灵活性,学生拥有更大的自由。国内研究生教育很讲究结构性,学生没有多少选择的权力。在美国,校方及导师一般不把学生管得那么死,当然,导师会把你的研究方向归纳在他的兴趣之下;至于你选什么课,怎么做,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你最好别指望别人画好了路线让你走,你要想办法自己找路走。
王正(化学系研究生):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有一套体系,既严格,又灵活,也合理。与国内的研究生教育比较起来,这套体系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比如,国内研究生的资格是在入学前的考试中决定的,而美国则是放在入学之后。对于每位争取读博士的研究生来说,资格考试是道很高的门槛。像我们学校化学系的资格考试是每位考生有18次机会,通过6次即取得资格,其难度可想而知。此外,每位通过资格考试者还要给二次Seminar,包括专题以内和专题以外的。这一系列的要求都相当科学也相当严格。
而这套体系的灵活性则主要表现在学生在课程、专业、指导教授的选择上有充分的主动性和可变更性。学生可以先同几位导师干,然后再确定一位为指导教师。如果你觉得指导教师不合适,中途也有权变换。在学生选导师的同时,导师也在选学生,这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马荣(化学系博士后研究):
选择专业的关键是看你想将来往那方面发展。如果你的兴趣是在学术上,你希望毕业后从事大学或研究所的工作,那么,选导师就应该考虑到他的研究方向以及这个方向的前景,是否有发展的余地。如果你的兴趣是在实业上,你希望毕业后找到公司的工作,你就应该选择一些实用的专业,选择课程也尽可能往实用性上靠。这些背景对你竞争公司的位置较为有利。如果你只是想早点毕业,那么选择专业是,就应该考虑到该专业实验周期的长短,该项目实验成功率的高低以及这位导师是否有拖延学生毕业的惯例等。
留美初期你觉得压力主要来自那些方面?有何对策?
吴政:我感到最难适应的是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课程、生活上的压力都不及这个压力大。我无法走进这个社会,一切都离自己很远,我总是个局外人。
在国内,我可以同各方面的人交朋友,我不难懂得别人说什么、想什么、做什么,这是作为社会的人的基本交流需要。到了海外,这种最基本的需要变成了问题。西方人不了解你,你也不懂得他们。所以,老中就喜欢找老中做朋友,同老中做室友。这一来,你就更没法走进这个社会了。
我想,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办法,就是制造机会与美国人交朋友。我试着与美国人聊天,试着参加他们的party,试着与他们建立一种自然融洽的关系,尽管语言上有些障碍,可是真诚的态度可以弥补语言的不足。
美国人很尊重个性,如果你一开始就让人感觉到你是一个难接近的人(尽管你并非如此,仅仅因为语言的障碍或文化的差异而难以畅开交流),那么他们可能会误以为你生性如此,为了尊重你,他们会对你敬而远之。
与美国人交朋友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一但熟悉,你就会发现我们按自己原先的老眼光察事度人,很可能出误差。用美国人的方法看美国人才不会闹误会。
有一份参与感和敞开的心,是我们交友之道,也是我们适应这个社会的捷径。
马荣: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在美国最大的障碍是语言的障碍,这一点人人都可以感觉到,可是又是最容易忽略的。来美读理工科的人,英文再不好,应付学位总不会成大问题。因此,许多留学生把全部精力都用来攻学位,不舍得花时间做英文方面的训练。从长远看,这是失策。如果你想在北美留下来,你最好花些时间训练英文,因为你将来的发展受语言的限制很可能大于专业的限制。比如,你做研究,你常常要写paper,你的英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家对这篇paper的印象。你求职,一封别脚的求职信就可能把你剔出竞争者的行列。你教书,即使你满腹经纶,若语言不达不畅,你的教学评估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你在公司工作,语言也直接影响到你的业务往来和社交应酬。语言不好,在美国求发展很难。提高语言能力比拿一个学位困难得多,也重要得多。
留学生活中最当注意的是什么?
王正: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在课业上与人竞争,在专业上与人竞争都可能取胜,唯一最难取胜的是适应这个社会。走进美国社会这一点很重要,而学生应该多和美国人交朋友,多参加社区活动;这既可以训
练自己的语言,也可以了解美国的风俗民情。新来的单身学生,不妨选择一个美国家庭做房东,这样房租会便宜一些,也不用另买家具,同时有更多的机会训练英文,了解美国文化。通过这个家庭你还会接
触到你专业以外的朋友,这对熟悉美国社会是有益处的。
陈守亚(物理系教授):我当初留学的时候,走过一段弯路。我以为学位是最重要的,我唯一珍惜的是时间,唯一看重的是功课,其余的东西,我认为都没价值。每天只生活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宿舍这小圈子里。我没有娱乐,没有社交,没有朋友,也不关心周围的事。那些年,我书读得很多,生活却没有什么意义。
后来,我发现自己完全忘记了生活,与生活脱节了。我的存在,与别人无关;别人的存在,也与我无关;我活着,却忘记了活着的意义。生活是多方面的,学位仅仅是其中的一项,它不能代替人生的全部。
在学位外,还有爱情、家庭、朋友、有社交活动、有教会生活、有个人对社会的义务,也有个人对别人的需要。在学位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世界,这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也不应该放弃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