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循环,小循环,与黑洞

 

感恩节前后,美国各教会中都有一些当向神感恩的信息。在我们大陆福音会里有位弟兄提出了一个问题,问:“神的恩典往往是通过人手的帮助才临到我们的。那么我们当如何平衡对人的感激和对神的感恩呢?”这个问题触发了我对感恩的思考,以下的文字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文/王嘉理

 

 

 

大循环

 

一个人在世为人,一定受过他人无数的帮助,从来自父母的到来自陌路人的,任何人都不能例外。我们对一些重大的,对人生有决定意义的帮助常常铭志不忘,并且只要有可能,就会千恩万谢尽力报答。

我曾受到过一位美国基督徒的重大帮助。在当面感谢他的时候,我几乎用尽了所有得体的字眼,但仍不足尽意。至于报答吗,他实在不缺什么,再说我也拿不出什么来报答他。

他当然能了解我的心扉,说:“弟兄,你当明白,我帮助你并不是你我之间有什么沾亲带故,也不是因为我指望你能报答我什么。我当时帮助你是因为:第一,我的良知告诉我你需要帮助;第二:上帝恩待了我,给了我必要的资源,我才能帮助你;第三:是上帝要我帮助你。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心情,但是多谢我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今天能成为一个帮助你的人是因为曾经有不知多少人帮助过我。他们当中许多人都已不在这个世界了,我又怎能当面去谢他们呢?你对我的感谢可以就此停止了。你当感恩的是上帝,他才是恩情的泉源。你对我最好的报答就是去帮助需要你帮助的人。当人家感谢你的时候,就把这句话再传递给他。在我们的信仰中,这叫做大循环(The great circle)。上帝祝福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努力把上帝的恩典再分享给别人,让更多的人蒙恩,让更多的人感谢上帝和帮助别人。这样世界才会好起来。“

他对我的具体帮助是可贵的,但是更可贵的是他帮助我窥见了大循环的精神境界,使我得以今天能与读者一起分享。

 

 

小循环

 

我们中国文化也有其自己的循环法。大体来说是一种小循环,就是受恩者尽力图报施恩者,施恩与报答只在施受两方面作小循环。

诸葛亮,这位中国文化中的第一智者就是个小循环中人。自他出山辅佐刘备以后,他一生精力都用来图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在他的言谈和前后出师表中,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地表明,为了报答一位亡命的起义领袖刘备的三顾茅庐之恩,他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报小循环之恩,他甘愿作“刘姓家奴”,不惜六出祁山,杀阀争战。诸葛亮的一生中,除了还不尽刘备三顾茅庐之“鬼债”(鲁迅语)之外,看不出他还有什更高尚的信仰和公义的动机了。

其实岂止诸葛亮一人的悲剧呢,中国文化就是一种小循环文化。愚忠愚孝的意识形态之根就是小循环主义。“滴水之恩,便当涌泉相报。”“今生难报,来世当结草衔环。”中国的历史文学里充满了伯雅摔琴谢知音,荆轲为报信陵君知遇之恩去刺杀秦王,“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的陈情表)等等一类的小循环精神。政府也擅长利用小循环传统来为其政治服务,文革中唱的歌“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延续扩展。我们从中国来美国的人,深感在当今中国人人情世故中对等相报风气所造成的精神压力。真可谓是“你一拳,我一脚,”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尚往来并无厚非之处,只是容易把国人圈入小循环的封闭精神里。我们在北美的中国人能不能开放自己的精神思维,看看外界有什么更高的境界呢?

 

 

黑洞

 

“黑洞”一词是借自天文学上一种类星体的命称。它的特点是无论什么东西,只要靠近它就被吸进去了,而从来未见有什么东西从黑洞里出来。那是一种只进不出的奇妙的天体。在人际与社会关系中,有些人的行为方式很像黑洞。别人对他们的友情和帮助,上帝的恩典到了他们那里就犹如进了黑洞,再无出来的机会了。笔者在芝加哥读神学时,曾与某大学的学生会主席配搭作些大陆人社区工作。该主席是位基督徒,他曾感叹地说:“哪个来美国的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呢?机场接,找住处,买东西和考车等没人帮忙能行吗?有的人很好,等自己站稳了,就到学生会来帮忙,照顾新来的。可有的人啊,等自己立脚稳了,人就找不到了。如果人人都这样的话,那这学生会工作还怎么搞呢?等他们儿子来美国的时候,肯定没人接了。”

笔者无词,故只得暂称这种情况为黑洞现象。黑洞现象当然更次于传统中国的小循环。如果人人都成黑洞的话,自然黑洞的子孙们也难以做黑洞了,因为没有人再会帮助他们了。其实黑洞是占了大循环的空子。因为大循环不要求人当场以某种方式回报,而要求人把对受助的感激转化为对他人的帮助。如果受助者把这种连锁帮助的精神在他(她)那里截流腰斩的话,他(她)就成了一个不受制约的黑洞。要是人人都成黑洞的话,那么在北美的华人社区就会成了真正的无光世界。

 

 

结论:上帝的心意

 

以上谈了大循环,小循环和黑洞三种境界。自然黑洞心态最不可取。幸好这种人也不是多数。小循环是中国的传统,我们当批判扬弃。大循环才是上帝的心意。

上帝为了解决人类的私心与罪恶,从选召亚伯拉罕开始了祂的救赎计划。在圣经创世记12章上帝直接了当地对他说:“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吩咐难道不也是对每一位信祂的儿女讲的吗?上帝祝福我们的目的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好,亚伯拉罕蒙召也不是因他有什么好。也不是上帝的恩典多得发馊非给人不可。上帝祝福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我们去向别人传达祂的恩典,去“叫别人得福”。谁想要做黑洞,把上帝的恩典贮留在自我这黑洞里,谁就违背了上帝的心意,这种人上帝就难以更深地恩待他(她)了。小循环中人往往看不到恩典的源头来自上帝,把人看作图报的对象和报恩的终极,甚至使施恩者有机可乘,把对人的帮助变为控制人和使人还报不尽的“鬼债”。

上帝愿意看见祂的儿女都生活在祂的恩典大循环里。耶稣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就是集中表现了大循环的精神。我们的人生资源都有限,但都有些余力。在门徒们所剩无几的情况下,耶稣仍对他们说:“你们给他们吃吧。”一个人越给出,就越能从上帝那里领受恩典与福份。你见过那一个黑洞人物是蒙福的呢?又见过那个传达上帝恩典的人是凄惨的呢?

所有能帮助人的人都要想到是上帝恩待了自己,自己也当满足上帝的心意,成为恩典的出口。当受恩者感谢你的时候,当告诉他(她)第一要向上帝感恩,更要去帮助可能需要帮助的人。作为一个受恩者,我们第一要向上帝感恩,当然也应感谢直接帮助者。更要紧的是要明白上帝的心意,一有机会就通过对他人的帮助来传达上帝对人的恩典。

我们在北美的华人社区,特别是从大陆来的人,更要发扬大循环精神,彼此帮扶渡过困难的移民初期。让上帝的恩典在我们中间多而又多,显而又显。

 

作者来自上海,现于美国加州进修神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