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基督徒的美国生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基督徒的美国生活

文/朱异良 看惯了学术性很强的著作,我平常很少翻那些用通俗语言所写的“小儿科”的书。一个偶然的机会,翻了翻一本名叫《活在美国》的书,不看还好,一看就舍不得放下,一口气读完,并被深深地打动。 老实说,这是本通俗得不能再通俗的著作。但就是这些通俗的语言,给我们揭示了诸如《论美国的民主》、《论自由》等伟大作品中深刻阐发的自由、民主、人权等现代精神,当然,还有这些精神的源头──基督教精神。 作者范学德,是移居美国的大陆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这本书的诞生也很有意思,是范学德先生将他两年来在“凯迪社区.猫眼看人”网上所发的精彩帖文,集结成册。这些帖文,由於是写美国的生活,且多有溢美之词,在网上发表以来,一直受到国内某些“愤青”的辱骂,甚至怀疑范学德为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员(看样子说真话还真难)。但是,这些帖子,也获得了无数人的支持。 这些精彩的帖子,是作者在美国生活十多年来所见、所闻、所感的真实记录。作者用平实、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美国生活的平常画卷∶吃饭、购物、家长会、生日派对、社区服务等等。没有“宏大叙事”,没有“深度理性思辩”,更没有“震撼世界”的华丽词语,但每一篇都真实亲切,都可以看到宽容、理解、仁慈,还有爱!像和风细雨不断滋润著读者的心田,安慰每一颗憔悴劳苦的心。 难得的是,作者亦不讳谈美国的阴暗面,更让人觉得真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书在描述美国生活的文字中所揭示的价值观、权利观、教育观,给我们中国人反思自己的社会,提供了一面很好的镜子。 而其中描述信仰生活的部分,更显示出一名基督徒对人的终极关怀,而这正是崇尚阶级斗争、缺乏信仰的国人最缺乏、最需要补的一课。 政治 法律、教育、宗教,是作者在书中谈论最多的内容,这也是美国人最自豪的地方。美国人常常自豪地对外国人“吹嘘”他们有一部伟大的宪法,还有一份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宣言──《独立宣言》。他们应该自豪,因为这宪法、宣言仍在激励著世界上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追求解放的人民。 那麽,在美国,人们的政治生活到底是怎样过的呢?作者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美国大选的时候,他妻子收到了布希总统夫妇的来信,中间还夹著一张两人的大照片,来信内容是感谢过去对他们的支持,并希望在这次大选中,继续得到他的支持和金钱上的帮助。 虽然同样的信件也许发了无数份,虽然上面手写的签名,多半也不是总统的亲笔,但是,却启示了我们一个道理∶在一个民主国家,要想成为“人民的公仆”,得千方百计地讨好每一个选民,而不是让选民讨好候选人。不用去争论“姓资”、“姓社”那麽深奥的理论,只要看这样一件小事,人们就会触动,会思考民主的问题。 作者还谈到伊利诺州的越战纪念碑,在五块矗立的黑色大理石上,按字母A到Z,依次刻满了死者的名字。没有刻什麽身分、军阶,也没有提到党派。还有林肯墓,他跟平凡的士兵葬在一起,在他墓室的顶部,人们可以自由地走来走去。他的雕像的鼻子,也被人们摸得发亮! 多麽亲切的情景呀!什麽才是人民的真正领袖?那就是生的时候和人民站在一起,死的时候,还和人民站在一起!再看看我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吧,分14个等级,人死了还在争取相当於什麽正局、正部级的名分。人生前的荣耀,是能带走的吗? 教育 我们中国人一向重视孩子的学习,考了99分还嫌不够,要100分。有些家长把孩子带到老师身边,说,把孩子交给你,要打要骂随老师。结果是,我们的孩子为了分数、名次、好大学,牺牲了一切业馀时间、一切快乐的活动,参加体育运动也是为了获得“特长生”资格,可以在升学时享受特殊待遇。 凭心问一问,我们有没有尊重过孩子的意见?有没有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有没有尊重过孩子的自由和权利? 作者讲的几个日常故事,也许能让我们家长反省一下。有一次作者看望一个美国朋友,这个朋友的孩子正在学走路,突然这孩子摔倒了,在那哭,作者想去扶,这个朋友急忙拉住了作者的手,说∶“不用担心,不会摔坏的,让她自己站起来。”然後她对孩子说∶“好孩子,站起来。”美国孩子的独立精神就是这样培养的。 还有一个例子,作者带她女儿去学棒球。他女儿好几次都没有击中球,教练一直对她喊∶试得很好!你能够做到!再来一次!其他人也对她喊同样的话。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喊,直到最终击中了一次,大家都给她鼓掌(因为她是最差的),并祝贺她∶你真棒,我为你自豪! 这就是美国的教育,鼓励孩子,为最“差”的鼓励。我想这种场景,没有人不为之动容。 美国的老师又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呢?作者讲了许多故事,这里挑选一个∶在一次家长会上,每科老师都大力赞扬学生。数学老师对作者说,你的儿子学习非常好,他在我班上,是我的荣幸。讲了一大堆优点後,还提到了作者的孩子具有领导能力。 作者问,在美国中小学中没有设立学生干部,哪来的领导能力?老师回答,有时上课时,别的同学说话,他会示意他们别讲话。难怪作者要叫∶“天呀,这叫做领导能力?”我几乎也要这样叫起来。 当问到孩子有什麽问题时,老师回答∶“他说话比较少,他是在观察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不一样,这不是什麽大问题。” 作者再问,我儿子是第几名?老师告诉他,是第二名。至於第一名是谁,以及其他同学的名次,老师拒绝透露,因为这涉及个人隐私。 美国的老师就是这样鼓励孩子的,多赞扬,少批评,尊重孩子。这就是他们教育孩子的法宝。 还有一个老师,向家长介绍,他如何教孩子读书∶“每个星期五,我都安排时间,让孩子们读名著。我会准备一些舒服的椅子,孩子们可以坐在座位上读,也可以到任何他们喜欢的地方,只要在这个教室就行。什麽姿势都可以。要是高兴,也可以带自己的毯子来┅┅ “孩子们现在是五年级的学生了,我要把他们当成年轻的成年人。我要鼓励他们的创造性,鼓励他们学习交友。最重要的是,要鼓励他们的创造性,鼓励他们负责任,承担自己所有选择的後果。” 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个性和创造性,都尽显在这几句话中。 财富 许多人认为,美国是一个信仰个人主义的国家,只追求个人利益,不顾社会利益。但其实,这是]]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