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驾到33天

公婆驾到33天    /舒畅(口述)、余春林

63941912gc6fe900ded81&690大年初三,在重庆火车站,我与婆婆拥抱惜别,目送公婆步入候车室。

原本以为这次团聚会是一场艰难的战役,却如此和美地结束了。

看着西南的阳光穿过云雾,在明亮的光线里,我竟有点恍然。

 无力应对

 33天前,我和丈夫从机场接回从厦门来与我们过年的公婆。重庆深冬的夜晚,寒气袭人,我早就已经进入了“一级警备”状态。我对婆婆的认识大多来自于各种“传说”,包括丈夫和嫂子的传达。

2009年,和丈夫订婚时,我和公婆相处过几天;2010年春节,我陪丈夫回老家过年,也和公婆相处了几天。其余的时间,公婆在厦门,与我丈夫的哥哥嫂子一起生活,而我和丈夫在重庆工作。

这次公婆来重庆之前,我听说婆婆把嫂子打了,嫂子委屈之下,把被婆婆打伤的地方用手机拍照发给了我。我看了,忍不住在丈夫面前嚎啕大哭。我告诉丈夫,婆婆要是打我骂我了,你一定要站在我这边,一定要向着我,不然,我怎么办呢?丈夫一开始还开玩笑地说——我只站在主的那一边,但看到我哭得身体不停颤抖,才知道这不是件小事,便开始安慰我。

我一再向丈夫强调——人要离开父母,我和他才是一体的。他不能只想着孝顺,最后妻子和妈妈两边都不讨好。此后,我和丈夫时常为公婆的即将到来祷告,祈求上帝在我们家掌权做主,做和平的君王。

妈妈给我定下了最后的底线:只能被动防守,不能主动自卫。闺蜜倒是很仗义,为我备了一套她家的钥匙,允许我在“非常时期”进出自由,做我最后的阵地。可是,还有我妈呢,如果我妈受委屈了,怎么办?老实说,我真没勇气应对未知的这场团聚。

 发表声明

 当晚,从机场回到家,公婆还没坐稳,丈夫便开始发表一番声明:

这个家,每天有饭前祷告,每晚有家庭敬拜,然后一家人聊天;每周五要去团契聚会,每周日要去教会敬拜。每天家庭的开支要报账记账,抽烟要到楼梯或者窗外。家务上,两位妈妈只准做3件事:做饭、洗衣、扫地。做饭两人要轮流进行,不能抢着干,让另一位有心理负担。这个家庭提倡多表扬、少批评……

丈夫的一番声明,很清楚地说明了2个问题:这是一个敬拜上帝的家庭;这个家庭只有一个头,就是我丈夫。

此后,日子开始进入轨道。公婆在这个不一样的小家庭里,学习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一次饭前祷告,丈夫已经开始祷告了,婆婆还在谈论一道菜。祷告完,丈夫很正式地批评了婆婆,这是向上帝献上感恩,是一件严肃的事。婆婆接受了批评。

一次饭后,我们让公公告知当天买菜的钱数,好还给他(平日是我妈买菜,钱数会入账),公公听了有些尴尬——几十年了,都是儿子向他伸手要钱,哪有向儿子报账的。

我妈就说,平时我也向他们报账,没什么的,他们的小家,也要他们自己来负责。我也说:到老家,公公自然是一家之主;在这里,我丈夫是一家之主,就勉为其难地听儿子的规矩吧,也好让这个小家有个明白账。

又有一次,婆婆要拖地,我说,你们来是享福的,不是来做事的,只做洗衣、做饭、扫地三件事,可不许抢了我们的活干。丈夫也在一旁重申。婆婆便笑着作罢了。

每天,我妈带着公婆打羽毛球,逛公园,踢毽子。公公开始不愿踢毽子,后来也练得稍有水平。加上我妈也是个开朗的人,笑话不离口,婆婆有时笑得路都走不成。

 我的工作

 我在家的主要工作,就是夸人和开玩笑。每天吃饭必会夸菜好吃,打羽毛球必会叫好,公婆互踢毽子就夸夫妻恩爱,还夸婆婆体型保持得好。婆婆做饭时,我就时不时地去厨房和她说说话,婆婆洗碗就去说“妈妈辛苦了”。公公去了一两次教会后,便不愿去,说听不懂。我就软磨,没想到恳求了几句,公公就去了。

公婆在这边的时候,恰逢我妈过生日,之后又是丈夫过生日。我妈过生日,我和丈夫做了个PPT,晚上关灯,一起在电视上看PPT,吹蜡烛,吃蛋糕。公婆也感受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是不一样的。丈夫过生日,我送了一条皮带,我妈送了一身保暖内衣。价格都不便宜,公婆看我们平日很节俭,但对他们的儿子却舍得付出,也很满意。

和谐,就这样在每天的细枝末节里洋溢开。不久,公公提出要回去,他们原本对我们小两口最不放心,现在一看,很放心,可以回去了。丈夫找我商量,我说,我们当然希望父母留下和我们一起过年,但我们孝顺父母,不是依我们想要的方式,而是依父母想要的方式。于是,丈夫就这样跟公公说了。最终,我们给他们买了年后的火车票。

 感恩心得

 送走公婆,我和丈夫转身离开火车站。

我问丈夫:采访一下,请问现在心情如何?

丈夫一脸坏笑,说:挺好,你呢?

我说:不舍、轻松、舒畅。

丈夫大笑:轻松?轻松什么呀?小心我向爸妈告状!

我扬着脸,让阳光洒下来:我说的,就是你的心里话。我们一起大笑。

一路上,谈到与公婆相处的心得,我总结就是耍宝、装傻、巧言。耍宝,我们总是孩子,一笑间自会激起父母的怜爱之意;装傻,公婆提出什么不赞成的意见,就装傻带过,以免针锋相对,之后找机会再谈;巧言,同样的话,换个说法,公婆就听着舒坦了。

最后,我们一致认为,夫妻二人合为一体,是我们一路走来最有力的支持。在每一天的相处中,公婆都能感受到我们夫妻之间的爱。其实,公婆有大多数父母共同的特点:热心孩子的事情。如果夫妻有隙,就是向他们发出信号,表明我们搞不定自己的家庭。于是,他们就会不由分说挺身而出,而结果往往会越帮越忙。

如果小夫妻的感情甚好,小家庭也打理得有条有理,他们也就没有挺身而出的必要了。但人到了暮年,很需要自我价值的肯定,而晚辈提供正确的渠道则显得尤为重要。

33天的团聚相处,展示的不是硝烟弥漫的敌我对抗,而是爱与信仰的温馨和睦。我们知道,是主为我们披戴一身盔甲,让我们在这场有可能产生战役的相处中,成为爱的得胜者。

 作者来自江西九江农村,现居重庆,从事教育媒体、图书出版。

刊于OC119期 (图片来自网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