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集千古之智 --谈中西文化与圣经之会通

坐集千古之智
--谈中西文化与圣经之会通

坐集千古之智 --谈中西文化与圣经之会通

图片来自网络

文/余达心

中国文化已临绝境?
十九世纪末,北京大学有位对文化界极具影响力的教授,梁济先生。他在六十大寿之日,留下遗书,投湖自尽。遗书中指出,中国文化走到二十世纪,已经来到绝境,若不尽全力挽救,中国文化便完了。他情愿以自杀来唤醒国人。

梁济之子梁漱溟先生,深受父亲之死的刺激,乃穷毕生之力探求中国文化的前途。他於1922年发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讨论世界文化的三大主流。

他有个强烈的信念∶世界文化不久将达一融和境界,所以中国文化不能孤立来谈。他的问题是∶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有无贡献?应扮演何角色?若一个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将来整个世界文化没有贡献,即使本国保留此文化,也没有价值。而他探讨世界文化之後,产生一坚定的信念,认为儒家的人文精神有其重要的意义。

他最不满印度文化,觉得它太内向,对外在观感世界的存在采否定态度,这种看法过於浮面,不能丰富人的生命。

他认为西方文化虽肯定并尊重外在世界,但采过份对立的态度,且企图利用,因此与外在世界缺乏互通、契合的关系。他指出,西方如此利用外在自然界,至终会自食苦果。虽然梁先生所用的不是「污染」等现代用语,但当前环境与生态种种严重问题的出现,证明他的确有先见之明。

他运用Eucken(191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日内瓦大学哲学教授)等人批判当时西方文化的观点,警告国人勿对西方文化一面倒。因为西方文化对外在世界存利用、控制的态度,会影响内在的人,有使人趋向物化的危机—把人当作物。如果要纠正这观念,儒家所讲的「仁」便十分重要。

「仁」的要点便是「感通」∶人与外在世界互相感通,在感通之中彼此成全。新儒家学者牟宗三先生曾说∶「仁者以感通为性,以润物为用。」如此,人与外在世界互相丰富。

梁先生指出∶西方必须回到儒家的「仁」,若不然,西方便非常危险。他从西方文化的缺失来肯定儒家的人文精神,眼光实在独到。

新儒家的提倡者,如张君劢、唐君毅、牟宗三等,看出西方哲学发展到二十世纪的困难,指出其原因,并将西方可能有的突破与中国固有人文精神来互通。

峰回路转看西哲

自康德以来,西方文化便很注重人的自我意识(“I”consciousness)。结果产生一重要问题∶外在世界是否只存在於我的意识里?若是如此,我如何能跳出自我意识来肯定世界的存在?同时,人与人之间也产生严重问题。我如何能有同情心(Sympathy)——这是西方近代哲学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人既困於自己的意识之内,怎能体会别人所经历的感觉,然後互相感应?如此就产生「爱怎麽可能?」的大问题。

康德写了三本书∶《纯理性的批判》(Critique of PureReason),《应用理性的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判断的批判》(Critique ofJudgement),综合起来可说是意识的批判(Critique ofConsciousness)。他认为人只能在自己的意识范围里知道事物,却无法知道事物本身的真实性。但这困难在做道德抉择时,得到解决,因为人在作道德抉择时,可以把握住此「道德抉择」行动本身的真实性∶人面对自己,「我」成为被认识的对象,同时「我」又是认识的主体;这时,「知」的行动成为主体与客体互相结合的焦点,而在此,我可以把握到「我」的「真实性」。如此一来,认知事物真相的惟一办法,就是透过行动,亦即是道德行为。

所以,康德後期的哲学思想,非常注重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情。因为透过道德行为可以建立主体(人)的真实性,再由主题(人)进入道德主题,而道德主题本身必有客观的对象,(如∶「打」必须要有对象);因此,人透过道德主题便可通向外在世界。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哲学就很重要,因为中国哲学的精神就是道德主体。向来中国人讲「本体」并不是讲一个抽象的定义,而是讲本体如何经验自己。本体是由人的「心」、「性」来体验;而本体的真相在道德责任、道德行动中能完全呈现自己。换言之,「仁」就是本体启示他自己的焦点。所以道德主体,对我们认识真理、体会真理是非常重要的,这点与康德的哲学互通。

道德主体的探究

西方自康德以来的哲学家,如Maxscheller等人,也是提倡透过道德主体来体验真理。此外,海德格(Heidegger)研究本体论也从Dasein(指人,beingthere)开始。他认为一个「存在」,必须「存在於某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存在。为何本体论必须由人开始?他认为理由很简单。历代以来,是谁问本体的问题?“Whatisbeing?”此问题由何处出现?是由「人的存在」里发生出来的问题。惟有透过了解人,了解人为何问此问题,才能进一步把握这问题的真正意义,然後才能找答案。

海德格写的《Being andTime》一书,其中大部份就是分析人的存在真实性、存在的实情;他想透过研究存在的实情,来了解人的being。他的重要假设就是人是在Dasein中呈现自己。问“Whatisbeing?”,其实是being自我彰显的一部份。藉这问题,being表明自己是什麽,也透过历代以来人对此问题所提出的答案,来彰显他自己是什麽。

所以,现在西方哲学的发展,从完全客观的认知,发展到主体行动的角度,了解人是个agent,而非一个客观的知识论者(objectiveknower)。

新儒家致力打通中国传统与西方近代哲学的发展,我觉得这条路很值得探索。如牟宗三先生,能把握住康德最有潜力的「道德主题」;西方反而有许多人不够了解康德,只知由他的知识论来看,殊为可惜。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髓,一方面讲人与宇宙感通的关系;一方面从宇宙整体来看,视宇宙为一谐和的整体,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分割,而是互相渗透的体验——主体渗入客体,将生命一部分流露於客体中,然後让客体进入生命中,丰富生命;形成一种活泼的相互交流。这与现在英美流行的进程哲学(ProcessPhilosophy)在意义上有共通之处。基督徒也可以欣赏这种思想。

传统西哲的困境

但西方传统的思想并非如此。他们视「实有」为「自足自存的个体」,宇宙为无数自足自存个体的总和。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中个体的会运动,一方面是有一「美好」(TheGood)吸引万物,另一方面,个体内在有一动力,将个体推向终极目标。後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就推翻了这种说法。依照万有引力,宇宙间个体所以会动,乃完全取决於物与物之间

《“坐集千古之智 --谈中西文化与圣经之会通”》 有 1 条评论

  1. -夜的黑-亮光- 的头像
    -夜的黑-亮光-

    解释下新儒家。没时间研究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