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10万+裹挟的我们,更需要冷静和反思 / Eileen

文/Eileen

近几年,当出现热点事件时,我们首先看到的可能并不是媒体报道或官方发言,而是各大自媒体耸人听闻的标题和对事件细节的想象,或者基于个人观点,充满情绪化的评论。这类文章常刷爆朋友圈,动辄达到10万+的阅读量。

“10万+”的爆文总是能够引导舆论方向。那些不断生产着“10万+”的自媒体,因着庞大的流量得到了投资,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容创业”和“流量变现”。

“内容创业”在这些年成为一种新型的盈利模式。写作和制作短视频已经不再只是为了记录当下或是分享观点,同时也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随手一搜索,便可以看到网上有很多教人如何写作“10万+”的所谓的“秘笈”。对于写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成功吸引眼球,从而带来大量的点击、订阅和转发。

而几乎每一次当“10万+”的网文刷屏后,都会很快出现舆论的“反转”。这些考证、澄清、反驳的文字,又会成就舆论的热度。每当看到这些“反转”,人们总是痛悔曾经轻易跟风转发,并决心下次一定要擦亮眼睛更加谨慎。可是这些经历并没有给人提供多少教训。当下一波热点来袭,“刷屏-反转”的模式依然持续。

为何被“10万+”掳去

当更多的自媒体变成了“内容创业”,人人皆媒体的机制就变成了精于计算的内容生产。在一条热点新闻或者话题面前,人们不再关心事实究竟怎样。“10万+”往往是和新闻事件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利用人们内心对公义的期待来赚得流量,用非常情绪化的写作让人产生自我代入感,引发不同的情绪。

“10万+”抓住了内容消费者的软弱,轻易引爆大众情绪,俘获人心。这些内容的生产,回应了当下人们面临的困境:安全感的缺失,贫富差距加大,身份认同危机……尤其是中产阶层作为新媒体重要的消费群体,他们在职场和育儿等方面的需求,更是生产“10万+”的自媒体所针对的对象。只不过,“10万+”的回应方式是利用主流读者群内心的渴望和不安,向他们提供着虚假的安慰。

年初,“锦鲤女孩”成为许多年轻人羡慕的样板。作者自称从小资质平平,却每每在人生转折关头走了好运。人们争相转发这样的故事,正是因为这样“从小到大运气好”的人生是如今面临残酷竞争困境的年轻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年初曾经刷屏网络,后被证实为编造的“寒门状元之死”则是“10万+”提供给目标读者群的一次对底层的窥视和消费。它虽然错漏百出,却依然引发了共鸣。

在《纽约客》对“北美留学生日报”的报道中,该公号的创始人用到了“后真相”这个词汇。在“后真相”时代,事实不再重要,人们的感觉和情绪成为衡量事物的尺度。借着相关工具,自媒体作者和团队可以根据社交媒体上不断变化的信息流来预估公众情绪,借助人们在类似事件中留下的网络轨迹判定舆论的走向,在实质的调查采访细节欠缺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发挥想象力编造细节,找到最可能引爆情绪的看点,对事件的描述尽可能满足读者的期待。

在对公众情绪的精确把握之下,“10万+”总是能够准确捕捉到大部分目标读者对事件的观感。尽管文章中所陈述的事实和推销的道理大多似是而非,尽管文字常常漏洞百出,充满了编造夸大和强烈的煽动性,却因为善于抓住人的情绪爆点而迅速引起公众情绪的强烈反应,带来短时间巨大数量的阅读、转发,给读者一剂虚幻的安慰,或让猎奇欲与正义感得到满足。

由此,“10万+”其实充当了个人情感宣泄的出口。“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参《路加福音》6:45)。当人心充满了不义,这样的媒体内容也就在意料之中。

自媒体的运营者们通过精准的情绪分析,可以在短时间内制造取得轰动效应的文字。在庞大的阅读和转发量面前,似乎每一个个体的贡献都极其微小,但集合起来,就是难以度量的规模。

“后真相”时代,感觉超乎一切,基于自我感觉的“应该如此”的想象和偏好取代了事实,人人都是解释的权威。这些混乱的道理迎合了人们的感觉,取代了真理。

正如使徒保罗写给后辈传道者的文字,也同样描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心。“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提摩太后书》4:3-4)

如今,各个社交平台使用的算法推荐机制,和我们选择性订阅的自媒体平台和账号,看似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但它们都是根据我们自身的喜好订制生成,实际进一步巩固了我们的预设、偏好和错觉,它们迎合了人的各种情感上的需要,就是一切“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约翰一书》2:16),将那些警醒的文字屏蔽在外。

当几个自媒体写手的观点和情绪统领了我们对于周围事物和公众事件的看法,当几个“意见领袖”和营销账号引领了人们的价值观,这其实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无论哪个时代,人总是抗拒真理,因为真理并不随从人的意思,而总是警醒世人。当我们住在黑暗里的时候,是不会喜欢光明的,因为光的到来,让我们看清许多我们不想面对的真相。我们不喜欢真理给我们展示的本来面目,因为我们显明的或隐秘的罪,打破了我们认为自己还不错的幻象。

当人心远离了真理的教导,只接受浅薄和迎合自我感觉的信息流来获得瞬时的满足时,便轻易做了那些似是而非的道理的俘虏。当一切只按照自己的喜好运行,这种感觉良好的幻觉就会让我们越走越偏。

如何跳出循环?

一个热点淹没一个热点,一种情绪冲淡另一种情绪,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如果没有心的改变,这些为了迎合人心而起的编造就不会停止。若非知道哪里有亮光,这一切都将淹没在黑暗里。

标榜让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成为“专家”,成为“领袖”的自媒体,并没有给我们指出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在如今对热点事件的快速消费中,为了追求感官上的满足,严肃调查的生存空间也早被充满情绪化的写作排挤。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被影响力巨大的个体设定的议程,是更加混乱、令人迷惑的道理。

我们以为的“公义”,在神看来不过是自以为义,它更多是我们心中的那点正义感被自己的私心所裹挟,带着我们自身对于某一群体的偏见,想要显示我们似乎比某些人更好。但其实我们都是向行淫妇人扔石头的那群人中的一个,无法面对耶稣的提问:“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参《约翰福音》8:7)

作为每天接触大量媒体信息的消费者,人们习惯了在一次又一次几乎相同的循环里打转。人往往会在“反转”之后恨恶这些自媒体,为自己的盲目和出于血气的冲动懊悔,可是这并不能让人吸取教训。罪人的本性让我们难以靠自己抵御那些精心设计的情绪的操控。当我们明白“10万+”的运营机制,就知道文字可以通过精准运作,挑起人的血气之欲,在文字成为快速消费品的时代,也无暇再做思考便匆忙发声。

因此,只有当我们能看到自己的不义,自己眼中的梁木,我们才会有更多的冷静和反省。这需要分辨的智慧。这种智慧不是冷眼旁观,而是“从上头来的智慧”,可以真正保护我们,帮我们辨明是非,让我们免于在这样的义愤——转发——反转——懊悔——遗忘中变得越来越麻木。

写作者应有敬畏

在如今的“内容创业”大潮下,写作已经成为吸引流量,迅速变现的一种手段。这样的写作目的就是赚取流量,所关注的是如何放大和包装那些容易调动人们情绪的元素,无论是同情、愤恨、嫉妒,还是恐慌。运营者们对于人的本性有着深刻的理解,只要稍稍加以引导就可以倾倒出许多的恶来。

当我们这样看待写作时,内容的生产者不过将读者视为可操控的对象,以跟热点为潮流,抄袭造假不被追责,对公众的情绪操控也就成了正当。写作成了满足私欲的工具,既是出于罪,也在让人犯罪,只会让人离开真理越来越远。

在这些年自媒体的“10万+”的乱象中,作为基督徒的作者尤其需要警醒。圣经上说:“口吐真言,永远坚立;舌说谎话,只存片时”。(《箴言》12:19)出于私欲的写作,可以轰动一时,但那些拼凑起来的似是而非的道理,必站立不住。只有建立在真理之上的言语才产生正确的导向。

写作的能力本是创造我们的神给的恩赐,也就应表达对于苦难中灵魂的真正关切,让恩典和真理可以抵达读者的内心,帮助他们驱散心头的黑暗。有这样的关切,写作才不再是以蹭热点的方式为自己赚取流量和收获名声,不再是利用目标读者的软弱和罪性,而是能够指出这些软弱,直面人心的幽暗,为众人指明出路和方向。

《“被10万+裹挟的我们,更需要冷静和反思 / Eileen”》 有 1 条评论

  1. […] 被10万+裹挟的我们,更需要冷静和反思/Eileen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