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青春(之十)我是谁?

文/柯吟

图片介绍

在电脑中输入“我是谁”这三个字时,心头涌上一种很复杂的情愫。我是谁?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是否真正理解自己?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事实上我从未思考过。

我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父亲是公务员,母亲在国家事业单位上班。虽然家庭收入在我居住的那个东南沿海城市不算上等,但也算富裕。父母对我的教育非常重视,一直竭力为我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与条件,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我也很为他们争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後保送上了北大。

然而,在成长过程中,我渐渐遇到了一系列困惑,越来越不懂自己,不明白自己到底在想什麽,在追求什麽,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同时也逐渐明白哲人所说的∶“人,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

他人眼中的我

一直以来,我都被同学视作异类。在他们眼中,我是无限风光的,是老师、家长的宠儿,众人的焦点。我有优异的成绩,众多的荣誉,异性的青睐,最后还保送上了北大。这些光环笼罩著我,使得我在多数同学眼里,成了一个特殊的个体,一个有著强烈优越感与自尊心的超人。

他们眼中的我,总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名次,总能够在各类作文比赛中获奖,总能够以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折服听众,总能够得到老师的夸奖和同学父母的喜爱。他们不能接受我对於考试结果的担心,对於课程难度的埋怨。哪怕只是一句“这次做错了很多题唉”,也会招来他们不屑,甚至是不满的目光。“老说你考得不好,其实分数都很高,你别说了!”这样的对话,发生得太多,渐渐地,我也很少在同学面前抱怨,虽然事实上我的内心的确是那麽焦虑。

高中时,我常常听到不太熟悉的同学在背後评价我自恃清高。甚至有同学说,我独自行走的样子,就给人一种很高傲的感觉。开始得知这些议论时,我哭笑不得,不以为然。但渐渐地,这样的评价越来越多,让我怀疑起自己是否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自傲与清高。

内心深处的那个声音

其实,真实的我,抑或自己感受到的自我,截然不同於他人眼中的我。内心深处,我是一个很敏感,很脆弱,甚至很自卑的人。

中考那年,因为数学和理科综合的失利,我以一分之差,没有考上市里最好的高中。这个结果对於老师、同学和家长来说,都是那麽的不可思议──之前的几次模拟考,在全市最好的初中里,我始终排在前十名。

那一年,交完一万元赞助费後,怀著一种耻辱感,我进入了那所最好的高中。可能是因为我很在乎学习,很看重成绩,也可能我潜意识里想证明些什麽,那几年,我疯狂学习,断绝了一切娱乐活动。

然而,事实证明,我天生就对数学等学科缺乏灵气。数学课上我反应迟钝,理解缓慢,总怀疑自己是否有理科头脑,是否不如他人聪慧。

为了不输於他人,为了取得优异的名次,我只好竭尽全力攻克那些在我看来没有任何吸引力的科目。我总是复习到深夜,咬牙做完了一本本的习题,但是成绩始终达不到自己定的标准。

我委屈过,哭过,消沉过。渐渐地,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开始否定自己,不停地给自己打退堂鼓,在做很多事情前就给自己判了死刑。

这样的我,在学习上,其实根本没有他人想像得那样轻松,那样所向披靡。只是因为语文、英语等文科科目的拔尖,只是因为高二我进入了文科班,我才能在总分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排名上始终名列前茅。

然而,在内心深处,我还是惧怕考试,害怕发挥不好导致排名下降,惧怕高考时重演几年前的“悲剧”──现在想想,自己真正惧怕的,是中考失败後长期潜藏於内心深处的那个声音,会再次爆发。

除了成绩,我一无所有

那几年,我拼命看书,拼命做题。越重视考试的结果,就是越容易觉得自己发挥得不好,从而招来同学的不满。

在面对同学的不满与责备时,我多麽想告诉他们,我根本不是什麽超人,也根本不是在炫耀与瞎抱怨,我只是一个害怕努力付出後却得不到回报的、没有自信的人。

高中毕业拍证件照时,学校将中考录取生和自费生分成两批。那一天,我虽然有种脸上被贴了标签的耻辱感,但面对同学们惊讶的表情,内心却有种说不出的痛快淋漓感,彷佛这三年来被大家赋予的罪名在刹那间清洗掉一样。

同样,曾经的同桌在同学录里写下了这样的临别赠言∶“一直以为你不是一个凡人,不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但和你坐在一起的日子里,第一次知道你也会在考数学前紧张,会握著我的手说害怕。那一刻,我才发现,原来你也和我们一样,会为很多事烦恼。喜欢那样的你,很真实,感觉离我们很近。”刹那间,眼泪就那麽肆无忌惮地涌了出来,说不出到底是为什麽。

还有,同学们说我“清高”,其实,正好相反。很久以来,我觉得自己除了拼命学习,获得还算不错的成绩之外,一无是处,毫无特长。每每看到舞台上女生美丽的舞姿,听到他人动听的歌声,总是羡慕,也有几分失落。我老在想,如果哪一天自己不再那麽拼命学习,不再取得优异的成绩,会不会变得丝毫没有价值、没有任何能力可言?身边的人还会喜欢我吗?还愿意与我做朋友吗?老师还会像往常一样重视我、鼓励我吗?除了成绩,我似乎一无所有。

这样的我,非但没有“清高”,潜意识里还有一种极度敏感的自卑。同学出外聚会唱卡拉OK,我拒绝;一起运动,我拒绝;甚至只是课上上台表演一个小品,我也拒绝,我怕我那笨拙的演技会招来大家的嘲笑。我在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保护自己敏感、脆弱得不堪一击的自尊与自信。

老师的分析∶

中国家庭素有重视教育的美誉,然而分析柯吟同学的经历,我们会发现,她父母的重视,只体现在为她“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与条件”,和一直对她“严格要求”上。而柯吟同学“为父母争气”,就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後保送上北大──这是父母们最为期待的结果,即“金榜题名时”。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科举遗风的影响,以及中国家庭所谓重视教育的偏狭性。进一步,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家庭对子女缺乏全面发展的教育,特别是心灵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们的自我认知发生困难。体现在柯吟同学身上,就是“我是谁?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是否真正理解自己?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事实上我从未思考过。”还有,“在成长过程中,我越来越不懂自己,不明白自己到底在想什麽,在追求什

《“解读青春(之十)我是谁?”》 有 1 条评论

  1. 肖遥 的头像

    中国当代教育是受日本影响居多
    而不是科举遗风
    目标面对将来激励的社会竞争需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