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怪问题

 

 

 

 

文╱滕胜毅

 

 

 

儿子今年刚满13岁。他阅读广泛,喜欢思辨。看美国电视台“历史”频道和“陪审团”节目,是他的喜好之一。前不久,我与他在厨房,有过一次很有意思的对话。

“父亲,”他问我,“如果有一天我成了某个帮派的头目,很有钱,并且可以给你买法拉利车。但是我却被警方通辑了,你会怎么办?”

我一听,脑袋里“轰”了一下,心想这家伙怎么不想点好事?更严重的问题是,我该怎么回答他呢?是趁机好好地教训他一顿,还是不屑一顾地应付一下?是好言相勉“你不会变成这么坏……”还是恶言威胁他:“如果你真的变成这样,我就……”

 

 

达不到的期望

 

从传统东方文化的生活环境,迁居到极其自由开放的美国,我有机会观察到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在一个社会里,孩子往往被视为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对孩子有绝对的权威;在另一个社会里,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后,父母就允许他们自由行事,甚至推出家门不管。但是,这两个社会,也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如果孩子乖,成绩棒,表现好,有专长,父母就更爱。这似乎也非常合情合理。

在我们华人的文化中,我们往往把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和自我价值等同起来。在家中,父母经常把自己的爱,与孩子们能否达到父母的期望、表现是否优秀挂钩。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常常得到老师们的偏爱。成绩差的孩子却常遭到同学们的耻笑、老师的冷落,甚至家长的厌恶。

这往住造成不良的后果,极端的事例也见报端。有些孩子因考试成绩不理想,承受不了压力,甚至害怕父母责备而走上绝路。同时,因为孩子不成器,父母因内疚负罪而背上沉重心理包袱的例子,也不鲜见。

有一个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父母都望子成龙。哥哥比他大5岁,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很好,是学校的优秀学生。但弟弟的成绩却并不突出,从他进入初中后,总是在及格和良好之间徘徊。父亲自然少不了训他。

有一次期末考后,他的成绩终于由三门及格、二门良好,变成四门良好、一门及格。心想这下可不必再受父亲的训斥,说不定他还会拍拍肩膀对他笑笑。

当他父亲接过成绩单,却发现有一门及格,就说:“我要看到成绩单上,门门科目都是良好。”然后就走开了。

一年之后,这孩子拿到一门优秀、四门良好的成绩,心里高兴极了,恨不得马上向父亲报告。当晚父亲看完成绩单对他说:“看起来你很有潜力,为什么只有一门优秀呢?你应该拿到更多优秀。”然后就忙他的事去了。

初中毕业那一年,这孩子终于拿到五门优秀,心想这下父亲总该高兴了吧。但他听到的只是一句:“你为什么不能像你哥哥一样,被选为优秀学生呢?”他这时才意识到,他永远也无法让父亲满意,也很难得到父亲的爱和接纳……

 

 

你不是说爱我?

 

这样的故事,其实天天在上演。世俗文化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爱是有条件的,接受爱也是有条件的。“如果表现突出,就可得到更多的爱,否则就另当别论。”

但是耶稣却说,不管你是谁,来吧,到我这里来,我都爱你。他在我们还不认识他的时侯,就因为爱而为我们死。真正的爱就是这样无条件的。对儿女的爱当然也要如此──这就是我们要从耶稣那里学的。

儿子还在那边等待着我的回答。我说:“爸爸还是照样地爱你。但如果我知道你在哪里,我会向警方报告。”

他不解地问:“你不是说爱我吗?怎么可以送我进牢狱呢?”“是啊,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你仍是我的儿子,我仍照样爱你。但我不会赞同你那些不良的行为。”

他似乎也看到了两者之间的不同,“噢,原来你是说,是否同意我的做法,与你爱和接受我,不是一回事,两者不能等同。”

二千多年前,在一个男性为主的社会里,有一位妇人,她有过5个丈夫,而且还正在与另一位男人同居。她被人鄙视,也羞于与他人相见,于是选择日当正午时,独自到井边打水。耶稣对她的过去和现在了如指掌,显然也没有认可她的生活方式,但他却接受她,并要供给她“活水”喝(《约翰福音》4:1-15)。我们可以不认同对方的行为,但我们仍要爱这个人,这也是我们要从耶稣那里学到的。□

作者注:谢谢张泉弟兄和浦虹姐妹对本文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来自大陆,现居西雅图,从事牙齿矫正工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