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苏文峰

 

 

 

文/苏文峰

 

 

 

近廿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出国热潮,成千上万的中国学人和新移民涌到海外,也带来了稚龄或青少年子女。

这许多在国内被爸妈和双方祖父母捧为“小皇帝、小公主”的独生子女,到了海外却因头发、眼睛、皮肤的颜色,可能遭受同学的歧视和角色认同(identity crisis)的危机  我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为什么我和同学们不同?而他们的父母亲离开国内熟悉的环境和成就,在海外饱受“洋插队”之苦时,更往往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这种迫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本无可厚非,却常对已经压力重重的子女带来心灵的戕害和误导而不自知。如何在海外教养子女,己成为许多中国家庭极关心的课题。

 

 

会读书的才是好孩子?

 

1992年笔者全家由美国东部迁至洛杉矶以后,对于一些中西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异同,有很深的感受。过去十年住在宾州兰城时,邻居、学校家长会和教堂中所接触的主要是从事农业和小型企业的中产阶级白人。他们大多热情友善、温和有礼,但上过大学的人不多,对子女则鼓励他们按兴趣自由发展;子女若上大学,大多得自己打工挣学费。反观我们在东部及洛杉矶所认识的华人父母,几乎每家都以让子女进著名大学为目标。家长们(包括我自己)会要求老师增加课外作业;有些孩子初中起就参加学术能力预试(PSAT),高中后每门功课都争取得A,以便达到著名大学的入学要求。父母亲给子女上大学的经费早就未雨绸缪,当然,孩子进大学主修的科系也常凭父母的意志为转移。我知道有一个家庭甚至仿效孟母三迁,特意搬家到一所著名的私立大学附近,为的是让儿子从小耳濡目染,立志进此名校。这虽是特例,但基本上可反映许多华人父母对子女教育的价值观仍是中国传统的“唯有读书高”。换句现代名言来说,就是“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不论男孩女孩,会读书的就是好孩”。许多父母在爱之深、责之切的前提下,所督责的往往只是:成绩好、学校好、科系好。

然而,单凭这“三好”就能保证子女未来的前程和生活的幸福吗?孩子若真名列前茅,就一定会出人头地吗?

 

 

智商高不保证成功快乐

 

曾有人追踪美国哈佛大学四十年代九十五位学生在中年后的成就,发现以薪水、能力、职位来说,在校成绩最高的不见得成就较高;对生活、家庭、爱情、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也不是最高的。学业成绩优异,并不保证他们在面对人生磨难或机遇时会有适当的反应。较高的智商(IQ)不一定能与幸福或成功划上等号。

哈佛教育学院的心理学家嘉纳说过:“时代已经不同,我们对才华的定义应该扩大。教育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是引导他们走入适当的领域,使其潜能得以发挥而获得最大的成就感。今天我们完全忽略了这个目标,我们实行的是一视同仁的教育,仿佛要把每个人都教育成大学教授,对每个人的评价也都是根据这个狭隘的标准……成功可以有无数种定义,成功的途径更是千变万化。”(注一)

除了上述劝言外,也有许多调查研究的结果发现不少功课好、有才华的儿童和青少年却出现一些品格上的问题,如:自利、任性、冷酷、蛮横、自我中心、器量狭窄、落落寡合、不择手段等。这都与父母偏重智力发展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这样的孩子也许在某项专业上能有相当成就,但就为人处世和生活品质而言却是个失败者。我们从留学生卢刚和诗人顾城杀人而后自杀的实例中,已可看到前车之鉴。

 

 

成才先须成人

 

究竟在教养子女的目标上,最优先的应该是什么?

中国史学家司马迁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早已指出:“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他明确地点明才德兼备的重要性。才智本身并无正负,才智只有高低;但品德是才智的正负符号,是才智的方向。无才无德,尚不足为患;有才无德,为祸更大;若才德兼俱,则善莫大焉。

爱因斯坦在1934年玛丽.居里夫人的追悼会上说过:“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常人所认为的那样。”他认为居里夫人的品格是人类的一大宝贵财富,他对居里夫人的评价是:“她的意志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注二)

爱因斯坦认为,人们只看到了居里夫人科学上的贡献,却忽略了她取得贡献的根本原因——高尚的品格。

显然,成“才”先须成“人”,成“人”比成“才”重要。在当今多元化而日趋败坏的社会中,身为父母,我们必须调整教育子女的价值观,不宜偏颇。

美国麦克阿瑟元帅为他儿子的祷告,可作为愿意把最好的给下一代人的榜样。他说:

“主啊!教导我的儿子在软弱时坚强不屈,在惧怕时能够勇敢自持,在诚实的失败中毫不气馁,在光荣的胜利中仍能保持谦逊温和。

教导他笃实力行而不空想,使他认识你  同时也认识他自己,这才是一切知识的开端。

我祈求你,不要让他走上逸乐之途,宁肯将他置于困难及挑战的磨练与刺激之下,学习如何从风暴中站立起来,而又由此学习如何同情那些跌倒的人。

求你让他有一颗纯洁的心,有一个高尚的目标,在学习指挥别人之前,先学会自制;在迈向未来之时,不遗忘过去。

主,在他有了这些美德之后,我还要祈求你赐给他充分的幽默感,以免他过分严肃;赐给他谦虚,才能使他永远记得真正的伟大是单纯,真正的智慧是坦率,真正的力量是温和。

然后,作为父亲的我,才敢轻声地说,我这辈子总算没有白活,阿们。”

 

有本之木,以身作则

培养如麦帅所求的这些智仁勇兼备的品格,是一项全方位的心灵建造工程。它需要父母亲因材施教、遇事而诲、寓教于谐;它需要尽心尽力投入;它更需要我们作父母的以身作则。

我们的儿女一生中有许多老师、科学家、医生……可以请教,但在他们年幼的时候,却只有我们这对父母可以效法。孩子幼小却敏锐的心灵正接受我们价值取向和言行举止的烙印。他们会有意无意地仿效我们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运用时间金钱,如何对他们褒贬赏罚。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上是在家庭   人生的第一堂课中建立的。

笔者犹记得小时候,从父母身上学到的榜样。我们家有八个孩子,挤住在一栋很窄小的木造房子里。我母亲坚持每天晚上一定要有一段家庭团聚时间。母亲一面弹风琴,一面领我们唱歌,然后讲圣经故事。每个小孩也报告当天的功课、言行,然后全家一起祷告。那段期间的宗教教育,对我幼小心灵的影响真是无以伦比。后来,我自己有了两个女儿后,也几乎每天晚上对她们讲床边故事。圣经中的人物,金庸笔下的郭靖、黄蓉,中国历史中的忠孝节义,全都编入每天晚上的故事里。重视这段温馨亲密的家庭时间,是我从父母亲得到的最好遗产,又是可以传给下一代的。我也记得小时候每次撒谎、偷钱后,父亲召我单独会谈。他先晓以大义后,再令我伸手挨打。他先打我手心三下后,也重重地打自己手心三下,流泪自责为什么不能把我管好。这种管教方式,令我终身难忘。

身为父母,我们都是“儿女灵魂的工程师”、“家庭氛围的营造者”、“上帝产业的托管人”,让我们先注意自己品格的培育。虽然我们都不完美,我们的时间、耐性、智慧都太有限,但我们可以谦虚地来到上帝  天上的父面前,向他求取智慧、慈爱、公义、能力。当我们有限的生命与上帝完美的生命连结时,儿女肯定会从我们身上看到一个被圣经真理化育、心意更新而变化、能够表里一致的活样板。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但愿《海外校园》每一位身为父母的读者,都这样与儿女同步成长。

 

注一:以上资料摘自丹尼尔.高曼着,张美惠译,《EQ》,时报出版,1997年,第50~53页。

注二:摘自刘英主编,《家庭德育与子女成才》,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6页。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