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孩子认识真理

 

 

 

 

 

 

文/biubiu

 

 

 

 

 

Veritas, 真理和生命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涉及到教什么,谁来教,用什么方式教,等等。作为一名教育行业从业者,我时常地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大学的校训给我带来亮光。如哈佛大学的校训:“veritas”(真理);耶鲁大学的校训“Lux et Veritas”(光明与真知);哥伦比亚大学的校训“In lumine Tuo videbimus lumen”(在你的光明中看到光明)……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从中看出,对于上帝及其真理的追寻一直是这些大学的建立根基。

相比西方的大学,中国高校的校训自然也不乏优秀之处。如清华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北大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以及笔者的母校重庆大学的校训“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不是说这些校训不好,只是如果我们仔细来看,会发现这些校训虽然能够阐明学校的办学理念、核心价值,甚至是社会使命,却很难成为一种“信仰”,在学生离开学校以后,依旧能成为他们不变的精神支柱。

其实,现今的高校非常注重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各种选修课,数不尽的社团几乎可以满足所有兴趣团体的需求,就连哈佛大学的校训“真理”的内涵,也从“上帝的真理”变成了“现代社会可以接受的真理”。

可这样的多元化一定能给学生带去自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我们以神的话语作为真理的时候,我们作为在这个陌生世界中的旅行者,其实就如同多了一份百分百准确的地图,不至于迷失方向。

 

 

教育遭遇人本主义的信仰冲击

 

作为曾经在大学团契受到过无数关爱和帮助的“小羊”,毕业后从事营地教育的“教育从业者”,我曾经把人的生命和关系看成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能帮助并和身边的人产生生命连结,曾成为我生命中最快乐的事和无比清晰的异象。

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忘了把真理放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却把人们之间的关系当作了偶像。这种以关系为导向的人生,渐渐使我在工作中变得骄傲、暴躁,为了把一件事情做好而不顾拦阻。最后因着越发膨胀的野心和欲望主动请辞,离开了我曾经看作无比重要的营地公司。

就在我离开老东家的时候,神一遍遍问我:“你把我的真理放在哪里呢?”我说:“主啊,我不是在为你工作吗?为什么还要这样问我呢?我不是奉你的名在照看下一代吗?”神再问:“你把我的真理放哪呢?”我难以作答。因为我大概有一年没去过教会,半年的时间没有翻开过圣经。

毕业后教育事业上的大起大落让我无比清晰地看到,不把神的真理放在第一位的教育,即使有再好的出发点,也一定因着我们的罪性,堕落成魔鬼使用的工具。在这样的教育体系里,不要妄想能影响生命。

最近两年,各种新式的教育如火如荼地涌现。如自然教育——让孩子们走进田野,希望用大山大水的广博之气和自然中的简朴之美引导孩子们极致简约;冒险教育——背包负重,山野穿行,在险恶之处培养孩子们的领导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营地教育——最打动人心的地方莫过于Joy, peace & love……这些教育好不好?好。因为我们塑造了不仅关注分数的全人教育,我们把教育从冷冰冰的分数投入到生命中。这些教育有没有效?有效。因为孩子们拥有了和世界、与自己和谐相处的机会,而不只是孤岛上学习的机器。但这类教育并不是上好的,因为我们没有引导孩子们认识上帝。

上帝的标准和世界的标准大相径庭。人看到美丽的景观,充其量会赞叹一番美景,而认识上帝的人却把荣耀归给他;世界的领导是要尽力做高位,越多的人听命越好,上帝要的是仆人式的服务与奉献;世界的爱是爱我所爱,上帝要的是“爱那些不可爱的”……所有一切都在和人的本性作对。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做得越多,越是违背了上帝的心意;而唯有体贴真理,我们才在做真正合神心意的教育。

这个时代的教育大抵推崇人本主义教育。而人本主义,说白了,就是把人看得比神更重要,违背了我们信仰的中心。因此,我们应该警惕“人本主义”所潜藏的信仰冲击,重建以神为中心的真理教育。

 

 

驯良像鸽子,灵巧像蛇

 

于是,在我看来,教育的意义便是让更多的人认识耶稣。这一点是不可动摇的。但是这样的目标在大环境下必然会受到冲击。于是想起耶稣的教导:“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参《马太福音》10:16),既要持定心中“让更多的人认识耶稣”的目标,又要用合情合理的方式进行表述。

我曾经遇到过香港教会在某地的志愿支教团队,他们在绵竹的一间小学校里开展了长达10年的英语支教活动。他们为事工恒切祷告,为参加的孩子和同工的生命祷告,为课程的筛选、设计和执行祷告,为主在孩子们心中动工祷告。然后他们把圣经中的故事进行摘编,设计鲜活的活动加以辅助,恒心等待神的做工。生命的种子就这样撒下并等待萌芽、生长

教育的核心就是认识独一真神和真理。这一点在我进入下一份教育工作的时候,不敢再抛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