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孩子:被网络软色情侵害的未成年人

 

 

 

 

文/博学

 

 

 

前不久, B站(哔哩哔哩)上的“科里斯事件”,使软色情侵害未成年人浮出水面,也引发大众对于如何捍卫青少年权益的讨论。

此事件源于一位母亲发现B站年仅15岁的UP主“科里斯”一直在引诱其女儿做违反身心健康的事情。事后,该母亲找到了“科里斯”,但他说只是玩玩而已,并且将二者的对话发到了B站。之后,该母亲也在B站发了动态,她选择报警保护自己的女儿。最后“科里斯”道歉,而他的ID也被封禁。

此外,一些媒体频频报导的个别漫画和视频网站,同样存在混乱现象,如央视记者在快手、火山小视频等平台中,找出了数以百计未成年孕妇、未成年妈妈和未成年二胎妈妈的视频。这些视频,牵动着网友的神经,触动人们的猎奇心理,播放率和粉丝数普遍很高。

 

 

软色情的危害

 

相对于“硬色情”而言,这些流传于网络、有害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被称为“软色情”。事实上,“软色情”这个概念目的是为了掩盖赤裸裸的“硬色情”。由于“软色情”所针对和伤害的大部分是未成年人,它以被包装过的形式,防不胜防的进入未成年人的身心系统。因此它在本质上比硬色情更加恶劣。

在许多西方国家,持有和传播未成年人色情影像制品是一项重罪。例如,根据美国司法部相关规定,被指控制作儿童色情的初犯者将面临罚款以及15至30年的监禁。

未成年人在成长阶段,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和判断力。如果在网络中长时间浸淫于软色情,不仅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更极有可能使他们因为模仿和好奇做出极端的行为。软色情过早地侵入他们的世界,孩子在虚拟世界接受到的讯息,就成为他们在现实世界进行性犯罪的温床。所以,近年来未成年人的性犯罪已经屡见不鲜。

对此,“女童保护”基金负责人、凤凰网公益主编孙雪梅介绍,他们对2017年度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例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有6起儿童性侵案与网络密切相关。她说:“犯罪嫌疑人利用社交软件、网络游戏等对儿童实施侵害,虽然曝光的数量不多,但更应该引起警惕。”

从网络到现实,有时只是一网之隔,一旦逾越了正常的界限,便会发生无法挽回的悲剧。

 

 

网络的利与弊

 

软色情的泛滥,首先是通过网络媒介得以滋生、传播。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带来益处的同时,如果使用不慎,也会给我们带来损害。

现在的孩子,是含着网络科技的金汤匙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从小就接受网络的诸多熏陶。前些年,PC端流行的网络游戏、QQ交友等,那些令人兴奋与纠结的岁月,却有“网瘾少年”成为许多家长和老师心中的痛;近几年,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手机不仅仅是一部通讯机,更成为集社交、学习、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利器。软色情赖以生存的平台,已经悄然无声地过度到各种手机应用了。

“科里斯”事件曝出后,平台第一时间进行了账号封禁的处理。

尽管相关部门可以按相关法规办事,但这些平台或是资讯的流传,似乎仍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据相关人士认为,“很多平台在初期都会刻意纵容色情流量,因为色情流量会带来漂亮的增长数据。”新科技VR的发展,使网络软色情又以另一种形式呈现。据谷歌趋势(Google Trends)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从2014年11月到2016年4月的这17个月中,人们在谷歌上搜索“VR色情”的次数增长了99倍。

由此可见,一些工具和平台的开发者,本身有自己的利益驱动;而使用这些平台的群体,正是为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买单的消费者。无论是开发者,还是消费者,似乎都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中。对此,《经济学人》中文版主编吴晨呼吁,“IT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每一个普通用户都应该有意的养成自我节奏,把智能手机放回到它应有的位置。”

事实上,网络科技本身也许是中性的,无所谓善恶之别。只是,当同样具有罪性的人在开发、使用它们的时候,就会带来许多始料未及的弊端。如果善用网络,它甚至可以被视为上帝普遍恩典中的一道闪光;反之,就会成为罪恶的始作俑者。

 

人啊,你往何处去?

 

记得多年前,我在读台湾学者林治平教授的《白昼提灯——人的失落和人的追寻》时,对书中的见解深感共鸣。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的失落与人的追寻”的历史。在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人”不见了。那个起初具有上帝形象的有灵的个体,却湮没在“神死的哲学”中。作者看到了现代人在物质富足、科技进步、制度文明的同时,却陷入了深深的认同危机之中。

无神论教育,让这一代人(还有更年轻的00后)更加陷入精神的真空、意义的迷失、价值的颠覆之中。空心病的泛滥,城市孤独症患者的增多,还有那些遭受互联网软色情侵袭的人们,其实都是一个个“如羊走迷”的生命。

从某种角度而言,软色情背后的“二次元文化”,正是这个单面向、极端物化世界的反射。我们无法在现实世界中活出以上帝为乐的生命,便渴望在平面的网络世界里寻找激情和灵感。然而,从人而来的激情稍纵即逝之后,我们又从哪里寻找生命的支点呢?

对于年幼者,会遭遇软色情的毒害;而成人世界,色情同样泛滥。这一切,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不见了,那个起初具有上帝形象的生命,如今在物质和欲望交织的世界里渐渐迷失。

这样的迷失,也不仅仅是这个时代才有的。从人类始祖犯罪、逃避上帝的面之后,我们就开始在苍茫的大地中劳碌挣扎,苟延残喘。我们开始学会了以上帝之外的其它事物,如色情、权利、地位、知识等,来取代上帝,但结果却是,“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参《诗篇》16:4)。

 

 

生命的防火墙

 

历史上奥古斯丁的事迹大家耳熟能详。他十几岁时宣布放弃基督信仰,生活上吃喝嫖赌,放荡不羁。他在《忏悔录》中说:“我无法分别清洁的感情与黑暗的情欲,我无法保守自己在光明的国度里与别人建立友谊,于是我在清澈的友谊中注入了情欲的污秽。”他在30多岁那一年,在米兰的花园中,读到圣经中的话:“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马书》13:13-14)他悔改认罪,被上帝的福音更新,成为圣洁敬虔的基督徒。

类似的生命转变的故事还有很多,充分显明了基督福音所具有的超越性。福音给迷失的你我指出了一条“回家”的路:重新认识“我是谁”——“我”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所造(参《创世记1:26);“我”从哪里来?——我的生命受造奇妙可畏,并非偶然碰撞的产物(参《诗篇》139:14);“我”到哪里去?——我人生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荣耀上帝,并以他为乐(参《哥林多前书》10:31、《诗篇》9:2)。

如果说,网络中的软色情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而耶稣基督的福音,其实就是每一个生命急需的“防火墙”。这福音的大能,会使软件开发者意识到自己的科技研究,本质上应成为人类生活的祝福;会使网络科技的使用者,活出“节制”的品格,并靠着圣灵所赐的智慧和能力,对那些有可能影响我们的有害资讯做出甄别。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