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苹果当橘子养

打破教育的迷思,对我来说,是从把“教育”这件事搬下神坛开始。

 

 

 

文/苏雪菲

 

 

 

1

 

晚上8点半,我关掉客厅的灯,把刚刚要满5岁的儿子送进房间,看着他爬上小床的上铺躺下,做了例行的睡前祷告,互相说了“晚安”,然后我轻手轻脚地退了出来。

“妈妈,妈妈,门不要关,给我留一点点哦。”

“好的,晚安哦。”留下一道门缝,我回到自己的房间,松了一口气。

5年了,他终于可以不用摸着、枕着我的手臂才能入睡,终于可以睡自己的床,自己的房间。我终于不用每天白白地陪他躺上几十分钟,听着他翻来滚去、踢床磨牙,熬到他睡熟,才能像做贼一样走开,去做点自己的事情。

虽然接下来,在10点半、12点半和2点半,他都极有可能会突然放声大哭,把全家人从睡梦中惊醒,需要我们从床上抱起来安抚,才能再次入睡。但对我们来说,他终于能自己入睡,已经是巨大的幸福。

 

 

2

 

与此同时,1岁7个月的妹妹睡在他的下铺,每天比哥哥提前睡下半小时到一小时,早上醒得也会更早一些。

夜里哥哥哭的声音太大,偶尔会把她吓醒,也跟着哭一两声。但只要轻轻拍拍她的背,在她耳边说“是哥哥哭了哦,没关系哦,是哥哥,没事的”,她就会安心地翻个身继续睡去。

早上醒来,她会在床铺上玩一会儿,如果半小时之后还没人理她,她会自己从房间走出来找人要奶喝。

从出生后到现在,我们几乎没有为她的睡眠操过什么心。自己睡小床,可以睡;自己一个房间,没问题;跟外婆在一个房间睡了俩月,再搬去跟哥哥睡上下铺,也高兴得很。

这个淡定的女娃,是我们全家人的“治愈系”。

 

 

3

 

我不是学教育的,跟大多数父母一样,凭自己的成长经验和看到的那几本书来养孩子。遇到让自己实在无措的难处,会求助妈妈群里经验更丰富的妈妈们。

即便如此,5年来,我还是渐渐澄清了自己在“教育”这个话题中的一些迷思。

其中最大的一个迷思,就是我曾经模模糊糊地把“教育”放在了一个过高的地位上,虽然没有明确的想法,但在有妹妹之前,我在哥哥身上看到的一切“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完蛋了,一定是我哪里没做好。我一定可以找一个方法,叫他按照我的想法改过来。

教育,对我来说像是一个模子,无论这个孩子是一堆沙子、一堆泥巴,还是一个面团,我只要拿着这个模子扣下去,它一定会给我一个期待当中的形状。

我以为自己采取的方式都很温和,我会倾听孩子的情绪,会跟孩子共情,会尝试理解一个“秩序敏感期”的小孩儿不能允许他的面包片跟上次的不一样。我们不提倡体罚,3岁以前连奖励也很少用。

我以为,我们已经是教育理念很先进的父母了。

可惜,我的基础错了。

 

 

4

 

有了妹妹,我才经常惊讶地发现,同样的父母、同样的方式方法,两个孩子的反应、行动、结果,都是那么不同。

哥哥从小就是高需求宝宝,夜醒无数次,好不容易断了夜奶,又必须要摸着妈妈的手才能睡着觉,直到5岁依然会夜哭。

妹妹呢,从小胃口就大,一顿吃饱可以坚持几小时,夜奶的次数从三次、两次、一次逐渐减少,10个月时发了一次烧,之后突然就不吃夜奶了,一觉睡到天亮,夜里极少哭。

哥哥对吃饭的兴趣不大,小时候让他自己吃饭, 他会把饭当成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就是不吃,直到现在也经常要努力说服才能多吃几口。

妹妹呢,每天晚上恨不得要吃3遍晚饭。我们每天吃饭时的固定台词是这样的:“哥哥,把你碗里的饭吃完。妹妹,你不可以再吃了!你吃太多了!”

哥哥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怀有敌意,去幼儿园的第一个学期,每次上大教室的体育课,他都站在门口不肯进去,问他为什么,答:“人太多了,我怕打到我。”

妹妹呢,一岁开始偶尔去哥哥幼儿园玩儿,一冲进去就找不到人了,完全不管妈妈在哪里,爬上一个木马就开始疯狂地摇,浑然不顾旁边一群大孩子在追跑打闹扔篮球。

哥哥3岁才敢滑滑梯,一直害怕荡秋千。

妹妹7个月滑滑梯,一岁会走,之后自己玩儿转整个滑梯组合,谁敢扶她,她跟谁急。

哥哥最喜欢的安抚物是妈妈,只要妈妈睡前给唱歌,唱什么都行。

妹妹嫌弃妈妈唱的歌不好听,爬起来摇头“嗯嗯”表示不要不要,回头趴在一只大玩具上就呼呼睡着了。

如果让我一直列下去,我还可以写下100条。两个孩子就是这么不同,虽然我们反复思量,无论是从小带他们的方法、家庭大环境,都没有太大的改变。

 

 

5

 

哥哥3岁半,在幼儿园频频跟小朋友打架。我们实在没有办法了,去找园长和老师求助。我干儿子也在那家幼儿园,老师们都很熟悉。那天,我问他们一个问题,现在看起来挺幼稚的。

我问,为什么我干儿子打他妹妹的时候,他父母用了那个方法,几次就管用了,可是在我儿子身上,同样的方法就一点作用都没有。

园长说,这两个孩子差异实在太大了,如果那个是苹果,这个就是橘子,你怎么能用同样的方法种苹果和种橘子呢?

那次谈话之后,也许是第一次,我关于“教育模型”的执念开始被打碎。我开始想:如果我无论使用什么方法,都得不到我期待中的孩子,怎么办呢?

和人生中所有的问题一样,当我发现自己无力掌管的时候,我都同时发现另外一条路——转向神。

 

 

6

 

转向神,有时会让人觉得迷茫,好像摸不清边界。

我也是这样,常常纠结于:哪些是我该做到的,哪些是应该放手交托的?如果没有想清楚,我会怀疑自己所谓的交托是不是逃避,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但是经过了这些事情,有一件事我是极其清楚的:父母自有自己该做的事,但那绝对不包括想要控制孩子一切的行为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教育是我们引导孩子的工具,但教育的基础是,我相不相信这个孩子是上帝创造的,他并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随意写写画画,他一出生就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独特的命定。

更要命的是,我到底相不相信,人一切行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人有罪,而我们做父母的,无法靠教育方法去解决罪的问题。

回头想想,无数次愤怒,不就是因为我们心里想:为什么说过很多次,用过各种方式,也鼓励过、也管教过,孩子就是不按我们想的那样去做呢?

但如果我真的相信这一切,那么,一切的教育方法,无论是严厉还是温和,我们都无法期待它在所有孩子身上都取得一样的效果,立竿见影,永久有效。

 

 

7

 

去年,国内爆发了幼儿园虐童事件,我写了一篇文章《叫我们胜过这邪恶世界的,不是性教育》。下笔的时候情绪有些激动,后来很多人质疑,难道我们不该做性教育吗?

今天写这篇文章,难免又有人会质疑,难道我们不该教育孩子吗?

教育孩子,全方位地引导他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当然是父母应尽的责任。然而这个责任是否意味着,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我们最终能倚靠的,就只剩下“教育”了呢?

如果是这样,那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早教和课外班就做对了;早出晚归、全年无休,送孩子学奥数、学围棋、学英语、学冰球,倾三代之力砸锅卖铁买学区房的父母就做对了。

一切的焦虑都是应该的,劝人不要焦虑的,不是傻子就是不负责任,要么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是这样,我们要花多大的力气,才能保证孩子一路走得对、走得好?

就算我们不追求别的,只追求孩子将来成为一个跟随主的人。我想问,我们怎样才能保证孩子的一生会跟随主?每天为他祷告?每天带他读经?把他送到主内学校?当然,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但是怎样才能确保百分之百成功呢?

我却听见圣经说:“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黑变白了。”(《马太福音》5:36)

打破教育的迷思,对我来说,是从把“教育”这件事搬下神坛开始。

 

 

作者现居北京。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