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园中的默想——读梵高画中的基督

在梵高的眼中,绘画的作用不仅是写实,也不仅是艺术品,而是在“传神”。

 

 

 

文/临风

 

 

 

又到了秋高气爽的时节。每每看到秋景的金黄色,就会联想到梵高的画。不论是向日葵、麦田、日头、月亮、星星,还是灯光,在梵高的画笔下都是金黄色的。梵高对大自然中季节和颜色之变化的感觉出奇地敏锐,他所传递的,不仅是感官上的激情,而且与他的精神面貌、他的生命意义息息相关。

 

 

用色彩和线条表达永恒

 

人们对梵高(1853-1890)的生平及创作,多少都有所了解。但对他的画及其信仰之间的关系,却言人人殊,有各种臆测。本文希望藉着他自己的话来做一些澄清。

1879年是梵高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的信仰从“福音性”转为“存在的本质”,从此,梵高决定用艺术来表达他对上帝的爱。

表面上看,他留下的宗教画并不多,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模仿米勒和德拉克罗瓦的作品。但是,如果因此而下结论,那对梵高的理解就太不完全了。

早在1877年7月,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一封信中,他曾这样描述:“一个人如果能够从圣经以及所有其他的来源里面把握住上帝的思想,能够在每件事情、每个情景、每个时刻都努力捕捉有关上帝的知识,这是好的,是我们所能做到的最高境界。如果能够不断相信,每件事情都比我们所了解的更神奇,这是件好事,也是真理。我们如果继续保持敏锐、谦卑、柔和的心……我们就能从大自然和人类灵魂的深处学习到爱、希望和信念。”

这样的信念,梵高始终没有改变。

在梵高眼中,一切事情,包括自然界,都比我们所能了解的更神奇。这种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更体现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在他看来,画家的使命就是存着炽热的心,从崭新的角度观看上帝隐藏的真理和真实,然后把他所看到的,重新创作出来。

1888年9月,在写给提奥的信上,他说:“就像音乐一样,我要在画面上表达安慰的信息。我要在男人和女人身上表现永恒。就如早年的画家用光环所表达的,今天,我要用涂色的光辉和震动的线条来表达永恒。”

在梵高的眼中,绘画的作用不仅是写实,也不仅是艺术品,而是在“传神”。画家的创作是从上帝而来的神圣的礼物,传达爱的信息,这让他废寝忘食地创作。他的画作应当被分享,而不仅被珍藏。

 

 

文学名著点亮《星夜》之光

 

梵高的阅读兴趣很广,这些阅读对他的绘画有很大的影响。在给弟弟的信中,他经常会提到这些作品带给他的灵感,其中之一就是雨果的《悲惨世界》。

1889年5月,因为病情转剧,梵高主动住进了圣雷米疗养院,不久,他的病情开始好转。6月,在病室中,他望着窗外的夜景创作了《星夜》。

对这幅著名的《星夜》,许多人都做过解读(参临风著《绘画大师的心灵世界》)。不过,可能极少人知道,这幅画的灵感来自《悲惨世界》中的米里哀主教,那位冉阿让的救命恩人。

这是作家 William Havlicek根据艺术史家Meyer Schapiro提供的线索发现的。在2010年出版的《梵高:为人所不知的旅途》一书中,Havlicek引用《悲惨世界》中的句子:“他(米里哀)单独地在那里,收敛、宁静、崇敬,将自己内在的宁静与天空的宁静相比。他被那灿烂多姿的星座和上帝那看不见的光辉所感动。他打开心门,让那位不可测度者的思绪围绕着他。在这个花朵汲取香气的时刻,他呈上自己的心,那些花朵像一盏盏的明灯,点亮在星夜的中央。”

梵高从这里得到灵感,并用“星夜”作为画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星夜》中那些灿烂的“花朵”。

Havlicek在书中说,梵高藉着这幅画表明:“罪的黑暗、罪孽与死亡都被那神圣颁布的恩典所克服。”

 

 

忧伤中也可以拥有快乐

 

为了与《星夜》互补,梵高还创作了一幅《山景中的橄榄树》。在给提奥的信里,他解释说,要用色彩和线条的强度来“超越摄影式的和画家愚蠢的完美观”。一幅白天、一幅黑夜,互相补足。他写道:“橄榄树、白云和背后的山峦,相对于月亮上升中的夜景,这都是对现实安排的夸张;那形成的轮廓就像老木刻般地突出。”

事实上,他关注的是写景后面的灵性意义。

在疗养院周围,有许多橄榄树,他在这里画了两组橄榄树的油画,分别创作于6-7月和11-12月。

梵高在枝叶茂盛的树林、橄榄园和麦田里发现了“深刻的意义”。他从大自然的生长周期,看到人类生命的周期。他对提奥说,死亡、快乐和苦难都是“必须的、有用的”,也是相对的。即便面对疾病和痛苦,他的信念也不曾动摇过。

《领导杂志》的编辑Skye Jethani认为,在许多作品中,特别是橄榄树系列,梵高传达了忧伤中救赎的品质,表达在忧伤中也可以拥有欢乐。

梵高显然比我们更能体会耶稣的心肠。他说:“悲伤比欢乐更好……因为脸上的愁容使得心灵更美好。我们的本性是忧伤的,可是对那些已经学习到的,以及不断地学习注视耶稣基督的人来说,他肯定能够找到欢乐的理由。保罗说得真好——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

这批画对了解梵高最后一年的心态至关重要。

 

 

用现代性手法表达圣经

 

梵高的橄榄树画作,与高更(Paul Gauguin)和埃米尔·伯纳德(Emile Bernard)同期的宗教画有着鲜明的对比。

1889年11月,画家高更和伯纳德不约而同,各画了一幅耶稣在橄榄园中祷告的画。高更把草图寄给了梵高,伯纳德则寄了一张照片。

这两幅画都相当奇特,而梵高的反应也出奇地强烈。据《梵高博物馆2001年日志》所记,他曾写了一封长信给高更,并给伯纳德写了一封言辞犀利的信。

梵高还写信告诉提奥,他反对两位画家对圣经的诠释,认为他们没有观察到自然景观的分量,这些画对“现代式”的表达来说不是进步,而是退步,他感觉简直像是一场噩梦。

Debora Silverman在2000年出版的《梵高与高更:寻找宗教艺术》中,解释了梵高当时的心境。她说,梵高深受作家勒南(Joseph Ernest Renan,著有《耶稣的一生》)的影响,认为客西马尼园应当以安慰者耶稣为中心,降低自我意识(而不是自我标榜),它也代表着对病人的护理。

梵高一直赞赏伦勃朗、德拉克罗瓦和米勒等人对宗教画的处理。他认为,画家的责任是思考,不是做梦、幻想。而那两幅画却过分抽象、脱离现实,与现代意识脱节。画家好像从来没看到过橄榄园,也没注意到园子里的劳工。现代画家应当藉着橄榄园本身来表达:以自然界为出发点去组合画面,而不是把画家的主观意识强加在自然界上面。

他说:“就如做鞋一样,它首先得是双鞋子,画家不要先去考虑艺术效果……相对于他们的抽象,我所做的代表坚硬、粗糙的现实。它简单、质朴,你可以闻到泥土的气息。”

梵高进一步说明,表达焦虑,我们不需要回到历史中的客西马尼园;表达耶稣的安慰和温柔,我们也不需要找到符合登山宝训的角色。现代人不要硬性地把古代的情景搬过来,那距离现实太遥远了。我们必须用思想,设法把圣经里的故事用现代性的手法和感受表达出来。

 

 

耶稣才是伟大的艺术家

 

梵高告诉伯纳德说,他的表达是个败笔:“毫无疑问,能被圣经感动是明智和正确的。但是,我们深受现代的现实所影响,即使我们企图抽象地重建古时的情景,我们周遭细小的事务也将破坏我们的冥想,让我们又回到当下的感受中。”

针对伯纳德的《橄榄园中的基督》,梵高拿出两幅自己刚刚画好的作品做比较。他认为,自然景观本身就能够说话:橄榄园中的树木和劳工,可以代表忧伤,和从耶稣而来的安慰,太阳光可以代表上帝的慈爱和新生命。他认为自己的作品才是对耶稣基督的生活与受难的“现代式”的表达。

梵高用来比较的第一幅画是《圣保罗医院的花园》。该画取景于圣雷米的圣保罗医院花园,就是他疗养的地方。从梵高作品中线条的笔触、力度和所用的颜色上,我们可以大体了解他的心境。有些树枝朝天,代表正面的情绪;有些横长或朝下,代表负面的情绪,象征着他的心绪不宁。画面正中央有一株被砍断了的树,显然表达了他在人生中的挫折和断裂。断枝的顶端和天空都是明亮的黄色,代表了苦难中的安慰。

他给伯纳德看的第二幅画是《有围墙的麦田和旭日》。他用旭日代表耶稣基督和他的爱,可以普照世人。

自始至终,梵高的心都是火热的;他体会到,耶稣的心也是火热的。

在去世前两年,他告诉伯纳德,耶稣,也唯有耶稣,才是伟大的艺术家。他不用画笔,不用颜料,不用大理石来创作。在艺术家梵高看来,耶稣的言行风范就是“美”的最高境界。

纵使屡遭挫折和拒绝,梵高一生都在向耶稣学习。他不仅用画笔表达对上帝爱的感受,在清醒时,他更是不断地用行动表明他对人的热爱。他曾说,爱需要用行动表达,仅仅是感觉的“爱”我认不出来(参Cliff Edwards,《梵高与上帝》,1989年出版)。

在他去世125年后,人们也许会慢慢明白,梵高的作品到底在传达什么,并因此看到这位旷世奇才内心深处的丰富与美丽。

 

作者为本刊特约编辑顾问。原任职科技行业,现退休专职写作。

 

 

图片注释:

 

图1:梵高,《星夜》,73.7 x 92.1 公分,188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图2:梵高,《山景中的橄榄树》,72.6 x 91.4 公分,188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黄色的天体代表基督的爱,蓝色的山峦代表神圣,橄榄树代表忧伤,向上的树枝却代表欢乐。

图3:高更,《园中的焦虑》,73 x 92公分,1889年,藏于佛罗里达州棕榈滩Norton艺术博物馆。

在橄榄园中,高更用自己的头像来画耶稣。据专家说,后面的人物代表背叛的人群。

图4:伯纳德,《橄榄园中的基督》的黑白照片,1889年,私人收藏

根据提奥的描述,画上的耶稣是紫色的,红头发,旁边站着的天使是黄色。士兵后面还露出高更的头像。

图5:梵高,《圣保罗医院的花园》,F660,73.1 x 92.6公分,1889年,德国埃森市弗柯望博物馆

图6:梵高,《有围墙的麦田和旭日》,71.0 x 90.5公分,1889年,私人收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