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作者、编者

 

 

 

文/编辑部

 

 

 

中国是那在后的吗?

 

记得第一次看到《海外校园》是在一年多以前,这本刊物似乎对于我这位来自中国大陆的人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我一口气读完这本刊物。

世界需要友爱,人人需要信仰,尤其当我来到了这块盛产牛羊、蜂蜜的肥沃土地上开始新的生活时,心中似乎正在渴望寻求一种灵性的东西。而这一本以海外中国学生学者为主要对象的《海外校园》读来倍感亲切;因为这刊物正是把说教寓于轻松的话题中,且借助于日常的凡人小事,来显示出生活的哲理和认识的升华。

我喜欢读《海外校园》,因为它开启了我心灵的门窗。

一年多以来,当我读完每一期《海外校园》时,脑海中一直思索着一句圣经上的话:“在前的将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中国——这个受难最重的有十二亿人口的国家,难道是那“在后的”吗?

 

纽西兰 钟文

 

 

热泪满脸

 

谢谢你们的爱心,编著这样美好的期刊。我虽为六尺男子,但每当读你们的文章时,都热泪满脸,神的爱从你们的字里行间流入读者的心内。

我所认识的一位牧师,私人掏钱分发《海外校园》给我们这些从中国大陆来的学子,我也很愿意在这样的事工中有份。愿更多的人从《海外校园》中看到上帝的荣光。

 

德州 卫华

 

 

多加几类专栏

 

几天前收到《海外校园》第五期,见到许多可喜的进展:⑴较“软性的”为信仰铺路的文章:〈在一座雕塑面前〉,〈没有上帝的悲剧〉等等;⑵〈如何欣赏中国画〉虽本身不谈信仰,但有利于吸引读者,提供杂志的艺术成份;⑶〈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增加了对信仰讨论的空间,从单线的信息变成双向的“对话”,从而增添了杂志的“宽容度”,更有利于吸引未信的读者。

有一点建议:我发现在《认知篇》、《探索篇》、《感应篇》的三大类下又包含着许多小类。一方面给我一种太多“类”的感觉,另一方面又觉得小类中的文章又不一定合适大类的主题。我建议是否可以考虑多加几类专栏,例《百花园》,《资料分享》,《文艺园地》等。

 

马利兰州 百达

 

 

三者并重

 

犹记得去年本刊第4期的《读者、作者、编者》一栏中,有位署名“平底锅”的读者提议:“既然你们相信“灵”,请不要给我讲那么多“理””。这位自称“一个不信神者”的看法,其实已粗识信仰上帝的门径。

面对上帝的存在这类本体问题,很多时候是不可表达的(imexpressible),非文字语言所能传明,只能从心灵深处感受和相通。但对古今中外无数的基督徒而言,上帝的“恩典和真理”却是唯实的经历和认识,是合情而合“理”的;有时可以用思维说理的形式探讨,有时则用一些见证或文艺故事来表达,让人在具体处境的实例中得到启发,从而体验寻索。

感性、理性、灵性三者并用,是认识上帝并见证上帝缺一不可的秘诀。这也是本刊创刊以来不断尝试和表达的方式。欢迎更多作者踊跃参予!

 

苏文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