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

我要┅┅文/罗博学我要┅┅
12677018845078
大街上、地铁里,随处可见年轻人拿著iphone手机上网,手指一点一划,就轻易割裂了现实和虚拟的边界。
iphone是由苹果公司(Apple,Inc.)推出的智能型手机,有可触摸宽屏,可浏览电子邮件和网页,有搜索和地图功能┅┅由於其高端的配置,以及不菲的价位,对於很多中国人来说,拥有一款正版(而非山寨版)的“iphone”,成了尊贵和地位的象徵。
10月4日是原定苹果公司推出新款iphone-5的日子,最後却只推出了iphone-4S。正在iphone迷们失魂落魄,甚至气愤之时,5日传来苹果世界的“神”——乔布斯去世。
广大的中国消费者,把“iphone”冠以“爱疯”的绰号。这既是谐音,同时也是双关语,说明iphone已经令许多中国人如痴如狂、茶饭不思。
最近有两起“爱疯”事件,发生於中国大陆“90後”身上。一则,某高中二年级男生为了买一款“iphone”,不惜卖掉自己的右肾;另一则,某初中二年级的女生在网上发布公告,如果有人送她一款“iphone”,她不惜献出自己的初夜。
这两起事件被传媒曝光後,引来无数唏嘘。人们看到了一个疯狂时代,人对物质拼命的占有,以及人心理层面的躁动与不安。
有人通过这两起事件,反思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目前中国的应试教育,令许多学生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从小与亲人关系的疏离,使他们更渴望抚慰,而突飞猛进的现代科技,能够给他们提供丰富的社交和娱乐平台。
我身边有许多“90後”,他们对网络游戏的痴迷、对电子数码的热衷,几乎已到欲罢不能的地步。网吧,成了他们的生活支柱;日益增多的游戏厅,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处。很多小学生,已经开始用手机抒写自己的人生,完成友情的联络。但是,如果问到他们人文、社科方面最基本的常识,他们却会露出空洞的目光。
事实上,这些孩子并没有错。他们只是以孩子的非理智态度,诚实地向社会表达了自己的需求。这份需求是家人无法满足的,更是社会无法满足的,他们只能尽力向虚拟世界索取,尽力换取外在的、物质性的满足。
现在的社会,是急速旋转、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如同一列飞速行驶的列车,丝毫不顾及飞速行驶带来的最终结果。这辆列车上,乘坐的不仅有孩子,还有精明世故的成年人。当我们每天打开新闻,都会惊讶地发现∶所有新闻表达的竟然是同一个主题∶“我要┅┅”成人社会是∶“我要爱情,我要高官,我要更多的钞票┅┅”未成年人则是“我要名牌,我要自由,我要轻省┅┅”
当所有这些“我要”,致使人在自我的世界里得不到饱足,心理上产生不安时,这些“我要”,就不再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动力,而是人走向自我伤害与彼此伤害的推力。
其实“我要”的故事,早已出现在圣经中。2千年前,一个撒玛利亚妇人,渴了,去井旁打水时,与耶稣相遇了。这一幕人与神相遇的场景,浓缩的是人类漫长的历史。每个人在遇到上帝之前,都处在饥渴的状态。
这妇人有5位丈夫,她试图在并不贞洁的爱情中,寻获自己的幸福。她的心灵就是如此的焦虑和乾渴!主耶稣和她相遇了,告诉她∶“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翰福音》4:13-14)
她在物化的世界里,相遇了神性的穿透力。神的爱穿透了她的“不信”,也穿透了她的“绝望”,她喝著了生命的活水,就欢喜了,人生有了新的方向。
是的,这世界的一切都是被造物,包括iphone,包括你与我。上帝所造的有灵魂的人,要在没有灵性的时代,寻找真正的欢乐,寻找与永恒相关的幸福,只有回归一途。只有回归天父的怀抱,被耶稣基督的爱充满,才会对物质、对世界、对人类,以及对自我,产生恰切的态度。
此外,别无它途。
作者生於陕西,现居北京。主要从事写作。
本文刊发于《海外校园》:第一一〇期(2011-12)

图片来源网络

《“我要┅┅”》 有 1 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