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翼齐飞——基督徒艺术家王海燕访谈录

双翼齐飞——基督徒艺术家王海燕访谈录(文/罗博学)

12707864742641

在“自由鸟”的Blog上,无意间看到一张照片:在旅行途中,一只奔波许久的小鸟停靠在女主人公的肩膀上。这个瞬间被摄影师及时地捕捉下来。照片上的这位女主人公,就是王海燕。“自由鸟”是她的博客,透过这个名字,我感受到她对自由的渴望。可以想见,当小鸟振翅高飞的时候,大地变得渺小,地上的辉煌也即将转瞬即逝。

海燕是一位艺术家,不仅如此,她也是一位走近上帝的艺术家。翻阅她的艺术作品,我被深深地触动。她的作品囊括了油画、版画等画种,其作品最核心的观念,是传达人类心灵中的普遍知觉,她不是停留在对现象世界具体事物的刻画上,而是透过事物本身,向读者传达一种基于信仰而来的光与爱,或者说是拯救与希望。因此,她的作品弥漫着一种抽象的美,不同的读者可以读出不同的意蕴。

她利用铜板腐蚀和报纸贴两种材料结合,创作了版画作品《门》。其中包含着这样的思考:“门是什么?”报纸代表了传媒时代资讯大爆炸,给无数人打开了无数扇了解世界的门,而这种了解,仍属于画地为牢,我们仅仅看到很多社会现象,却找不到出路。

海燕的艺术作品,从立意、构图到极为奔放和开阔的笔法,突破了传统艺术的规范,而基督信仰所提供的超验的世界观,则在她的艺术之旅中发挥着导向性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位有信仰的艺术家,她在生命和艺术创作中,有着怎样的故事?

(受访者:海燕,简称H; 访谈者:罗博学,简称L)

    敬畏上帝,才有伟大作品

L:您的作品产量很高,每一幅都有独特的视角。但作为普通观者,可能对抽象艺术比较陌生,可否谈谈您对艺术的理解?

H:从西方早期艺术到文艺复兴时期,大量的艺术作品无不渗透着对造物主的讴歌和颂赞。只有敬畏上帝,热爱真理,才能产生出伟大的文化、艺术、经济和政治制度。

确切地说,我的绘画谈不上是绝对“抽象”,而是在具象中的抽象,抽象中的具象。我从2001年接受耶稣基督为主,到现在已有12年。回头看我10年前的作品,自己都不忍目睹——画面充满纠结和矛盾,还有恐惧,当然,我也在寻找一种精神的归属。我疯狂地创作铜版画,宣泄自己的情感。

早年的艺术创作会带我走进一种神秘莫测中去。信主后,我的作品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更多的喜乐和基于圣经的启发,渗透到作品中。上帝亲自引领我,画出具有灵性意味的画面,所以,我相信:你若和上帝建立亲密关系,作品便可以彰显上帝的荣美,使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L:看来,艺术与信仰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传统艺术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尤其传统的中国画,而您选择了基督信仰。对您来说,信仰是一种供您挖掘的思想或精神资源,还是您生活和创作中的真实倚靠?

H:在大学时期,我不太喜欢读中国艺术史。把那些弥漫着思想之禁锢的画面和西方充满人文与自由的画面相比较,我更喜欢后者。当然,现在我慢慢地发现,中国传统艺术也有它深邃的意境,也开始关注它了。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一向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往往不尽如人意。受挫后,他们会追求一种“隐逸”的生活,归隐山林后修身养性,在无奈中藉山水抒情,追求远离红尘、一尘不染、与世无争的生命境界,但这样的境界只是消极的抗争。清高避世,是中国文人画受中国传统儒道思想影响的明显特质。

不同的是,西方人文主义绘画追求灵魂的自由,画面晴朗、神圣。最近几年,我有机会到国外参观、游学,更深刻地感受到,一个有神圣信仰的国度,其艺术充满了扩张力、渗透力,还有自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家要有信仰归属感

L:您是如何信主的呢?

H:小时候,我经常会看到和感受到一种神秘力量,比如巫术、算卦、占卜。我祖父母家中很多人拜鬼神,这让我很惧怕。虽然相信有鬼神的存在,但他们所拜的神,给我的印象是残酷、冰冷、令人恐惧的。

大学时期,我不认识主,也不知道上帝在哪里,但是我相信有神秘力量,每逢去各种寺庙,我都会烧香叩头。当时做毕业设计,创作的是《佛之系列》,我比较关注寺庙、藏传佛教等。工作以后,我仍然稀里糊涂地去拜各种所谓的神。

直到有一天,单位有一位基督徒姐妹给我传福音,我记得当时和她抗争说:“我不相信什么耶稣。”在当时的我看来,基督教只是一种类似于佛教的外来宗教。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一个穿黑衣的人和一个穿白衣的人拉扯我,最后我和那个穿白衣的人走了……

终于有一天晚上,我迈进教堂大门,那些素昧平生的基督徒见到我非常热情。那天晚上,牧师讲道,谈到人的罪与上帝的恩典,焦点就是耶稣基督。第一次,我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世界观,我们的文化中不是一直强调“人性本善”么?我发现圣经揭露了人性本恶的事实,这更能解释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那晚,我接受了主耶稣,并且痛哭流涕、长跪不起。从此,我的生命得以改观。

L:每一个走近上帝的人,背后都有很多故事。对于很多华人基督徒艺术家,也许都会有类似的困惑:当下的华人教会,艺术领域基本空缺,也不太重视文化和艺术。对此,您怎么看?

H:目前华人教会在艺术领域有很多误区,比如,我常听到的就是“你不可雕刻偶像!”有些基督徒觉得艺术创作等于偶像崇拜。圣经旧约的一些经文,成了某些基督徒约束艺术的诫命。他们遗忘了上帝的创造何等丰富,真是气象万千!

我觉得艺术的使命是弘扬真、善、美!在这一点上,艺术和信仰殊途同归,这也是我们基督徒艺术家需要谨记在心的。我希望我的艺术能够造就人心,而不是无病呻吟。

一幅画的背后,反映的是艺术家真实的情感和灵性。上帝赐予人类艺术,让我们营造美的生活,但上帝不希望我们借用艺术,扭曲人类的灵魂。现在我们下一代看到的艺术,充满太多的文化垃圾,比如日本的色情动漫污染着青少年的心灵,还有某些出格的行为艺术,对我们的精神都有负面的影响。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看到这样的情景真是很揪心。我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影响更多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孩子,纠正他们的审美观。

所以,在弘扬“真善美”方面,艺术家确实需要建立于圣经基础上的信仰归属感。基督的教会更需要有更多的基督徒艺术家走进艺术领域,为真理打美好的仗。

随时随地,被上帝掌管

L:正如圣经所记,“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雅各书》1:17)作为一位信仰上帝的艺术家,您如何看待当下中国社会的流行文化呢?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是否水火不容?回归圣经,我们应如何看待?

H:目前中国社会的流行文化,到处弥漫着模仿热、超女热、整形热等文化现象,占据了我们的视野。现在的年轻人缺少明确的生活目标,活在迷茫和颓废中,高校的自杀率更是触目惊心!在这个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没有信仰基石的流行文化是没有厚重感的,也没有营养,只能带给人一时的快感。尤其是年轻一代,没有生命的激情,情欲的泛滥比80、90年代更厉害,不可遏制的欲望导致了社会的畸形。

从信仰角度看,会发现,无论传统文化还是流行文化,都是人类逃离上帝之后,以“文化”为自己的偶像,并妄图建立起通向天堂的巴别塔。

在圣经的《创世记》中,人类始祖犯罪,从此罪进入世界。大地因为人的罪受到污染,包括文化亦然。我们从一出生就有了罪性,这是不可否认的真理,若没有耶稣基督对罪人的悲悯和救赎,生命的意义何在呢?又何谈文化的更新呢?

L:上帝关注每一个个体最真实的本质,因此需要救赎。其实上帝也是最伟大的艺术家,整个宇宙都是他的杰作。在您的创作中,是否会有“灵感”枯竭的时候?现在很多人谈到“灵感”,您怎么看?

H:在这个方面,我有很深的体验,因为“灵感”是很敏锐的存在,虽无形,却会牵引你,你的灵和谁相连,就会受谁的影响。

在没有信主前,我被扭曲的灵牵引,画出那些让我现在看很痛苦的画面。认识至高者——这位伟大的上帝、世界独一的创造主后,我就认清了自己。每一个基督徒每天都要和上帝亲近,读经祷告,每周都要参加团契敬拜,这样我们就不会偏离真理,会在灵性上更加坚定和敏锐。

艺术家也一样,艺术灵感来源于这位满有怜悯、恩惠、真理的上帝,他掌管你所有的神经末梢,牵引你所有的感官,每一天你和他诉说,跟随他的脚步,这个时候,艺术的灵感会像火花一样,迸发出华彩和光芒。当我面临创作瓶颈时,我会安静下来听圣乐,回归密室,和上帝亲近。

每天清晨,当我跪下与天父祷告,这一天就有无限的活力和喜乐。有时画到中途,不知道下面如何发挥,就暂且搁置;也许一段时间过后,突然间圣灵光照我,我会感觉非常喜乐,接下来,奇妙的圣灵就会指引我到灿烂之地。

我们的天父,他是我们的父亲。你可以和他撒娇、和他像朋友一样谈心。我不喜欢说我是信“基督教”的,我想说我相信有一位至高者,他是慈祥的父亲,是我们“随时的帮助”和指引;他赦免我们一切的过犯,洗净我们一切的污迹。所以,我们不要被教条主义束缚了原本生机勃勃的原创力。

平衡信仰、艺术与生活

L:目前全球金融危机,让很多人变得急功近利,艺术家群体也是。历史上很多艺术家生前穷困潦倒,但他们的作品却影响深远。关于艺术和现实生活的冲突与平衡,您如何处理?对耶稣基督的信仰,是否可以很好地解决二者之间的张力?

H:我觉得艺术不是我生命的全部,我生命的全部是耶稣基督!我把生命的1/10来做艺术就够了,其次我还要养育孩子、关心丈夫、照顾家人、做一个好教师……对我来说,生命的中心是上帝,其次如艺术创作、教学工作、日常生活等,必须围绕着上帝展开,这才是正确的次序。

我每年都会去北京宋庄艺术区,我看到一种现象:单身的、离异的男性艺术家居多,他们为了所谓的梦想在拼搏,可是能拼出来的艺术家有几个呢?大多在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我想上帝并不希望我们是那样的生存状态。很多艺术家苦苦地追求世间的名利,却没有尝到天恩的滋味,所以需要为他们祷告。

我认为,在基督里恢复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比艺术本身重要得多。如果一个人与十字架上的救主擦肩而过,那么不管他多么成功,在永恒里也只是昙花一现。就好像曾经的梵高,把生命的激情用在了画笔中。对此,我只能望洋兴叹。目前,我的生命没有那种痛彻心扉的体验,所以也很难理解这类艺术家的感受。我只是知道,在上帝的国度中,守住自己的本位,遵循圣经的秩序,上帝必会眷顾我们在世上的一切需要。

L:在与国外艺术家的交流中,最触动您的是什么?

H:与国外艺术家交流,我最大的触动是他们自由的创造力和儒雅的气质。你会发现,和中国最大的不同是:餐厅里没有高谈阔论的说话声,永远都是“lady first”;走在路上,驾驶员会主动避让你;美钞上写着“In God We Trust”(我们信仰上帝);河流清澈见底,街道上干净没有垃圾……人天性中的纯真烂漫,迸发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更加多元和丰富。

同时,西方世界受基督信仰影响,圣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即便也有很多人不信耶稣,但和中国艺术家相比,他们都很绅士,艺术语言较为独特,有鲜明的个性,他们尊重每一个个体,从很多细节中能感受到他们的文化自信。

我想起在国内有好多国画家,他们的作品大多如出一辙,模仿之风兴盛,北京潘家园到处可以买到廉价的赝品。但国外却极为尊重艺术家的原创,模仿会被看不起。可见,大环境的影响很重要,我期待有一天中国也能这样。

L:您今后有什么艺术规划?您最大的艺术理想是什么?

H:2013年到了,我希望能够在这一年中顺利,期待有一间个人的艺术工作室。我希望能用自己的绘画影响更多的人,凡是看到这些作品的人,就受到祝福。我祈求上帝带领我影响更多的本土艺术家归向他,认识那位赐生命和真理的主;也希望在有限的时光中创作出璀璨的作品,希望能在今后的2年内,在大型场地举办一次个展。另一个个人的期待是,我盼望我的丈夫能来到上帝面前,我一直在为此祷告。

王海燕有一颗充满梦想的心灵,并且愿意以探寻者的姿态,在信仰之光的照射下,完成对世界、对人生、对生活的反思和提升。这使她的作品既具有视觉的冲击力,也具有灵性的维度。

海燕说:“我只是执意地在寻找,寻找内心的神话——在信仰的国度。在我的情感世界中,神话是我私密的精神家园。我不想刻意去营造一种超凡性,而只想表达,在自我与非我之间,我想穿越理性的维度,走入最大可能的自由。”

这种超越理性的自由,海燕已经找到,并且进入,那就是对耶稣基督的信靠和敬拜,带来了生命与艺术的双重自由。

毫无疑问,未来的海燕将会展开艺术与信仰的双重翅膀,自由翱翔在与上帝相遇的天地之间。

 

作者现居西安。主要从事写作。

原载于OC121(图片来自网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